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9-10 07:22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复制品深思图灵

“相视而笑,莫逆于心”,这句话出自《庄子·大宗师》,那是一种心意相投、高度默契的感觉。最近的一次相视而笑,其实是对着一本书笑,这本书名叫《艾伦·图灵传》,书中有一大段文字,说的是图灵怎样用康托尔的对角线法来证明停机问题,我读了一遍,忽然有一种顿悟的感觉,然后我笑了,我觉得若这本书有灵魂的话,它也会对着我笑。

有一次,因为课时比较充裕,我给学生介绍了二维元胞自动机,在讲到之所以能利用元胞自动机进行通用计算的原因时,我发现几乎所有学生都被我弄晕了。然而,大约一周后,有位学生找到我,非常兴奋地告诉我,他弄明白了,这其中的道理实在是太奇妙了。我完全能体会这种兴奋,因为正是同样的问题,我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都没弄明白,而一天的某个时刻,好像被闪电击中那样,忽然间所有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我和学生像朋友一样,讨论着这种奇妙的感觉。

有许多东西,老师是没办法直接讲给学生的,因为这些东西无法用文字言说,也无法用行动表达。而在领悟之前,通常都需要有很长时间的体验与深思。如果非要问那种“悟”是怎么来的,恐怕是得不到答案的,因为“悟”不是由体验和深思直接得来的,它不是一个计算结果;但若没有体验和深思,则必然不会有“悟”的感觉。

在技术发展的历史上,有许许多多“悟”的瞬间:古希腊人发现可以用齿轮来给天体定位,帕斯卡发现可以用齿轮来做加法,莱布尼茨发现还可以用齿轮来做乘法和除法。今天,当人们在博物馆里看着古希腊的安蒂基西拉的复制品,看着帕斯卡加法机和莱布尼茨乘法机的复制品时,他们是绝对体会不到“悟”的感觉的,除非亲自动手——找来一大堆各式各样的齿轮,为实现某个简单的数学运算试着把这些齿轮组装到一起,并忍住不要看那些现成的设计图纸,这样很可能会连着几天都没有一点想法,然而不要轻易放弃,甚至在走路和吃饭的时候都不要放弃。然后某一天,答案忽然就出现了,其实解决方法并不难,一翻书,原来古人也是这么做的。对着书上的肖像,来一次穿越时空的相视而笑吧。

只有这样,那些历史上影响技术发展的重要思想,才会在今天的头脑中产生共振。然而,我们有多少老师,真的能够拿出些时间,给学生做这种更重于体验和感悟,却暂时未必有结果的探索呢?我们的课堂真的很忙碌:配件性能、硬件组装、编码解码、信息存储……唯恐学生哪样不知道会落后,但这样真的划算吗?

在长长的一个学年的时间里,总该有那么一两次相视而笑的感觉吧。

(本期对话嘉宾 陈凯)

猜你喜欢
复制品深思图灵
复制技术在艺术领域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艺术复制品何以存在
人工智能之父:图灵
新英镑
快乐阅读
人工智能简史
快乐阅读
快乐阅读
关于文物复制、仿制行业的法律思考
经销高仿复制品 本小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