揣缕书香“跨界”

2016-08-11 09:22李仕羽霍智伟
今日重庆 2016年4期
关键词:黄桷书香跨界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图│霍智伟

揣缕书香“跨界”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图│霍智伟

刘景活展示当前顶级设计类的刊物

摆放在书案上的各类书籍

书架上摆放着由中国电影资料馆赠予的书籍

在黄桷坪,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喜玛拉雅”。

文青、教授、出租车司机、美院学生、废品回收站工人……一批批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群出入于川美501一栋并不起眼的平房,只为欣赏一场各人眼中或明白或懵懂的当代艺术展。

在不少黄桷坪“土著”眼中,这是一间深藏功与名的小书店,也是一处思想火花四溅的文艺沙龙专场,还是一名重庆本土雕塑家跨界的“得意之作”。

2007年5月8日,是“喜玛拉雅”诞生的日子。

“我儿时的理想,是长大当个图书管理员。”今年42岁的重庆本土雕塑家刘景活谈起当初自己“跨界”的初衷,竟是出人意料的简单。“记得小时候,供销社里有镇上惟一一家书店,大部分卖的是养猪、种菜的书,只有很少的文学著作。而就是那极少部分,成了我了解世界的惟一窗口,因此书店成为我心中最美好神圣的地方。”

“跨界”伊始,书店便遭遇了“营养不良”的窘境,当时只有刘景活自己的200多册雕塑专业类藏书,两个书架都还放不满。

九年后的今天,书店藏书已过10万册,涵盖艺术、文学、历史等多个领域。“其中超过八成都来自于全国各地书友的捐赠。”著名当代艺术家叶永青把自己的画册送来了,中国电影资料馆馆长傅红星带来了老电影资料,川美教授王林捐赠了自己创作的全套美术理论书籍,香港电影圈知名人士方志豪寄来数百册《电影双周刊》,卢作孚孙女卢晓蓉也送来数百本有关卢作孚的书籍……“现在基本每天都会收到从全国各地寄来的图书、杂志。”

在这些藏书中,两本刊期分别为1981年第三期和1983年第一期的《美术》杂志成为刘景活的珍藏。前者的封面,是罗中立的版画作品《吹渣渣》,那时罗中立已经在全国青年美展上因《父亲》一夜成名;后者的封二上,刊登的则是艺术大师吴冠中的作品。“说来可能没人相信,它们都是我从旁边的废品站淘换来的,如今这些都是了解中国现代艺术发展的珍贵史料。”刘景活笑着说。

四川美术学院和黄桷坪的生存环境,成就了“喜玛拉雅”书店的独特气质。或是看乏了周遭无厘头的涂鸦走进去歇歇脚,或是听听书页翻动时窸窸窣窣的声响以及藤椅挪动时的吱呀声,或是捧起一杯久违的老荫茶,在那些散落于四周的艺术工作室和美术用品店中,与周遭的钢筋水泥以及两根独特的大烟囱相衬,书香浮动的“喜玛拉雅”无疑显得更加讨喜。“当时的黄桷坪有画廊,有文具店,有菜市场,有饭馆,有大学,但是没有一家像样的书店,我决定弥补这个空白。”

书店的纵深感很强,穿过图书室,后面是一个敞亮的小院,靠大树,遥望南山。或许是多年的艺术思维使然,在刘景活看来,“闭门造车”式的阅读不可取,触碰同一本书带来的交流自然不如大家一起坐下来各抒己见的思想碰撞来得强烈。读书后来小院里坐坐,意义就在于此。

“在喜玛拉雅,最重要的不是书,而是人。”刘景活反复强调。

即便如此,尊重人,也尊重书仍是“喜玛拉雅”一贯的态度,书店前厅正中,至今挂着多年前词坛泰斗庄奴先生留下的题字——艺术书店,文化之光。“书是文化的一种形态,尊重书也是尊重文化。”刘景活说。

或许在许多成功的跨界人士看来,喜玛拉雅根本算不得一个成功的案例,每年刘景活都会从自己的创作收入中拿出一大半来补贴书店的日常开支。“从未想过它能够赚钱,我们的借阅都是免费的,还提供茶水。”曾经有许多朋友建议刘景活在书店内搞一个水吧或是咖啡厅,解决“喜玛拉雅”的运营难题,但刘景活思索了一番还是拒绝了,“我不想让书店给人距离感,如果搞成那样,许多朋友到书店不消费就不好意思借书了,一些家境一般的学生也不会再过来。”即使困难,一如九年前,刘景活“跨界”的初衷从未改变——“喜玛拉雅”向所有热爱阅读的人敞开。

其实对于刘景活来说,从职业雕塑家到书店老板的身份转变并没有过多的跨度与鸿沟。在他看来,开书店本身就是一个大量阅读和学习的机会,自己的雕塑也因书店变得更赋思想和情感。不仅如此,“从来来往往的人身上,我收获了快乐,收获了观点,也收获了友情。”

如今,黄桷坪正街122号,这所有关梦想,有关生活态度,却绝对和利益沾不上边的书店成为许多美院学子、文艺工作者以及草根艺术家的精神寄托,“喜玛拉雅”也逐渐成为外地艺术圈内人来重庆的落脚点,甚至一个小型的当代艺术公共图书馆。相较“喜玛拉雅”在重庆文艺圈的鼎鼎大名,在书店门楣旁边,书店招牌却是一块不起眼的小牌子,“之所以取名为‘喜玛拉雅’,是因为希望它可以成为大家心中的精神高地,每个有文化的城市都应该有这么一家书店。”

九年坚守,落尘可以日日拂去,青苔、落叶、砖墙的斑驳发黄以及时间沉淀下的划痕却都已成景致。从沾满陶土的双手捧起书香四溢的纸页,在喜玛拉雅,静待点亮你的诗和远方。

①刘景活拿着桌板讲述它的由来

②几名大学生通过查阅书籍资料完成功课

③书架上的各类刊物

④一位川美学生认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Bring Books When Crossing Over

猜你喜欢
黄桷书香跨界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周鹏飞:大鹏展翅 跨界高飞
牙医跨界冬奥会裁判
情系黄桷兰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情系黄桷兰
陈黎贞 数次跨界唯有初心不变
最是书香能致远
学霸也是人 那些跨界的大拿们①
最熟悉的陌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