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

2016-09-07 06:08马冰莲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价值观美术课堂

马冰莲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简谈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

马冰莲

(湖北师范大学 美术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0)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起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如何在课堂中贯穿价值观教育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和心理不断发展的年龄,其价值观的形成受到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在美术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学美术;课堂;价值观;教育

1 引言

从中西方价值观教育历史可以看出,中国的价值观教育发展比较晚,一直被包含在德育的范畴内,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对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方面的确立,可以看出学生的价值观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是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丰富学生自身的情感体验和对独特事物的价值领悟起着重要作用。

第一,小学美术课堂中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每个学者专家都有自己的意见与观点。裴娣娜教授指出价值观教育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以实践活动为基础,在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中促进受教育者的观念与思想的发展,使其身心受益[1]。在小学美术价值观教育课堂中,不仅是对美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更是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如在美术鉴赏中引发学生爱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腾,在美术实践活动中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促进学生人文精神的发展,使其价值观在无形中得到正确启发与引导。

第二,小学美术课堂价值观教育的特征。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一份子,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心理快速发展的阶段,意志力很薄弱,自制等能力比较差,但善于表现自己的情感,美术教育中的价值观培养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一致,对于帮助学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和正确的理想信念有着促进作用。

第三,小学美术课堂价值观教育的意义。美术课堂是具有人文性质的,它与其他课程不同,是以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为首要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2]。在美术课堂的学习过程中重视价值观的形成,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对学生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第四,小学美术课堂中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根据小学美术教学的特征与性质将美术课堂的教学目标划分为技能、认知、创造和情感四个方面[3]。而小学美术课堂中的价值观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美术的学习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能引导他们健康成长。二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人文性质是美术课程的最大特点,同时也决定了其价值观教育的性质是对民族精神、文化的学习与领悟。

2 小学美术课堂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因素

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受多方面的影响,社会、学校、家庭对学生都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小学生处于价值观发展的关键时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积极和健康的价值观应在每位老师共同努力下进行。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影响学生价值观的因素有教师的素质、学生的素质以及课堂环境。

第一,教师的素质。教师的价值取向尤其重要,学生的价值观会在无形中受到教师的影响。在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思想交流最多,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得到学生的关注,教师对社会、世界等的看法时刻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不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讲授,要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教学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重视价值观的教育。教师的素质够高,积极乐观、乐于奉献、勤勉刻苦等价值观念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教师以身作则会促使他们的价值观得到更好的引导与发展。

第二,学生的素质。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文化等背景都不相同,学生的素质也会存在差异,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状况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在小学美术课堂的学习中,学生主要是靠大脑的感性思维对客观事物产生直接感受,但每个学生的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在传授价值观教育时也会遇到不同的状况,要采取循序渐进和因人而异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价值观教育渗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之中。

第三,课堂环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化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出现使课堂环境得到改变,怎样利用好现代化技术进行价值观教育更值得深入思考。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博物馆、艺术展览等资源,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多开讲座,增加学生与艺术家交流的机会,在耳濡目染中学生的价值观会得到熏陶,在这些课程的影响下,学生的视野拓宽,美术知识得到丰富,价值观也会得到改变。

3 小学美术课堂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由于价值观教育的特殊性质,小学美术课堂中价值观的教育也应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慢慢深入到学生的价值观体系当中,使充满正能量的价值观无形影响着学生[4]。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小学美术相较于其他课程有着自主性,学生可以在课堂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例如在欣赏绘画作品时,教师可采用提问法让学生回答第一感受,然后学生将所学知识综合运用与分析,在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对作品做出独有的感悟。但这一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师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随着学生欣赏的高雅艺术作品越来越多,领会艺术家的精神与品质的能力越强,其价值观的形成也越来越完善。

第二,灵活性原则。在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学习的氛围还有环境都在不断变化着,学生的学习动机也会出现相应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教学。例如,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提不起兴趣,教师可根据情况对艺术家的生平、对当时的社会背景进行分析,既增加学生对艺术的亲近感,又会减少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神秘感,使学生产生探索和求知的欲望。学生在获得学习成就感之后,学习兴趣将会更加浓烈,其热爱学习、充满动力的表现也将是促进价值观正向发展的有力动机。

第三,实践为主的原则。轻松积极的教学情境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最吸引学生的地方,而实践活动更是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的有力途径。在外出写生的实践活动中,不仅使学生的美术技能和观察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还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受大自然的独特魅力,感受人与人之间最温暖的情怀;当学生能用这样一种积极的心态去看待生活时,学生的审美能力会随之提高,价值观也随着精神世界的升华而进一步得到提高。

第四,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则。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是以感性思维为起点,在轻松和愉悦的教学环境中使学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独有的感受,不用考虑太多理性方面的东西,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丰富充实学生知识的同时,激发学生的感性思维,使其独有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大胆发挥自己的优势且运用到后续的学习当中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启发同样会影响到其他学科的学习并促进其智力、情感、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学生的价值观也会在创造性思维的启发下得到塑造,在循序渐进中形成更加高尚的价值观体系。

4 小学美术课堂中价值观教育审思

第一,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中对于价值观教育的重视度不够高。教师要切实做到重视价值观教育这一问题,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解读并深入了解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内涵,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实施贯穿这一教育原则,培养学生对待自己、他人、社会、自然以及人生等方面的价值观。学校要重视并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意识到其后续作用的力量,只有在课堂中经过不断的熏陶,人的价值观才会逐步得到提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第二,对于现存问题的一些建议。面对价值观教育现存的一些问题,需要最基层的广大教师共同努力去改善这种状况。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是首要任务,教师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的职业,以身作则、恪尽职守、以学生为本,在无形中折射出的价值观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会更大。加强对价值观教育的宣传离不开学校的重视,多支持教师的价值观教育,多举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支持。

5 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价值观的教育也会越来越受到重视,这离不开最前线的老师们的努力,在价值观教育中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这一路程还需更多方面的共同努力,相信在未来会取得更好的成果。

[1] 王苏玄.高中历史课程价值观教育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1.

[2] 李庆云,罗克中.中小学美术教学法[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8.

[3] 庄小红.浅论高中历史教学中价值观的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4] 姚林群.课程中的价值观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1.

(责任校对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06

20160112

马冰莲(1991-),女,河南兰考人,硕士生,主要从事美术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G621

A

1674-5884(2016)07-0017-03

猜你喜欢
价值观美术课堂
我的价值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