红肉型猕猴桃新品种红昇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6-08-10 07:50刘健王彦昌吴世权何仕松向敬宗
落叶果树 2016年4期
关键词:选育栽培技术

刘健,王彦昌,吴世权,何仕松, 向敬宗

(1.四川苍溪猕猴桃研究所,四川苍溪 628400;2.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南武汉 430074)



红肉型猕猴桃新品种红昇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刘健1,王彦昌2,吴世权1,何仕松1, 向敬宗1

(1.四川苍溪猕猴桃研究所,四川苍溪 628400;2.中科院武汉植物园,湖南武汉 430074)

摘要:红昇是1983年由河南省伏牛山的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播种获得的实生苗中筛选出的优良中熟红肉型品种。果实圆柱形,平均单果重83g,最大117g,果皮黄褐色,软毛,少,果肉亮黄色,柔滑细腻,内嵌放射红色条纹,有香气,酸甜可口,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可滴定酸含量1.08%。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苗木栽植第2~3年开始结果,第5年丰产,第6年666.7m2产量1800~2200kg,稳产,适应性较强。介绍了红昇猕猴桃的培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关键词:红肉猕猴桃;红昇;选育;栽培技术

中国是猕猴桃的起源和分布中心,种质资源极其丰富[1]。1978年以来,在猕猴桃资源收集、鉴评与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把收集与利用重点扩大到野生种和野生近缘种。近十年来,红肉猕猴桃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异军突起,需求强劲,但优良品种较少。现有主栽品种红阳,果小、不耐贮藏,抗病性弱,着色不稳定。选育出的红昇品种,果实较大,果肉红色区域面积较大且着色稳定,贮藏期长,为红肉猕猴桃种植者和消费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1选育经过

自1983年开始,苍溪县科技推广部门从河南省伏牛山采集一批野生中华猕猴桃种子,在苍溪县石马镇播种培育实生苗。2000年发现红色果肉表型5个,经2000~2005年观察,性状稳定的3个(编号为L,L-1,L-2)。2005~2010年,比较其植物学性状、栽培性状及果实品质性状表现,L最为突出,性状稳定,对L进行了扩繁。2006年开始,分别在广元昭化、苍溪、安县、巴州、凉山州德昌等地进行了多点区试,面积分别为2.27hm2、1.33hm2、2.67hm2、2.13hm2、2.2hm2,海拔高度分别为670m、420m、590m、650m、1387m。进行田间观察和采样室内检测,评估了L型的丰产性、贮藏性、树体长势、连续结果能力等,表明在四川盆地周边低山区(900m以下)适宜种植,品质佳。2009~2010年,进行了分子遗传学鉴定,获得L与现有红肉品种不同的分子指纹图谱,表明其在遗传上与现有品种完全不同,具有独特性,定名为‘红昇’,2015年12月经过四川省农作物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红肉猕猴桃新品种。

2主要性状

2.1植物学特征

新梢被茸毛,枝条皮孔长椭圆形,叶阔卵形,叶锐尖,叶基不相接,被稀疏绒毛。

2.2果实主要经济性状

图1红昇与红阳果实大小比较

红昇果实长圆柱形,稍扁,平均单果重83g,最大117g。果皮黄褐色,比红阳厚,布有中等大小皮孔(图1)。果实对半纵切面外圈金黄,内圈放射状红色,比红阳的红色区长(图2、图3),果肉细腻多汁,有香气,味甜微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7%~21%,平均18.3%,可滴定酸含量1.08%,维生素C47.2mg/100g,果糖、葡萄糖、蔗糖及肌醇总量194.85mg/g。硬度5~10kg/cm2,单果种子数240~380粒,千粒重1.47g。常温下可贮藏3~4周,标准商业冷库可贮藏134~152天,好果率高于80%(表1、表2)。

表1 红昇与红阳果实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表2 红昇与红阳猕猴桃的贮藏性状比较

图2果实采收时红昇与红阳果肉颜色

2.3生长结果习性

红昇生长健壮,长势比红阳旺盛。萌芽率57%,成枝率89%,果枝率81%,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中果枝占35%,短果枝占52%,长果枝占13%。在结果母枝1~12节抽生结果枝,结果部位为1~7节,坐果率93%。每个结果枝坐果1~5个,平均2.3个,每个结果母枝上抽生结果枝1~8个,平均6.9个。萌芽率,果枝率,每结果枝坐果数均比红阳高。从美味猕猴桃(品种或野生材料)实生苗木筛选出一致的壮苗做砧木嫁接红昇,第2~3年开始结果,第5年丰产,第6年进入盛产期, 666.7m2产量1800~2200kg,稳产。适应性较强,在不同年份、不同地域、生态环境中均表现高产稳产,很少发生病虫害,抗逆性强,适宜在猕猴桃生产区栽种(表3)。

图3红昇与红阳果实后熟的果肉颜色

表3 红昇丰产性调查

注:树龄指从嫁接苗定植后开始计算。

2.4物候期

在四川苍溪,红昇猕猴桃2月下旬萌芽,4月中旬开花,花期6~10天,9月中下旬果实成熟,比红阳晚熟15天左右(表4)。

表4 四川苍溪三川红昇物候期记载(月.日)

3栽培技术要点

3.1育苗

红昇猕猴桃育苗可采用2种砧木,一是选用金魁组培苗,嫁接健康无病害红昇母树的接穗,培育大苗;二是采用抗性好的美味猕猴桃实生大苗,嫁接健康接穗,培育大苗或定植实生苗后高位嫁接红昇。

3.2建园

园址要海拔1100m以下,冬季极端最低日温不低于-5℃,年均温13~16.5℃,年降水量1000~1500mm,降水量1000mm 以下有灌溉条件也可。地下水位2m以上,排水通畅。土壤疏松透气,腐殖质含量高。山区坡度小于10°。避免在迎风或遮荫坡面和低洼、土壤粘重地建园。10月至来年2月底起垄栽植。垄面宽6m,垄沟0.5m,垄面栽植2行雌株,株距2m,行距3m,配置雄株磨山4号品种为授粉树,定植于垄边,按照4∶1比例栽植(图4)。苗木干径粗1.5cm左右。

图4红昇猕猴桃建园栽植示意图

3.3整形修剪

树形多采用棚架或T形架式,T形架是在水泥支柱顶端固定一横梁,支柱高2.4m,埋入土中60cm,地面上高1.8m,横梁长2m,其上拉5道铁丝。双干或单干式整枝,正常棚架,留相反方向的两根主蔓,长度为株距的一半,与同行邻株相接。主干高1.7m左右,主蔓与主干相交处距中心拉线垂直距离30~40cm。主蔓上向两侧着生侧蔓,每条主蔓着生侧蔓3~4个,侧蔓间距30cm,均匀分布,充分见光,依次绑缚在拉线上,做第2年的结果枝(图5)。

图5红昇猕猴桃T形架式整形修剪

苗木定植后,在根颈部以上选留2~3个饱满芽短截,春天从抽发的新梢中选留健壮新梢生长,在生长过程中,不断绑扶和摘心。夏季苗干新梢长至30~40cm时,于架面下30cm处短截。抽发的主蔓在架面上长60cm左右时,沿预定方向固定在架面中心线上。冬季对主蔓短截,截留长度按主蔓粗细而定,一般0.5~1cm。

生长季修剪。芽萌发时,疏除着生位置不当的芽、过密芽、并生芽、弱芽、病虫芽等。谢花15天(伤流期)后对抽发的各类无用枝,即多余的结果枝、并生枝、重叠枝、细弱枝、病虫枝、枯死枝、缠绕枝、下垂枝及时疏除。对需保留的徒长枝在24~28片叶处摘心,强壮营养枝和结果枝在20~24片叶处摘心,中庸结果枝在16~20片叶处摘心,较弱的营养枝和结果枝在10~16片叶处摘心。叶果比以5~6∶1为宜,生长与结果平衡。拉绑分布不合理的枝蔓,维持良好的树形和树势。

冬季修剪。于11月至次年1月进行,伤流期不修剪[2](早春萌芽前约半个月到萌芽后2个多月时间,在四川苍溪约为2月中旬至4月下旬)。对主蔓,截留长度按主蔓粗细而定(一般单主蔓1~1.5m)。因红昇猕猴桃以中、短果枝结果为主,修剪可多短截,每株预留结果母枝20~24个,根据枝蔓强弱及架面空间,徒长性结果母枝截留饱满芽10~12个(长度120cm左右),长结果母枝留7~9 芽(80~100cm),中结果母枝留5~6 芽(40~80cm),短结果母枝留2~3 芽(20~50cm)。疏除冠内细弱多余枝,疏剪大型衰弱枝组、过密结果母枝、多年生衰弱枝、病虫枝等或回缩到饱满芽处。

3.4花果调控

开花期天气不好时,采取放蜜蜂、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坐果和果实大小一致。从蕾期开始,疏除部分花蕾和花,包括侧花、畸形花,过多的花,疏果要严格按叶果比例,摘除病果、畸形果、小果等。

3.5肥水管理

平整行间,便于小型机械操作,尽可能免除人工除草,可行间种植绿肥。1~2年幼树每年每666.7m2施有机肥2000kg(含纯氮8~12kg、纯磷4~6kg、纯钾8~10kg)。3年以后根据树势、产量施肥,施有机肥5000~6000kg(含纯氮30kg、纯磷20kg、纯钾30kg)。采果后15~30天内,结合果园深耕撒施基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萌芽前15~20天,施速效肥为主(尿素,占全年施入量20%),现蕾至开花前追施开花肥(磷酸二氢钾,占全年施入量20%),果实膨大期叶面喷施腐殖酸、磷酸二氢钾2~3 次,浓度0.1%~0.3%,6月下旬至7月上旬追施壮果肥(磷钾类复合肥,占全年施入量的20%)。施肥后灌水,土壤相对湿度维持在65%~85%。

3.6病虫害防治

主要病虫害有溃疡病、褐斑病、介壳虫、斑衣蜡蝉、金龟子等。结合冬剪彻底清园, 刮老树皮, 减少越冬病虫基数。冬季清除病蔓叶 集中烧毁, 喷3~5°Be石硫合剂,主干涂白。树液流动至萌芽前全园全树喷3~5°Be石硫合剂1~2 次。从萌芽期3月上旬开始预防溃疡病,在感病区域间隔7~10天喷雾72%农用链霉素3000倍或75%绿亨6号1500倍液,连续喷施3~4次,交替使用。在无病区域普遍喷施1次农用链霉素进行预防。

参考文献:

[1]黄宏文,龚俊杰,王圣梅,等.猕猴桃属(Actinidia)植物的遗传多样性[J].生物多样性,2000,8 (1):1-12.

[2]吴世权,何仕松,闫书贵,等.红阳猕猴桃[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 (1):1-40.

收稿日期:2015-12-11

作者简介:刘健(1992-),男,重庆巫溪人,农艺师,主要从事猕猴桃资源收集、保存、评价和新品种培育、良种繁育和栽培技术研究工作。E-mail:cxkjj755@126.com

中图分类号:S66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910(2016)04-0026-04

猜你喜欢
选育栽培技术
瑞华麦520的选育、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新品种“福茄6号”选育技术
吉林省黄秋葵新品种选育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