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体能与技术的测试与评价*

2016-08-16 01:07岳冀阳崔鲁祥魏香明郑守吉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女篮命中率投篮

岳冀阳,崔鲁祥,魏香明,郑守吉

(1.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广东 广州 510500;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2;3.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 台北)



我国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体能与技术的测试与评价*

岳冀阳1,崔鲁祥2,魏香明3,郑守吉3

(1.广州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系,广东 广州510500;2.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110102;3.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台湾 台北)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用数据说话才是评判优劣的主流依据。2014年WCBA开始实施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测试达标要求。通过对2014年和2015年282人次WCBA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测试成绩的分析,结果表明:WCBA队伍运动员普遍年轻,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球队相比有5~6岁的差距,差距较为明显。从身高特征看,WCBA队伍组队思路向高大化发展,队员平均身高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国家队水平相当。2015年测试成绩较2014年有一定的提高,运动员投篮能力不强、上肢力量较弱的短板较为突出。把握项目特征,注重体能训练指导;结合专项特点,突出投篮技术练习;建立数据体系,客观评价机能状态,是提高我国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所在。

女子;篮球;测试;体能

2014年中国篮球协会推出:大支扶持女篮发展计划,提出“女篮先上,男篮跟上”的口号,每年将定期组织WCBA队伍进行为期40天的集中训练。集训期间将对运动员进行体能与技术测试,测试通过者才能参加WCBA联赛。测试不仅可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评价运动员的运动天赋、诊断身体素质、发现薄弱环节,判断运动员是否具有身体潜力来从事篮球竞技运动,而且测试结果还可用于目标的设置,促进训练,对于提高联赛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1]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2014~2015、2015~2016两个赛季WCBA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查阅和收集2000-2015年有关女子篮球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测试相关的文献;查阅有关训练、联赛、赛事的论文、著作等研究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研究。

1.2.2测试法

作者参加了女篮体能与技术测试指标的修订工作,并亲自组织参与了WCBA女篮集训与测试。

1.2.3数理统计法

对测试数据进行筛选、整理后,进行对比分析。

1.2.4专家访谈法

在研究过程中,多次与教练员、体育院校教师、从事体育研究的专家、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进行访谈,在运动员体能与技术测试方面获取了许多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测试运动员及测试内容说明

2015年中国篮协对WCBA赛事进行了重大改革,只有在当年WCBA预选赛中获得前12名的队伍才能参加当年的联赛,所以2015、2014赛季WCBA参赛队伍发生了些许变化,即2105赛季新疆、山东取代2014赛季的浙江、四川,其它十支球队没有发生改变。

2014年8月28日至9月30日在成都金强篮球训练基地组织了广东、辽宁、北京、八一、山西、河南、黑龙江、上海、江苏、沈部、浙江、四川12支WCBA球队的集中训练。参加测试运动员137名,平均年龄21.6岁,其中,30岁以上(含30岁)5人、21~29岁76人、20岁以下(含20岁)56人,平均身高183.6cm,有36名集训运动员身高达190cm以上(含190cm)。

2015年8月27日至9月28日在秦皇岛训练基地组织了广东、辽宁、北京、八一、、山西、河南、黑龙江、上海、江苏、沈部、新疆、山东12支WCBA球队的集中训练。参加测试运动员145名,平均年龄22.6岁,其中,30岁以上(含30岁)7人、21~29岁的有73人、20岁以下(含20岁)的65人,平均身高185.0cm,身高超过190 cm(含190cm)的人数为48人。

从参加测试运动员的年龄特征看,WCBA队伍运动员普遍年轻,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球队相比有5~6岁的差距,差距较为明显。众所周知,篮球作为同场竞技集体对抗性项目,运动员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运动员不仅要掌握篮球运动必备的技战术知识和技能,更需要有丰富实战经验的积累与技战术灵活的应用。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各国队伍年龄分布情况来看,真正的世界强队都表现出年龄结构合理的特点,基本上每个年龄段都会有球员分布,能体现出以老带新的年龄结构,充分发挥老队员的经验和“传帮带”的作用。2014年女篮世锦赛前四名30岁(含30岁)以上队员,占35.4%。而WCBA队伍缺少一定数量的老队员,在年龄结构上表现的很不合理。值得反思的是我国超过30岁以上的运动员为什么少之又少,如何保持老队员的竞技能力使之能承受大赛的要求,是今后认真考虑和研究的问题。从身高特征看,WCBA队伍组队思路还在向高大化发展,队员整体平均身高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国家队水平相当(见表1)。

表1 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球队平均年龄与身高情况

为了提升我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的对抗性和观赏性,尽快改变我国职业篮球队伍训练质量逐年下降的趋势,提高职业队伍及其后备人才的竞技能力水平。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早在2012年就制定了《篮球运动员技术和体能测试与评定方法》并组织测试。[2]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为保障中国篮球协会所主办的各级篮球赛事运动水平,所有达到相应各级各类体测标准的运动员,方具有当年度相应比赛的参赛资格。2014年中国篮协对WCBA也做出了同样的要求。WCBA测试内容包括:两分钟强度投篮、专项速度耐力、负重卧推和负重深蹲四项,每项满分150分,共600分(测试方法与达标标准见表2)。运动员达标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专项速度耐力必须达标,总分必须超过600分。[3]

表2 WCBA女篮测试方法及达标标准

2.2WCBA运动员技术与体能测试成绩分析

投篮是篮球比赛中唯一的得分手段,投篮命中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比赛的胜负。因此,投篮技术是篮球所有技术中的重中之重,是篮球运动中的核心技术。强度投篮评分的设置原则为:运动员投篮次数在达到规定最低投次的前提下,投篮命中率达到90%以上为150分(满分),即:外线22投20中、命中率90.9%,或21投21中、命中率100%,内线28投26中、命中率92.9%,或21投21中、命中率100%;命中率在30%左右为50分(最低分),即:外线22投6中、命中率27.3%,或21投7中、命中率30.0%,内线28投8中、命中率28.6%,或27投9中、命中率30.0%;命中率在60%左右为90分(及格成绩)。表3是近两年两分钟强度投篮情况,2015年参加投篮测试的内、外线运动员达标率较2014年均有提升,分别提高了1.9%和10.6%,;投篮命中率也提高了3.5%和5.0%;平均得分也略有提高,两年强度投篮得分均在90分以上。内线投篮达标率提高明显,主要是2105年增加了对特殊身材队员的规定:身高在1.96m~1.99m的队员投次减1次,2.00m以上(含2.00m)队员投次减2次,但投中次数换算成标准分的标准不变。从投篮得分的标准差可以看出,标准差较大,不论是内线还是外线投篮标准差在40分左右,反映队员投篮得分离散程度较大,说明队员之间投篮能力差异较大。进一步对队员投篮能力进行研究,2014年、2015年分别有10人、13人强度投篮没有成绩(即得分低于50分以下),两年间只有5人次投篮成绩为满分,占测试总人次的1.7%,说明我国队员投篮的命中率不高,在高强度、快速要求下运动员投篮稳定性不够。

表3 2014、2015年WCBA队员两分钟强度投篮测试成绩统计

要想取得一场高水平篮球比赛的胜利,不仅要求运动员具有精湛的篮球技、战术能力,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体能储备。据研究一场高水平的篮球比赛,一队要进行160~200次的攻守转换,平均每12~15s即完成一次进攻或防守[4],防守转换节奏快,比赛强度大,这对篮球运动员专项速度耐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篮协规定:专项速度耐力测试必须达标,所以测试标准的设置并不高。运动员在篮球场两条边线之间折返17趟、共4组,每组跑动距离255m。此项测试要求组与组之间有两分钟的严格间歇时间,属于典型的间歇训练,让受试者机体处于不完全恢复状态下,反复进行练习,充分发展糖酵解供能为主的混合代谢供能,有利于运动员在激烈对抗和复杂困难的比赛环境中稳定、巩固技术动作,通过较高负荷心率的刺激,可使机体抗乳酸能力得到提高,以确保运动员在保持较高强度的情况下具有持续运动的能力。[5]从表4可见,2015年队员专项速度耐力通过人数、通过比例、满分人数、超过120分人数的情况均优于2014年测试情况,特别是得分超过120分人数2015年接近50%,而2014年还不到20%,身高在1.80m~1.89m的队员2015年通过率较2014年提高20%,说明中国篮球协会从2011年女篮开始体测,到去年正式实施体测达标规定,经过多年的不懈坚持,从运动队到运动员对体能训练越来越重视,运动员体能储备状况水平越来越好,保证赛季运动员适应大负荷训练和比赛的需要。

表4 2014、2015年WCBA队员专项速度耐力测试成绩统计

对抗是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篮球运动的攻守对抗,突出表现在身体接触中力量的抗衡。力量在篮球对抗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它对身体平衡的控制,对技术动作完成的稳定作用、实效性以及技术的发挥有着特殊意义。力量素质的不足直接影响队员的对抗能力和比赛的激烈程度。对于篮球运动员提高力量的主要途径是最大力量的训练,因为最大力量的训练可以从根本上发展和改善肌肉的生理横断面和肌肉协调能力。表5可见,2015年女篮队员平均深蹲次数比2014年增加了4次,平均得分也上升了近30分,接近150分的满分水平,说明女篮队伍运动员下肢力量有一定幅度的提升,但卧推次数却减少了1.7次,平均得分和满分人数都有所下降,甚至在测试中,有个别运动员40kg卧推,无法推起1~2次,说明女篮运动员上肢力量需要进一步加强。另外,由于WCBA运动员大部分都有较长期的专业队训练经历,运动员在此过程中伤病不可避免,特别是运动员腰部的伤病较多,所以有部分运动员没有参加负重深蹲的测试,如何解决这部分运动员测试问题及今后的力量训练是有待解决的课题。

表5 2014、2015年WCBA队员卧推和深蹲测试成绩统计

2.3提高我国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对策分析

2.3.1把握项目特征,注重体能训练指导

根据项群理论的分类,篮球运动是技能主导类项目。在技能类竞技项目中优秀运动中之间的较量已远非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为重要和直接的是体能之间的较量。篮球运动员的体能是以专项力量素质为基础的多种专项素质综合体系。篮球专项体能训练要符合篮球运动项目特征,符合篮球运动中肌肉收缩、神经控制、能量代谢特点。体能与身体素质在不同训练阶段发展的重点应有所侧重。在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内容、形式、负荷强度和量、时间顺序等不同层次的结合。[6]

为了解决我国篮球运动员在体能训练方面的问题,对运动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中国篮球协会每年都会从国内外聘请体能方面的专家、学者、教练对我国教练进行岗位培训,同时还出台政策要求: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各俱乐部成年队必须配备体能教练。在政策的引导下,2014年WCBA集训期间有3支队伍有专职体能教练,2015年集训期间12支队伍全部配备专职体能教练。专职体能教练员的出现,大大改善了运动员的体能状况和训练水平。然而,体能训练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需要系统的规划、全面的设计、从实际出发,因人、因项、因时而异。

2.3.2结合专项特点,突出投篮技术练习

当今世界篮球运动突出表现在速度快、对抗性强、准确性高,注重速度与高度的统一。运动员具有良好的体能基础、技术全面、特点突出、投篮手段多样、得分能力强,特别是外线队员攻击能力明显提高。从生物学的方面来看,训练时对篮球运动员的身体进行有针对性的负荷刺激,是对运动员的有机体进行生物改造的过程。持续系统的负荷刺激使得运动员的身体产生适应的变化,使身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能力得到改善,从而运动员的体能水平得到提高,能够适应高强度的篮球比赛。专项体能是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前提,是提高中国女篮竞技能力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

篮球运动是以投篮得分为目的,以投篮得分多少决定比赛胜负,所以投篮是篮球运动中最重要的技术。不论是CBA还是WCBA各队外援都是球队的第一得分选择和得分机器。从表6可以看出WCBA总决赛两队各一名外援所展现出超强的得分能力。外援在高强度比赛中展现出的投篮特点为命中率高、稳定性强、攻击范围广、手段多样,所以今后训练中如何尽快提高我国队员的投篮能力是有待解决的最主要问题。

表6 2014-2015赛季WCBA四场总决赛场均技术统计

2.3.3建立数据体系,客观评价机能状态

在NBA体能训练常常分为五个步骤:测试、评估、制定目标、制定计划、训练的组织与实施。项目特点分析和运动员体能起始状态诊断是训练过程的出发点,通过对运动员体能诊断与评估,找出运动员的体能缺陷,然后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这样体能训练的目标就很明确,训练效果自然非常显著。然而,由于各种原因,WCBA各球队对体能训练一直不够重视,对测试数据缺乏有效的评估,缺少对运动员需求的分析,在安排训练的强度和量时缺乏科学依据,统一的负荷不能适合每个运动员,降低了训练的效果,这不利于运动员个体快速地发展和提高。

竞技运动的组织与操作是通过一个个运动员的训练、比赛而组合起来的。每一个运动员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既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短板,各有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训练任务,因此,每个运动员的训练都应有所区别,越是高水平的运动员个性化训练的趋势越明显。因此,注意对运动员运动训练过程实施目标控制、加强信息反馈、客观评价机能状态,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

3 结论

3.1WCBA队伍运动员普遍年轻,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球队相比有5~6岁的差距,差距较为明显。从身高特征看,WCBA队伍组队思路还在向高大化发展,队员整体平均身高与2014年世界女篮锦标赛前四名国家队水平相当。

3.2由于运动员和运动队对体能训练的重视,2015年我国高水平女篮运动员体能测试成绩较2014年有一定的提高,但在高强度、快速要求下运动员投篮稳定性不够、命中率不高,运动员上肢力量较弱的短板较为突出。

3.3把握项目特征,注重体能训练指导;结合专项特点,突出投篮技术练习;建立数据体系,客观评价机能状态,是提高我国高水平女子篮球运动员竞技能力的关键所在。

[1] 杨则宜,等.体能训练指导[M]. 北京: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专家组编印,2007,1:301

[2] 关辉.对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CBA)运动员体能与技术现状分析[D].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硕士论文,2014,6

[3] 中国篮球协会.WCBA篮球运动员技术和体能测试与评定手册[N].http://www.cba.gov.cn,2015

[4] 中国篮球协会.中国篮球教练员岗位培训A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12:4

[5]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训练员[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7,6:158

[6] 胡法信.中国女子篮球职业联赛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研究[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博士论文,2001:1-2

[7] 田广,姜勇,陆柳.对我国优秀青年女子篮球运动员2006-2007年冬训体能与基本技术的测试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28(4):81-83

Test and Evaluation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Skills of High Level Female Basketball Athlete in China

YUE Ji-yang1,CUI Lu-xiang2,WEI Xiang-ming3,ZHENG Shou-ji*

(1.Sport Training Department of Guangzhou Sport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00;2. 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Shenyang 110102)

As the trend of Big Data, data has become the main basis for judging the quality. Since 2014, WCBA began to implementthe requirements of physical fitness and technical testing standards. Based on theanalysis of 282 WCBA athletes physical and technical test result in 2014 and 2015,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athletes of WCBA team are generally young, and compared to the top four teams of the 2014 world women's basketball team championship have the difference of 5 to 6 years old, which gap more obvious. Fromheight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mentality ofWCBA team is to be higher, and the team average height and the 2014 world women's basketball team championship level top four team.Compared with 2014, the test scores of 2015 have improved.However, it is obvious that the athlete shooting ability is not strong, and upper body strength is weak. Grasping of the features of the project, paying attention to physical training guidance, outstanding shooting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echnology practice, build the data system, and objective evaluationfunctional is the key to improve the high level female basketball athletes competitive abilityin our country.

Female;Basketball;Test;Physical fitness

2016-04-11

岳冀阳(1973-),男,副教授,硕士

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攻关课题《提升我国女子篮球项目核心竞争力的研究》(编号:2014B017)

G804.2

A

1007-323X(2016)04-0067-04

猜你喜欢
女篮命中率投篮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第21届CUBA女篮四强攻防能力比较研究
看着自己
第26届女篮亚锦赛中国女篮失利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以中国女篮与日本女篮为例
今天你投篮了吗
新疆女篮冲击季后赛
美国女篮大胜西班牙实现奥运会六连冠
近3年NBA总决赛两队投篮状况对比分析
投篮王和盖帽王
让子弹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