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路上的“涪陵面孔”

2016-08-11 09:22文图杨光毅李仕羽
今日重庆 2016年4期
关键词:涪陵区涪陵志远

◇ 文图│本刊记者 杨光毅 李仕羽

脱贫路上的“涪陵面孔”

◇ 文图│本刊记者 杨光毅 李仕羽

“清占月中三峡水,丽偷云外十洲春。”这是唐代诗人沈彬的诗句。观照三月的涪陵,一如诗人笔下的意境。

正是在三月,参加“总编台长看扶贫”主题采访的媒体人,走进涪陵,走进乡村,也走进涪陵脱贫攻坚的故事深处。在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侧面的涪陵表情,这是涪陵脱贫攻坚路上最美的风景。

张志远

张志远的房与车

说起现在的生活,张志远的话茬有些收不住:“车有了,房有了,每年稳定的收入也不低,这样的生活以前想都不敢想。”

12年前,张志远住在大木乡迎新村4社的高山上,由于武陵山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土夹石易滑坡,难以种植经济作物,“进出山一趟要接近3个小时,地里也留不住水土,只能种苞谷,大家都穷得叮当响。”那时,张志远一年的收入仅2000元。

2006年,涪陵区启动了对武陵山景区生态旅游的重点打造,也试点摸索将高山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旅游扶贫相结合。“让分散的高山贫困户把家搬到山下,集中安置和统一规划,并通过政策扶持引导,用旅游产业和土特产销售带动大家脱贫致富。”涪陵区扶贫办向乡亲们反复宣传。

就这样,和192名乡亲一道,张志远离开栖身多年的土屋,搬到大木乡规划的安置点,开办起农家乐,就地转化为乡村旅游业主,当地也由此建立起扶贫脱贫长效机制。

12年后,这个曾经“山多、树多、光棍多”的穷僻乡镇,已成为涪陵区第一个、也是扶贫绩效最好的一个易地扶贫搬迁与乡村旅游扶贫相结合的居民示范点。

14个房间,28个床位,能同时接纳200人就餐,去年,张志远的年收入达到25万元,“把车也换了。”张志远的境况,只是一个缩影。

去年,涪陵区大木乡接待休闲农业游32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对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贡献额达5600元,彻底盘活了当地整乡脱贫的区域扶贫全局,大木乡GDP总量、农民人均纯收入也分别达到23118万元和10378元,分别是2006年的12.5倍和4.28倍。

郭微

郭微的重庆坚守

2014年,郭微登上南下的列车,当时心中有些忐忑。除了简单的行李,最重要的就是涪陵区宣王村的选调生录取通知书。

从河南长垣县到重庆涪陵区宣王村,郭微需要两天时间。而从刚毕业的大学生到走村串户的村支书助理的身份转变,郭微已经用了两年。

初到重庆,乡里浓重的口音,成为郭微开展工作的最大难题。“听不懂就问,闹了好多笑话。”经过两年努力,再拗口的方言郭微已经没有障碍。

工作之外,郭微喜爱“交朋友”。“没事就会去村民们家里坐坐,了解乡亲们的家庭生活状况,这样村里在制定政策时,可以更加精准到位。”

扎根宣王村两年,郭微一共回过三次家,“毕竟太远,而且去年村里新搞了许多项目,大家干劲都很足,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更不能掉链子。”

关于未来,郭微决定继续留在村里。亲眼见证村民们一步步走上致富之路,是他的梦想。

虽然路途遥远,但在涪陵,郭微并不孤单。

自全市启动脱贫攻坚战役以来,涪陵区共抽调252名干部组建63个驻村工作队,选派63名处级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安排63名大学村官到贫困村任职。驻村全体干部干在村、吃在村、住在村,形成了“户帮户促”“党员干部互助队”“干部接力帮扶”等经验做法。

罗迎萍的创业逆袭

涪陵区龙潭镇,提起采摘园的罗迎萍,当地乡亲都是点赞:“一个女人,要上顾老下顾小,不容易。”

2010年夏天,丈夫意外亡故使罗迎萍的命运彻底改变。面对家中年幼的孩童以及年迈的父母,在外打工的罗迎萍义无反顾挑起重担,回到家乡龙潭开始创业。

2011年,罗迎萍在龙潭镇贫困农民创业示范园区流转土地80余亩,种植花卉苗木和蔬菜水果。

拿起锄头,从陌生到熟悉,从一窍不通到样样精通,罗迎萍一步一个脚印,在摸索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发展路子。

罗迎萍

去年,在罗迎萍的精心经营下,采摘园年产值达到100万元,种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水果品种也不断扩大,囊括了草莓、樱桃、葡萄、猕猴桃、无花果、荷心、秋葵、芦笋等多个品种,可以让游客在不同季节赏花尝果摘菜。

“自己富了不算富。”这是罗迎萍一直挂在嘴边的话,除了经营采摘园,她还想方设法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采摘园常年安排贫困户就业,工人每月工资1800--4000元,并向13户建卡贫困户免费发放菜苗、化肥,使每户增收2万元以上。

在龙潭镇贫困农民创业示范园,像罗迎萍这样的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事例并不是个案。6年多来,园区通过培训引进新型农民入驻园区、流转土地、业主结对帮带建卡贫困户等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扶贫综合效益。2015年园区实现年产值1.1亿元,实现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

3月,站在草莓大棚里,有些湿热,泥土味夹带着春意四处弥漫,“这一季又要成熟了。”罗迎萍充满期待。

何国全

何国全的田坎希望

田坎上,何国全指点着自己身后成片的蔬菜种植园,与罗迎萍一样充满期待。

2009年,何国全卖掉自己上海的房子,一头扎进涪陵区石朝门村开始养鸡。那时,他压根儿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家乡脱贫致富的“排头兵”。

当年的养鸡项目夭折,但何国全坚信自己的选择:“家乡需要建设发展,田间地头蕴藏着大量机会。”

一年后,国全蔬菜种植股份合作社正式成立,通过承接转户进城务工农民的土地,发展时令蔬菜、稻草洋芋、水稻制种等高效产业。

截至去年,国全蔬菜种植合作社土地折资入股面积已达到4223亩,完成投资650万元,建成集中成片的蔬菜种植园950亩,修建蔬菜大棚35个,联栋工厂化育苗大棚1栋,整治土地200余亩,购买了拖拉机等大型农耕机具,实现产值715万元,增加社员收入315万元。

2014年,何国全被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荣誉称号。去年6月20日,何国全作为全市惟一的农民代表,参加农村改革座谈会,就宅基地退出政策资金扶持回乡创业的情况向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作了汇报。

如今,原本在马武镇产业经济垫底的石朝门村,已成为马武镇产业发展数一数二的村落。何国全最开心的不是自己富了,“乡亲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家乡脱贫的道路越走越宽。”

扶贫

脱贫攻坚,涪陵怎么做

“扶谁的贫?”在精准扶贫的“准”上做文章

制定贫困户收入法评估方案,创建贫困户贫困程度“四评法”评估体系,摸清“贫困户脱贫”病根。

制定贫困村贫困程度评估“四定法”,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组织建设等4个方面30项指标按百分制测评,找准“贫困村销号”瓶颈。

建立“三个一”平台,配备查询终端、设立精准公示栏、健全“一户一盒”的户脱贫档案,精准“大扶贫”信息。

“怎么扶贫?”在精准扶贫的“精”上下功夫

坚持“五个一批”到村到户,在落实精准扶贫措施上下真功夫。精准实施低保兜底、医疗救助、贫困学生救助与就业、产业扶贫、高山生态扶贫搬迁“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

坚持“六大工程”到村到户,在提升“造血功能”上下真功夫。一是精准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优先安排贫困村道路交通、人饮工程、公共服务、电网改造、环境整治等项目;二是精准实施产业扶贫工程,做好特色效益农业、乡村旅游业、农产品加工业、农村电子商务四篇产业扶贫文章;三是精准实施扶贫搬迁工程,针对高山生态扶贫搬迁贫困户与就地安置贫困户,分别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四是精准实施公共服务提升工程,在贫困村建立标准化的公共服务中心和卫生室;五是精准实施培训转移工程,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推进扶贫扶智行动,实现职教扶贫“雨露计划”全覆盖;六是精准实施社会保障工程,推动贫困户城乡养老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补充商业保险参保率达到100%,建卡贫困户享受农村低保兜底率100%。

“谁去扶贫?”在精准扶贫的“实”上聚合力

实施七项制度,责任落实到位。包括区领导牵头帮扶责任制、乡镇街道领导责任制、区级部门对口帮扶责任制、干部包户责任制、“一票否决”考核制等。

建设四支队伍,人员组织到位。配强村支两委,引导能人治村,抽调252名干部组建63个驻村工作队,选派63名处级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安排63名大学村官到贫困村任职。

打好资源组合拳,资金整合到位。建立财政兜底机制,加大行业部门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广泛引导社会参与,动员区内龙头企业和大量社会资本投入帮扶贫困村。

提升资金使用绩效,层层监管到位。坚持公开公示制度,对扶贫对象、扶贫项目、扶贫政策全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强化扶贫项目、资金使用监管和绩效管理。

扶贫

涪陵脱贫攻坚的“100%”

Faces of Fuling on the Road of Poverty Alleviation

猜你喜欢
涪陵区涪陵志远
涪陵榨菜
涪陵:工业大区打开绿色新场景
呼志远美术作品
我最喜爱的玩具①
涪陵:水做的城市 水润的容颜
分析重庆市涪陵区旅游产业发展
香喷喷的年哟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d Its Limitations in Trans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