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七年级数学学习方法

2016-08-26 15:06俞磊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法指导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

俞磊

摘要:我们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数学学习方法指导做一些粗略的总结。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学法指导;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1-0023

带着新奇和自信的笑容,笔者和一届又一届的七年级新生一同走入七年级数学课堂。然而,笔者发现有近50%的学生认为,“数学学科最难学”。通过调查了解,数学学科普遍存在的疑惑就是“我们该如何学好数学?”

为什么教学观念在更新,课本在改革,教学方法在改变,而我们的孩子们却依然沉浸在数学学习的漩涡中呢?通过一系列的听课、上课、教学研讨,笔者总结到:在我们的课堂中仍然存在着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数学教学改革偏重于对教的研究,但是对于学生是如何学的,学的活动是如何安排的,往往较少问津。

放眼世界,前苏联教学论专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学方法是由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运用的协调一致的效果决定的。”从国际教育改革和发展趋势来看,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积极主动发展是世界各国对教育发展的共同目标。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新世纪,人们将面临知识不断更新,学习成为贯穿人一生的事情,一方面要关注学生素质发展的全面完善、个性的健康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为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愿意学习,学会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

我国要求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要真正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翁看待;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特别是七年级,学习过程中的活动更是要求高,要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数学学习方法的学习显得更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多元组成的统一整体,因此,应以系统整体的观点进行学法指导,目的在于使学生加强学习修养,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习惯,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及效果。

总得说来,分以下几个方面讨论:

一、正确认识数学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启发学生认识到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名人的故事,激励学生——笔者结合《数轴》一课的内容,在班上讲述笛卡尔在病床上发现数轴,最终开创了用数轴表示有理数的故事。让孩子懂得了获得数学知识,学习数学的方法才是关键。在班级中,笔者多次召开数学学习方法研讨会,让学习成绩优秀的同学介绍经验,开辟黑板报专栏进行学习方法的讨论。

二、形成良好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方法指导得以进行的基础。七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烈,但学习的持久性不长,如果在教学中具有积极的非智力因素基础,可以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长盛不衰。

1. 激发学习动机

即激励学生主体的内部心理机制,调动其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比如,在学习有理数混合运算一课中,教学引入时,笔者根据学生喜欢玩扑克牌的爱好,和他们来讲扑克游戏,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笔者还运用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幽默风趣的语言来感染学生。

2. 锻炼学习数学的意志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在克服困难中表现,也在经受挫折、克服困难中发展,困难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磨刀石”。笔者认为应该以练习为主,在七年级的数学练习中,要经常给学生安排适当难度的练习题,让他们付出一定的努力,在独立思考中解决问题,但注意难度必须适当,因为若太难会挫伤学生的信心,太易又不能锻炼学生的意志。

3. 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有的孩子习惯“闷”题目,盲目地以为多做题就是学好数学的方法,这一不良的学习习惯,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意纠正。

三、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

1. 合理渗透。在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学法因素,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过程中。有时,笔者就给他们编顺口溜,选取生动、有趣的记忆法来指导学生学习,有利于突破知识的难点。

2. 随机点拨。无论是在授课阶段还是在学生练习阶段,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指导意识,抓住最佳契机,画龙点睛地点拨学习方法。

3. 及时总结。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及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加以总结。笔者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都让孩子们养成自己总结的习惯,使单元重点系统化,并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4. 迁移训练。总结所学内容,进行学法的理性反思,强化并进行迁移运用,在训练中掌握学法。

四、开设数学学法指导课,并列入数学教学计划

在笔者所任教的七年级中,笔者每两周一课时给学生上数学学法的指导课。结合正反例子讲,结合数学学科的具体知识和学法特点讲,结合学生的思想实际讲,边讲边示范边训练。

具体地,笔者有以下教学心得:1. 多给学生表现的机会。这个阶段的小孩比较天真、表现欲也很强。2. 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学生的感性认识要大于理性认识。3. 多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机会。虽然新教材倡导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但在讨论中有部分学生往往滥竽充数,不爱动脑思考,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4. 多给学生写解题过程的机会。学生大都挺聪明,但惰性也较强,在解题时往往只重结果,忽略过程,有部分学生甚至是会的题不稀做,不会的题还做不出来。5. 多给农村学生学习的机会。农村学生与城镇学生的主要差别就是阅历浅、反应慢,而且大多数城镇学生对七年级数学知识在假期里已经补过了,两者在学习中往往形成很大的反差。6. 多给学生复习归纳的机会。七年级数学新教材就是对小学知识的综合与提高,对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应适当地引领学生对小学学生的知识进行复习与归纳。7. 多给学生练习计算的机会。学生计算的准确性不高,加强计算的训练,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尽可能不使用计算器。

综合来看,数学学习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注意力以及自学、交往、表达等能力。学习活动过程是一个需要深入探究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要挖掘教材因素,注意疏通信息渠道,善于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或提出假设,检验解决问题,从而形成勇于钻研、不断探究的习惯,架设起学生由知识向能力、能力与知识相融合的桥梁。

总之,七年级是学生知识奠定的根基时期,对学生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要力求做到转变思想与传授方法结合,学法与教法结合,课堂与课后结合,教师指导与学生探求结合,建立纵横交错的学法指导网络,促进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为日后进一步进行数学学习打好良好的基础。

(作者单位:安徽省宣城市第十二中学 242000)

猜你喜欢
学法指导非智力因素学习能力
探索初中数学学法指导
让英语后进生也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高中语文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