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诗词艺术化再现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析

2016-09-03 01:05朱薇薇罗业恺
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游击战争人民军队陈毅

朱薇薇,罗业恺

(成都工业学院 a.校团委;b.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 611730)



陈毅诗词艺术化再现毛泽东军事思想探析

朱薇薇a,罗业恺b*

(成都工业学院a.校团委;b.经济与管理学院,成都611730)

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外交家和诗人。他的诗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从各个方面再现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尤其是艺术化地再现毛泽东军事思想更是让人赞叹,彰显出元帅诗人的本色。

陈毅;陈毅诗词;毛泽东军事思想

作为人民军队建军之魂、立军之本、制胜之道的毛泽东军事思想是“毛泽东关于中国革命战争、人民军队和国防建设以及军事领域一般规律问题的科学理论体系。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历史经验的升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及其军队长期军事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同时也多方面汲取了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战争、军队建设、国防建设和反侵略战争的指导思想”。[1]内容包括人民军队、人民战争以及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是人民军队在战争年代开展军事斗争和在和平年代开展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

作为中国革命军事斗争的亲历者和指导者,陈毅元帅在军事斗争中始终坚持自觉学习和运用毛泽东军事思想处理遇到各种问题,这体现在陈毅的著作和革命斗争实践中。而作为一名“将军本色是诗人”的革命者,在艰难的战斗岁月里陈毅元帅将中国革命的斗争场景和参与者的切身感受用诗句记录下来,重现在读者眼前。“诗言志”,这些诗句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个人经历,大气磅礴、乐观向上、境界崇高、形象多彩,艺术地再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通过这些诗句,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指导革命的路线、政策及战略战术的伟大正确;毛泽东军事思想如何指导革命实践,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辉煌的胜利。

图1陈毅与毛泽东

一、对人民战争思想的再现

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进行革命,必须要依靠身受“三座大山”重压而具有最彻底革命性的中国人民。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深刻领会人民群众才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创造性地形成了人民战争思想。共产党人认识到在革命军事斗争的实践中,只有广泛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才能进行革命战争,广大人民才是革命战争的决胜力量。历经军事斗争的陈毅深知人民军队必须依靠人民,1936年作《赣南游击词》:“靠人民,支援永不忘。他是重生亲父母,我是斗争好儿郎。革命强中强。”1937年3月陈毅写下了名为《十年》的新四军军歌初稿,热情歌颂了新四军的光荣传统,在诗中陈毅写到:“我们惟一的依靠就是广大的人民,我们就是这个母亲的儿子,我们铁的纪律就来源于此”。这些诗句在革命者中传唱,无疑是对人民战争思想的最有效的传播。

陈毅将战斗中取得的胜利归功于人民,1946年7月,陈毅在《淮北初战歼蒋军九十二旅》中用“陆攻空炸天地窄,烧杀抢掠鸡犬亡。还乡土裂旧奸伪,美械蒋军新虎狼”的诗句描写了敌人嚣张气焰,“人民怒撼山河动,背水奇功敌尽降”,充分认识到人民才是取得战争胜利的关键。1947年6月,陈毅指出“目前在我军的前线和后方,日夜有数十万的劳动人民替战争服务。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抬运和救治伤员,替军队运送粮食,担任战利品的后运和军用品的前运,同时还要替各后勤部门、各地方工作机关进行运输工作。这样一种由劳动人民组成的志愿劳动大军,在中国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出现。”[2]1948年,淮海战役打响,《记淮海前线见闻》中“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担架队,几夜不曾睡,稳步轻行问伤病:同志带花最高贵,疼痛可减退?”的诗句就是陈毅对“人民战争”的真实记录,战后他说出了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句流传甚广的话语,对人民群众的贡献做出了高度评价。这正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对兵民是胜利之本和关于组织和武装广大人民,进行最广泛人民战争的生动写照。

革命战争的实践也使陈毅清楚认识到人民的支持才是这支军队坚强的后盾,而军队的纪律是获得人民支持的关键所在,1949年解放上海就是陈毅对入城纪律提出了严格要求:“一是市区内作战不许使用重武器,二是部队入城后一律不得进入民宅。”[3]1959年作《纪念宁沪解放十周年》回忆“解放宁沪吾道东,大军整肃胜熏风。至今犹忆入城日,夹道献花万巷空”,对人民军队的纪律性提出了高度评价。这是陈毅诗词对由毛泽东提出的,体现着人民军队本质和宗旨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另一种体现。

二、对游击战术思想的再现

革命军事斗争年代,在战争力量敌强我弱,武器装备敌优我劣的条件下,毛泽东等共产党人在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结合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实际,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战争战略战术。面对强大敌人而进行的游击战争,是打破敌强我弱局面克敌制胜的有效战术。作为党一手培养的军队将领,陈毅对毛泽东军事战略思想深有体会,特别是游击战术的运用。大革命失败后,坚持斗争的红军在敌人的重重包围下开展游击战争,1929年2月作《红四军军次葛坳突围赴东固口占》一诗:“大军突敌围,关山渡若飞。今朝何处去?昨夜梦未归。带梦催上马,睡意斗寒风。军号声凄厉,春月似张弓。尖兵报有敌,后队转向东。急行四十里,敌截已扑空。”这首生动记录游击战争的诗歌,闪耀着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光芒。1929年秋,毛泽东指挥红军东征,连克龙岩、上杭,毛泽东写下《清平乐·蒋桂战争》“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陈毅也写下《反攻下汀州龙岩》“闽赣路千里,春花笑吐红。铁军真是铁,一鼓下汀龙。”记录了红军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所向披靡、一往无前的战斗声势,也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这一光辉思想的艺术再现。

在土地革命战争中,红军在毛泽东指挥下,粉碎了敌人的四次“围剿”,陈毅在1933年写下《乐安宜黄道中闻捷》:“千崖万仞供食宿,羊肠鸟道笑津迷。半夜松涛动山岳,中天月色照须眉。工农儿子惯征战,四破铁围奇中奇”,歌颂了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四次反围剿的胜利。1934年8月28日陈毅在江西兴国老营盘指挥作战时负重伤。10月,红军开始长征。党中央任命陈毅为中共中央分局委员、中央政府办事处主任,中共中央给中央分局的任务是:留在苏区领导斗争、掩护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在中央苏区及其周围进行游击战争、恢复和发展苏区。[6]红军长征不到两个月,中央苏区沦陷。陈毅、项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实现从正规战争到分散的游击战争的战略转变:在政治上,宣传发展广大的群众游击战争;在军事上,积极扩大地方游击武装,培训游击战争骨干;在组织上,调整各地领导干部,加强游击战争的领导。[7]随着游击战争的开展,陈毅对毛泽东游击战争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在这期间作《偷渡梅关》《野营》《油山埋伏》《赣南游击词》《梅岭三章》,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在敌后开展的游击战争。其中,1936年春作《油山埋伏》:“走石飞沙大地狂,空山夜静忽闻狼。持枪推枕猛起坐,宛似鏖兵在战场。”1936年冬作《雪中野营闻警》:“风击悬冰碎万瓶,野营人对雪光横。遥闻敌垒吹寒角,持枪倚枕到天明。”都是按毛泽东军事思想开展游击战争的真实写照。而1936年夏作《赣南游击词》:“讲战术,稳坐钓鱼台。敌人找我偏不打,他不防备我偏来。乖乖听安排。”这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十六字诀的具体运用,更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游击战争战术的艺术再现。这些举重若轻的诗句反映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1937年,中央政治局高度评价项英和陈毅:“在极艰苦的条件下,长期坚持了英勇的游击战争,基本上正确的执行了党的路线,完成了党所给予他们的任务……政治局号召全党同志向他们及各游击区的同志学习。”[8]这一切无疑都是他们坚持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军事斗争而取得的伟大成绩。

三、对人民军队建设思想的再现

毛泽东深知人民军队的重要性,曾指出:“没有一个人民的军队,便没有人民的一切。”[4]其军事思想系统地解决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开展革命军事斗争中人民军队的建设问题。作为经历过残酷军事斗争的革命者,陈毅对“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一著名论断有着自己深刻的认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共商讨国家前途,人民军队的前途成为双方讨论的重点,9月,毛泽东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大众普遍担忧毛泽东的安危。当时陈毅在濮阳整军,写下《秋过濮阳,月下与人谈毛主席飞渝事》:“我行末已过濮阳,驻马凭吊古战场。能掷孤注寇莱好,退避三舍晋文强。应知政事先军旅,岂有筑室谋道旁。夜坐对月秋萧瑟,白杨万株放光芒。”其中坚持“应知政事先军旅”,正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军队的重要性的充分认识和艺术再现。

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关于军队建设的重要原则之一,“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容许枪指挥党”[5],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枪杆子掌握在党和人民手里是人民军队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作为党一手培养的军队领导,陈毅历来坚决支持和服从以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的领导,1942年作《送沈、张诸君赴延安》:“八载睽离望关陕,五年风雨仗延安。”1943年作《赴延安留别华中诸同志》:“众星何灿烂,北斗住延安。大海有波涛,飞上清凉山。”1944年写下《延安宝塔歌》:“延安有宝塔,巍巍高山上。高耸入云端,塔尖指方向。红日照白雪,万众齐仰望。塔尖喻领导,备具庄严相。犹如竖战旗,敌人胆气丧。又如过险滩,舵手平风浪。又如指南针,航海必依傍。”1945年作《咏“七大”开幕》:“百年积弱叹华厦,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1947年《孟良崮战役》:“华东战局看神变,陕北军机运妙韬。”这些诗句反复出现的“陕北”“延安”意象,指向明确,可以看到作者把军队取得的斗争胜利归功于党,从而发自肺腑歌颂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队肩负着在和平时期抵抗侵略、保卫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保卫人民劳动成果的伟大使命。如何建设一支不负历史使命的人民军队成为了摆在军队领导们面前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陈毅时刻关注着人民军队的正规化、现代化建设。1954年7月在参观了新成立的潜艇部队后,欣然写下《潜艇上留题》:“人口六万万,立国太平洋。面对侵略者,必须有海防。水上多舰艇,空中能飞航。海底深千尺,潜水亦所长。件件皆掌握,样样是内行。严整陆海空,捍卫我边疆。和平可确保,建设日辉煌。战贩如伸手,必定遭灭亡。大哉新中国,指日富且强。”对人民军队保卫和平和建设的使命寄予厚望。1958年,陈毅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写下《喜志司规模雄壮整齐》:“离队数年不自知,今来小驻在志司。欣看装备军容盛,忆我曾长梭标师。”对人民军队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导下的发展壮大由衷欣喜。

新时期军队建设依然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1959年陈毅在《有志者事竟成——建国10周年北京建筑工程巡礼献辞》中写到:“人民军队一分钟也离不开人民,它永远跟着毛主席和共产党。一支被马列主义思想所武装的军队,真是无敌,真是光芒万丈。”这是陈毅在新时期对毛泽东军事思想中军队建设思想的真实体会和再现。

四、结语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在军事斗争的时代背景下,陈毅创作诗词时,受到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巨大影响。陈毅诗词是中国革命和军队建设的忠实记录,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颂歌,更是陈毅自己努力遵循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象写照,是对毛泽东军事思想的艺术再现。

[1]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委员会.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思想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7:207.

[2] 陈毅.陈毅军事文选[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6:403.

[3] 《陈毅传》编写组.陈毅传[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249.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二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789.

[5]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534-535.

[6] 金冲及.周恩来传(1889—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9:278.

[7] 刘勉玉.略述留守中央苏区红军的九路突围[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4(4):74-78.

[8] 中共中央书记处.六大以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896.

[8] 罗业恺,朱薇薇.陈毅诗词的创作特色[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3):9-11.

[9] 罗业恺,朱薇薇.陈毅诗词夜意象的探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1):9-11.

[10] 罗业恺,朱薇薇.陈毅诗词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探讨[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4(3):9-11.

On the Artistic Reproduction of Mao Zedong Military Thought in Chen Yi’s Poems

ZHUWeiweia,LUOYekaib*

(a.Youth League; b.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engdu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Chengdu 611730, China)

Chen Yi is one of the ten Grand Marshal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long-tested proletarian revolutionist, strategist, diplomat and poet. The essence of the idea of Mao Zedong reappears in his poems with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from all aspects. In particular, the artistic reproduction of Mao Zedong military thinking is more impressive, showing the character of the marshal as a poet.

Chen Yi;Chen Yi’s poetry; Mao Zedong Military Thought

10.13542/j.cnki.51-1747/tn.2016.01.006

2015-12-28

成都工业学院2013年校级科研项目“陈毅诗词研究”(KY13221004B)

朱薇薇(1980— ),女(汉族),四川眉山人,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A84

A

2095-5383(2016)01-0024-03

罗业恺(1977— ),男(汉族),四川成都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典文献学,通信作者邮箱:20438132@qq.com。

猜你喜欢
游击战争人民军队陈毅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人民军队忠于党
项英与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人民军队在各地武装起义中诞生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
鄂豫陕边的游击战争
人民军队的第一所航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