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车轮在冰面上空转

2016-08-11 09:22杨光毅苏思
今日重庆 2016年4期
关键词:冰面结构性供给

◇ 文│本刊记者 杨光毅 图│苏思

当期主题

别让车轮在冰面上空转

◇ 文│本刊记者 杨光毅 图│苏思

2016年3月5日,北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会上,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为热词之一。

此前的2016年3月1日,重庆以新闻发布会方式,正式发布《重庆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工作方案》。这个方案明确,重点从以市场为导向增加有效供给、积极稳妥去除无效供给和减轻实体经济负担等五方面着力,在“十三五”期内,推动经济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

在2016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样也成为参会代表、委员的重点话题。

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怎么改?如何防止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的急功近利心态?怎么样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避免经济发展的车轮“在冰面上空转”?在代表、委员热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同时,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庆育也在继续研究和思考这些问题。

对于为什么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杨庆育用“冰上行车”做了很形象的解释:“如果仍然采取原有的供需模式,就好比你开车到冰面上,燃油在消耗,车轮子也在转,但是车就是不动。”

当前经济增长第二个动力

算账是杨庆育的专长,也是他多年供职重庆市发改委这一重要宏观经济部门所养成的一个习惯。所以,每到全国两会期间,他都会第一时间搜罗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数据,计算重庆的红利。

今年也不例外。他首先算了传统“三驾马车”作用下的重庆利好:“我算的这个账,是依据经济发展我们所依靠的投资、消费、进出口‘三驾马车’作用下的重庆利好动力。”

杨庆育说,根据政府工作报告,2016年和“十三五”期间,重庆在投资领域会获得更多支持。在测算了中央转移支付、地方政府债券收入,以及广义货币和社会融资的增量后,他认为完全能够支撑重庆投资增长12%的目标。

今年,重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增长11%。杨庆育认为,如果按照中央布置和重庆启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及重庆目前消费进入的常态规律,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在进出口领域,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回稳向好’,结合重庆2015年相对较低的基数,我们今年实现10%左右的增长也是有把握的。”杨庆育说。

基于这样的理性分析,杨庆育认为,在重庆,拉动经济的传统三驾马车,都有着明显的上升空间,能够保持稳中求进。

“在当前背景下,投资、消费和进出口这三驾马车,是当前经济增长的第一个动力。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是当前经济增长的第二个动力。”杨庆育转了话锋。

载着集装箱的货船航行在长江江面

长期的战略性攻坚克难

如何正确理和对待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杨庆育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长期的、战略性的攻坚克难战,在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都千万不能有急功近利的心态。

“在传统的经济调控中,一般只注重需求总量的管理,利用的是反周期理论。通俗一点说,经济冷了就刺激,使他变热;经济增长太快了,就控制固定资产投资,使经济增速降下来。这样的冷热交替、快慢交替,出发点和特点展现的就是需求总量的管理。”杨庆育说。

杨庆育说得很明确:“这种调控思路的最大优点和最突出表现,就是调节非常灵敏,而且见效快,靶向性强。”

“这就是调节灵敏的表现。”杨庆育说,“但是这种刺激经济紧和松的调节,属于相对比较短期的眼光和较窄的视野。”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一样。杨庆育认为,与只注重需求总量管理的调控相比,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周期由短变长,由相对容易变得相对复杂,由见效很快变为逐渐见效,由一下子产生作用变为中长期的逐渐起作用。

正是基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样的特点,杨庆育说,不能期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短期内见效,进而认为这种改革很快就能改善经济现状。“我个人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相对长期的、战略性的攻坚克难战。”

新能源汽车吸引了众多市民关注

改革顺应“长尾消费”模式

说到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由需求结构变化引起的。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具体反映在老百姓身上,就是从吃饱穿暖,走向吃好穿靓。

“现在的消费模式是数量降下来了,但是品种多样了。这样就把消费拉长了,也就是所谓的长尾效应。”杨庆育把这种消费模式称为“长尾消费模式”,这种消费模式呈现出形式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特点。“在这样的消费模式下,如果还采用原来的大规模生产,必然出现大量无效供给,出现产能过剩。”

杨庆育用一种很通俗的假设来说明消费模式的变化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以前,同一个品牌的电冰箱、电视机,100户家庭中有八九十户都会去买。现在,这种消费模式肯定找不到了,实际需求表现为多样化,同一个品牌的电冰箱一下子生产很多,但是可能只有很少一部分消费者选择这个品牌,这就造成过剩。”

这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非常通俗的道理——即便当下流行的智能马桶盖,100户家庭中,有五六户去购买就不得了了。

在现实的消费模式下,如果仍然采取原有的供需模式,杨庆育认为无异于“冰上行车”:“简单说,就是你开车到冰面上,燃油在消耗,车轮子也在转,但是车就是不动。”

表现在经济上,就是也在投资,也在刺激消费,但是消费就是起不来。“而且,投资投下去之后,形成了更严重的产能积压。”

这就需要转变——由生产什么,变为需求什么生产什么。

但是,究竟生产什么?换句话说,市场需要什么?怎么样去掌握市场需要什么?

杨庆育以苹果为例:“说起来简单,但我们如何去了解和挖掘市场需求呢?比如说苹果,十年前说苹果,你会想到什么?现在说,你会想到什么?现在你知道苹果是智能电子产品,但是你知道‘苹果10’是什么样吗?你或许不知道。但是‘苹果10’未来是可能会出来的。这个产品是怎样出来的?是大量消费者用户体验汇集的想法,汇集到研究人员那里,形成‘苹果10’的模型。这将是比之前型号更优秀的。”

■这一组图片,都与文化艺术消费有关,也是近期拍摄的一组不同区域、不同场合的影像。这组图片,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微观消费息息相关,有机地契合了市场需求。

Don't Let the Wheels Idle on the Ice

猜你喜欢
冰面结构性供给
我国宏观杠杆率的结构性特征
资产结构性盈利能力分析
冰面上的“魔力”
在天然冰面上滑行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人力资源劳动就业培训分析
冰面精灵
结构性理财和结构性存款有哪些联系及区别?
不要在危险的冰面上玩耍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农业供给侧改革的三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