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2016-09-07 06:08黄诚常丹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7期
关键词: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黄诚,常丹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

黄诚,常丹

(湖南农业大学 东方科技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8)

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尚未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培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这也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在此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为例,探讨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及其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构建;应用

与其他课程的培养目标主要在于增加学生知识和提高其能力不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目标在于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与塑造,在于围绕大学生已有的理想信念、价值、道德来塑造新的认知结构和认知模式。相比较于知识拓展和能力提升,精神层面的变动和改造是一个更加复杂而艰难的过程,对学生主体性的参与程度的要求更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 而更为重要的是必须尊重、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1]。当前,采取大班教学是绝大多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现实选择。从教师的角度来看,面对人数众多、专业各异、基础不同的学生,大部分教师从便于维持教学秩序和监控教学环境的角度现实地选择了“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尽管在这种以“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也会穿插提问、讨论等互动形式,但这种体现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能动性的机会对于绝大多数学生而言少之又少,也就是说,对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培育在很大程度上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所忽视。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同学人数众多、互动参与机会又少,期末统考只需考前突击,课程本身意识形态性强、抽象程度较高,再加上触手可及的移动互联网络,由此导致部分学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不愿意积极思考、主动参与,在课程讲授时习惯做“低头族”,在课堂互动讨论时习惯“搭便车”,久而久之,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就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也就是说,学生作为学习活动主体的主体性的发挥很大程度上未能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中实现。教育实质上是对人的主体性培养的过程[2],显然,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尚未能较好地实现对学生主体性的培育、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目标,这也是多年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尽如人意的关键性原因。

1 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引领学生主体性发展

教学模式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桥梁,既指导教师如何教,又引导学生如何学。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育对象的主体性被严重忽视,是造成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强的真正根源[3]。所谓主体性就是作为现实活动主体的人为达到为我的目的而在对象性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把握、改造、规范、支配客体和表现自身的能动性[4]。教学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学的主体,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和灌输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没有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亦未能充分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遭到忽视、学生主体性不足启示我们,要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方向。基于主体性教育思想的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学习者能主导自己的学习,也就是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及效果等方面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控制、自我调节、自我评价”[5]。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视学生为教学活动中的实践主体和认识主体,认为其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的获得不是通过单向的灌输、被动的听课就能够形成的,必须通过学习过程中对所要认知的对象的主动把握、改造、规范和支配才能实现对认识对象的思维、情感建构。一般认为,人的主体性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系统,有多种表现特征,具体包括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在近几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实践中,笔者发现该模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展。

1.1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

自主性就是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自己行使自己的权利,自己支配自己的权利,能够独立、自由地对待客体,处理事务,并能随着自己活动范围的扩大,主体能力不断增强,能把更深更广的客体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4]。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认识主体,应该是教学活动的主人,要能够通过自己参与和支配教学活动来获得对认识对象的把握,并且要随着自己对认识对象把握的不断深入,其自主能力要不断得到增强,从而逐渐学会如何自主地去把握认识对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下,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之下确立对某个具体认识对象的学习目标,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并且自主地安排学习过程,能够充分行使、支配自己的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并能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不断增强自主能力,达到即使没有教师指导自己也能去把握更多、更深、更广的认识客体,摆脱对教师的依赖,实现自由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性发展。

1.2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性的发展

主动性是自主性的延续和发展,是指主体自觉主动地从事自己的活动,对客观的信息主动进行选择、加工、分析和推断,主动适应和变革客观外在世界,不仅要做主人,而且要自觉努力地知道如何做, 为何这样做[4]。自主性强调学生的认识活动由自己支配,不受制于教师或者其他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主动性强调的则是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不是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或教学载体所传递的关于认识客体的信息、理念和情感等,而是主动地对认识客体或对象所包含的信息、理念和情感等进行选择、加工、分析和推断,从而建构起自己对认识对象的认识,并逐步培养出自己如何学习、为什么要这样学习的能力。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之下,学生不再是坐在教室里消极地、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之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主动地读教材、查资料、向他人论证或者辩论观点,既包含着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材料的主动把握和建构,也包含着对学习方法、学习形式和学习载体的主动选择和运用,实现主动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发展。

1.3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创造性就是指人作为主体独立发现新事物、解决新问题的特性,是人在对象性活动中的主体性的灵魂,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6],包括学习过程方法掌握与选择的独特性,思考问题角度与质疑内容的独特性,解决问题方法方式的独特性与学习结果表达的独特性[7]。创造性强调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认识客体的独特把握,能够形成关于认识客体的独特见解、方法,既不盲目肯定一切也不盲目否定一切,而是能以自己的方法、自己的角度、自己的表达来把握认识对象,对所面临的问题或困惑能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之下,教师会针对一个理论、观点或问题同时安排几个小组进行自主学习,在小组成员内部既分工又合作,在深入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展开充分讨论。小组之间会形成竞争关系,在一定激励措施之下,每个小组都希望能有机会被选拔登台展示。这样,掌握课本规定的内容和观点只是自主学习的基本前提,如何阐发自己对所学习的理论和观点的理解、采用何种方法来理解和把握所要掌握的知识和观点,如何将自己的观点、见解、方法以独特的方式呈现出来,都是小组自主学习必须要考虑的。在这个过程中,发现新事物、形成新观点和找到新方法是自主学习的必然过程,而这无疑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发展。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的构建实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主要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系中的理论基础部分,课程内容上理论性强、抽象程度高。该课程教学既要让学生能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有较深入理解,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又要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去认识世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兼顾知识、能力和观念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大多数学生在中学阶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掌握,具备了进行自主学习的基础,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自主学习教学模式能取得较好的教学实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均有较大提高。在笔者多年的课程教学实践中,逐渐构建起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模式,下文笔者以第一章第二节“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目为例介绍该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具体如何实施。“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一目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掌握联系的内涵、外延、特点;理解“事物是普遍联系”,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掌握发展的本质,理解“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和解决问题;把握联系概念和发展概念之间的逻辑关联,理解“事物是自己运动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学会如何用事物是自己运动的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达到上述教学目标,在本目教学中构建了如下教学模式。

2.1教学准备阶段

主题凝练与动员。教师提前两周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凝练本部分主题。首先,教师规定本次自主学习的范围是“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并简要介绍这一目主要内容及其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中的逻辑地位。然后,学生分班分组讨论提出各组拟定的主题并从中确定两个备选主题作为本次自主学习的主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就本次自主学习活动进行动员,并明确本次活动考核方式和如何纳入课程平时考核成绩。

分组分工与布置任务。自主学习以小组方式进行。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般是大班教学,由2~4个小班构成,分组方法可以视教学班级大小和教师习惯灵活确定,笔者的做法是在小班内按学号8个人为一小组,将一个小班分成3~4个小组,再由小组自行确定组长和内部任务分工。教师交代自主学习的准备工作的相关内容。

几十年过去了,030与719早已成为孙宝国研究之路上的往事,因为在那之后,他又研制出了多种香料,毫不夸张地讲,我们现在吃到的许多食品,其香味都来自于孙宝国的研究成果。这么香的味道,是如何实现的呢?其奥秘就来自于孙宝国的“味料同源”——中国特色肉味香精制造新理念。

2.2自主学习阶段

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选定的主题进行课下自主学习,包括阅读教材、搜集资料、组内讨论、提炼观点、寻找案例、撰写讲稿、制作演讲课件。课下学生分组自主学习阶段,有疑问的学生可以与教师面对面讨论,师生也可以通过QQ、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进行交流和讨论,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课堂展示与讨论释疑。首先确定上台展示的小组,方式是先在大班中抓阄抽取1个小班,然后再在这个小班中抓阄抽取1个小组。然后,由被抽中的小组选派代表对本次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课堂展示,课堂展示包括学习内容讲解、小组学习汇报和学习体会交流,其余学生在台下听讲并参与互动。最后,全体学生就该小组留下的讨论话题展开讨论,要求其余小组至少有一名代表就讨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此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就自己的不同观点或者意见向主讲的小组提问并要求回答。教师在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指导学生讲演和讨论,维护课堂秩序、回答学生疑问、参与交流讨论和指导协调。

2.3评价总结阶段

评价与总结。该阶段由教师主持进行。主要是两个步骤。1)学生评价与补充:各小组派代表对主讲小组的讲解及答疑情况进行评价,给予等级评价或者分数,如需补充,可就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或交流该小组的观点。2)教师评价与总结:教师对主讲小组的自主学习活动开展情况进行评价,总结优点和不足,对其他小组参与课堂情况进行评价;教师根据主讲小组及其他小组的补充情况,针对学生讲授和讨论中出现的问题做有针对性讲解,释疑解惑;对此次自主学习的内容提纲挈领地归纳,强化系统性。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应用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教学是由教与学双方共同实现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既不能继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忽视、抹杀学生主体性的做法,也不能矫枉过正,完全放任学生“自由”学习,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要根据课程特点在学期之初就拟定自主学习的计划、选择合适的自主学习的范围,尤其是要对学生凝练的主题及其框架结构进行科学性、方向性的把关。其二,要对自主学习的各个阶段进行组织、引导、监督,确保教学活动能够既生动活泼又井然有序。其三,要适当介入学生自主学习的各个环节,实时掌握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尤其是要避免自主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搭便车行为,对学生提出的疑问或者建议等及时做出反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偏差进行及时引导。其四,要对自主学习的内容进行高屋建瓴的归纳和总结,梳理概念、观点和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避免学生自主学习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2要辅以考核评价方式改革

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性参与,也将耗用学生更多的课外时间来自主学习和进行课堂展示的准备,因此,为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考核评价要更加强化过程考核。笔者的做法是将期末笔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的比例由原来的6∶4调整为4∶6,将更大比例的成绩用来评价学生参与自主学习活动的情况,包括考核学生是否参与自主学习活动、在自主学习小组中承担的任务及其完成情况、课堂展示环节中参与讨论或者交流的情况等等。将平时成绩主要作为一种激励机制,同时也作为一种规制机制。

3.3要合理安排自主学习活动

如同不能总是采用传统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一样,自主学习教学模式也不适宜多用,可以根据授课课程特点、教学小班数量等情况在一个学期内进行几次,笔者的做法是基本上保证每个教学小班能有一次上台进行自主学习展示的机会,一般是3~4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主体性教育思想指导之下,开发多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如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发散思维训练式教学、无领导小组讨论、新闻发布会等等,再根据课程特点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以避免学生对某一种教学模式产生审美疲劳而降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带来的实效性。

[1] 刘月珍.论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构建[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69-71.

[2] 黄崴.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社会发展[J].未来与发展,1994(4):30-33.

[3] 韩昌跃,杨樱.论教育对象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教育文化论坛,2012(4):27-30.

[4] 和学新.主体性的内涵、结构及其存在形态与主体性教育[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1):65-71.

[5] 王成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自主学习的实践教育探索[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6):85-88.

[6] 韩昌跃,杨樱.论教育对象主体性视角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J].教育文化论坛,2012(4):27-30.

[7] 陈德燊.主体性发展与创新精神培育[J].中国教育学刊,1999(6):14-17.

(责任校对游星雅)

10.13582/j.cnki.1674-5884.2016.07.009

20160307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改项目“主体性教育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湘教通[2015]291号);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2013年教改课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社会认同研究”;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XJK015BDY005)

黄诚(1975-),男,湖南宁乡人,副教授,博士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少年问题研究。

G642.0

A

1674-5884(2016)07-0026-04

猜你喜欢
理论课政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