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委婉语生成机制的认知研究

2016-09-07 06:06唐清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弱化义项相似性

唐清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英语委婉语生成机制的认知研究

唐清

(湖南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英语委婉语生成原理。在范畴理论框架下,委婉语范畴的原型为禁忌语,基本范畴向上位扩展或下属缩小的演变生成委婉语范畴。而其它义项成员家族相似性相对较低,属于非典型性成员。委婉语动态生成的过程中,禁忌语向委婉语延伸的过程就是家族相似性由高到低的弱化进程。

范畴;禁忌语;委婉语

认知语言学研究范畴中,原型范畴问题是热点之一,它是认知语言学理论基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不断深入,其重要地位也日益明显。范畴理论经历了从亚里斯多德的经典范畴理论和认知视角下的原型范畴理论,两者理论在许多方面具有不同的见解。经典理论认为范畴具有客观性,原型范畴理论把范畴与人的自身体验关联起来。认知视角下的范畴理论更贴近人类的认知模式,具有强大的解释力。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普遍现象,它是指在某一特定的言语共同体中,由于受到某些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人们不宜直接表达忌讳的事物,便采取一种间接、弱化忌讳的表达方式[1]。委婉语的前期研究主要集中在修辞手法、语用学和语义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曾有研究者从认知心理学方面研究委婉语的动态生成,但结果不尽人意。

认知语言学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为我们对委婉语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引发了许多研究者对日常语言进行反思,努力寻求隐藏在语言表征下的认知机制。从认知的角度来看,禁忌语与委婉语构成同一概念的语义范畴,本文欲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逐步分析委婉语的意义构建,从而揭示语言符号背后的内在动因,即认知理据。

1 委婉语的认知机制

原型范畴认为,范畴是围绕原型(prototype)建构的、具有家族相似性(family resemblance)的、边界模糊的(open-ended)辐射状结构[2]。范畴成员在结构中地位是不等的,具有全部原型特征的成员处于优先地位,在结构中属于核心地位。原型由于最具家族相似性,属于范畴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而其它义项成员以原型为参照点,按照家族相似性的高低向外扩展延升。

1.1禁忌语处于委婉语范畴的核心地位

禁忌语和与之相对的大量委婉语义项同属一个范畴结构,由于忌讳词具有最凸显的特征,在范畴结构中属于原型[3]。从认知的角度,禁忌语具有凸显性,最容易被人的大脑获取和解读。换言之,人们往往会把语言表征(禁忌语)与客观世界中的忌讳事物关联起来。禁忌语被称为凸显成员或原型义项成员,是与人类认知中忌讳表达概念最接近的成员。在范畴结构中非凸显成员由于家族相似性较低,离原型范畴较远,被称为边缘成员。

图1 范畴“old man”中成员典型特征

以“老人”(old man)委婉语为例,西方人非常忌讳“老”,因此关于“老”的委婉表达相当丰富,如“senior citizens, the matured, seasoned men”等。在这一范畴成员中,old man 语义特征:1)上了年纪的;2)年岁长的;3)身体虚弱的;4) 老练的;5)不中用的;6)需要被特殊照顾对待的;7)心智稳健成熟的;8)保养很好的人。范畴成员中其他语义项如 senior citizen 的显著特征:1)上了年纪的;2)老练的;3)备受尊敬的。the longer living的语义特征:1)年岁长的;2)身体结实。Feel one’s age 的语义特征:1)年岁长的;2)健康心态。Seasoned man的语义特征:1)上了年纪的;2)丰富经历的。如图1所示。

图1从典型性特征角度,表述了“老人”范畴中原型与其它成员的关系。图1中的义项与义项相交部分为凸显特点。该图显示,old man 在该范畴中家族相似性最高,为范畴结构的原型。而其它义项相似性不及成员old man,是边缘成员。

1.2委婉语的生成机制

根据认知语言学,人类的认知是从基本层次范畴开始的,向上或向下延升扩展。范畴结构由三个层面组成,从基本层次范畴认知,向上延升上义范畴,向下缩小到下义范畴[4]。基于范畴不同的目的,上义范畴或下义范畴的产生是由基本范畴向上或向下衍生的结果。对基本层次范畴的抽象演变出上义范畴。因此,多个不同的基本层次范畴可同属一个上义范畴。对基本层次范畴的具体化过程演变出下义范畴。认知语言学认为,在人类的认知过程中,原型义项不断向外扩展,形成放射状结构。

在委婉语范畴中,禁忌语由于家族相似性最高而称为该范畴结构中的基本义项。禁忌语根据家族相似的高低,能向上或向下发生演变。将禁忌词汇抽象或提炼,可以派生出上义范畴,这样就会造成禁忌语的语义扩展或是美化。将禁忌词汇具体化,可以派生出下义范畴,这样就会使禁忌语的语义转移。在这个动态生成的过程中, 禁忌语向委婉语延伸的过程,就是家族相似性由高到低的弱化进程。这就是委婉语产生的运作原理。现以范畴“old man”举例说明:

成员“senior citizen” “the reserved seat for senior citizens; what’s matter with ‘old man’? why he has been called as ‘senior citizen’? ”[5]

“The longer living”:“he also proposed that home of the Aging be renamed ‘home of the Longer Living’”

“Distinguished gentleman”: “he is not an ordinary man; he was a distinguished judge ”[6]

“Golden ager”:“Golden Age Club”就是指老年人俱乐部。以上几则语料在涉及跟“old”有关的事物时都是用了委婉语。“senior citizen” 指代年长、资深、地位高的人,其涵义不仅仅包括上了年纪的“old man”。所以从认知的范畴层次来看,“senior citizen”是 “old man”的上位范畴。“old man”为原型范畴,语义特征非常丰富和凸显。而用“senior citizen”,其语义特点远比 “old man”模糊、弱化,需要读者耗费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合理的解读,它的委婉含蓄也能使上了年纪的人在情感上能接受。

“the longer living”指活得久的人。而“old man”显著特点:1)上了年纪的;2)年长的;3)身体虚弱的;4) 老练的;5)无能的;6)需要被呵护照顾的;7)心智成熟的。从认知的范畴层次来理解,“the longer living”是 “old man” 的下属范畴,它突显了“old man”活得久这一特性,弱化了其它消极、负面的特征,如无用的、体虚的。 基本义项“old man”向下属义项延伸形成“the longer living”, 家族相似性削弱,不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尴尬和不愉快,进而达到委婉曲折的目的。

“Distinguished gentlemen”指受人尊敬的人。受人尊敬人的范畴远远大于老人范畴概念。从认知的范畴层次来看,“distinguished gentleman”是 “old man”的上位范畴。其构成手段与“senior citizen”是相同的,扩大并且抽象概括了“old man”的语义,形成委婉语。

“Golden ager”指处在黄金时段的人。它将“old man”语义延伸到了上位范畴,委婉的称呼“old man”为黄金时段的人,分散和淡化了 “old man”的负面意义,因而起到委婉的表达效果。

图2 委婉语生成机制

虽然“old man”委婉语各种表达术语形式迥异,但它们的产生都是基于同一认知机制, 即语义范畴意义的扩展或变小,从而弱化禁忌语的概念,避免给人带来不快。如图2所示。

图2中,禁忌语用一个实心的圆圈包围着,其基本范畴意义较为固定,由此向上位范畴或下属范畴发生演变。将禁忌词汇抽象或提炼可以派生出上义范畴,这样就会造成禁忌语的语义扩展或是美化。将禁忌词汇具体化,可以派生出下义范畴,这样就会使禁忌语的语义转移,形成委婉语。图2中的虚线表明了委婉语生成的动态过程。

从认知的角度看,委婉语是充分利用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头脑中产生的概念层次性。这种层次性首先是人们对具体、形象事物的认识。在此基础上,人们概括了事物,人的认知能力也在不断提高。因此,禁忌语(基本义项)向上位范畴或下属范畴的演变对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具有很强的解释力。

2 结语

总之,认知语言学能更好地解释委婉语的生成机制。禁忌语作为范畴中的原型范畴,包含了大量的典型特征。而其它义项成员家族相似性相对较低,属于非典型性成员。委婉语动态生成的过程中,禁忌语向委婉语延伸的过程就是家族相似性由高到低的弱化进程。原型义项向外扩展的开放性功能有助于委婉过程“曲折”功能的实现。

[1] 陈源.社会语言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13.

[2] Lakoff G,Johnson M .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1980.

[3] 唐清.英语范畴“old man”认知研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127-129.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 刘纯豹.英语委婉语词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6]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编委会.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责任校对谢宜辰)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43

20160330

湖南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WLH13);湖南省高校教学改革一般项目([2015]291号-272)

唐清(1977-),女,湖南常德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7-0139-03

猜你喜欢
弱化义项相似性
一类上三角算子矩阵的相似性与酉相似性
浅析当代中西方绘画的相似性
如何解决果树盆景弱化的问题
基于ANSYS的硬塑气囊盖板弱化研究
低渗透黏土中氯离子弥散作用离心模拟相似性
自然主义是一种需要弱化的社会科学纲领
两用成语中的冷义项
写字教学的弱化与拯救
V4国家经济的相似性与差异性
Enhanced Prec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