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应用于高职日语实训的探索

2016-09-10 02:39卢情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实训

摘要:本文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探索了基于“控制分组”的小组协作学习和基于“导生制”的技术指导模式,形成了操作性较强的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以期能够有效地改善学生的学习体验。

关键词:配音;高职日语;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6)20-0097-02

根据观察,大部分高职学生自主学习日语的方式是观看自己喜欢的日本影视或动漫作品。如果教师能够将这些影视资源合理地引入日语教学,一定会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因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角度出发,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尝试将配音方法引入实训教学。

● 分组分工

配音实训的基本要求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并制作一个完整的日语配音作品。要完成配音实训的任务,学生必须自主地去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由于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有高有低,所以学习音频剪辑技术和视频剪辑技术所花费的时间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分组时要实施“控制分组”,根据学生的特长分配具体任务,即每个小组都要有技术人员、文稿人员、声优人员及后勤人员(小组成员共同兼任)等。

● 收音(配音)准备

学习音视频剪辑技术和制作配音片段台词文稿,是配音实训的两个重要前提。

要顺利完成收音,学生应首先确定收音方式,这要求各组技术人员要掌握相应的音视频处理技术。实训开始前,教师应采用“导生制”,对每组的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对小组的成员展开技术指导和支持。技术人员掌握技术方法后,将所需要的视频片段从原视频中截取出来。

小组的文稿人员反复观看视频片段,写出配音片段的台词文稿。台词的准确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配音作品的完成结果,因此,文稿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去听配音片段中的每一句台词,做到准确无误。台词听写的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还能够拓展日语知识储备,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日语的目的。

声优人员得到文稿后要尽快地熟悉台词,并展开练习。练习时要反复听取原视频中的发音、语气,要透过画面去揣测说话人的心理活动,并通过跟读来强化训练。这往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沉浸感”,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日语真实的语用环境。同时,教师要定期跟进小组的训练进度,指导并纠正学生的台词发音。

● 收音(配音)环节

当声优人员完全熟悉台词后,后勤人员协同技术人员安排好场地、设备、收音环境,就可以集中组员进行收音了。

通过实训过程的分析,我们发现,根据每组技术人员和声优人员的喜好,学生们主要形成了集中连贯收音和组员分别收音两种收音方式。

集中连贯收音是指所有声优人员集中在同一场所,一边看着无声的视频片段一边按照台词的顺序进行配音,类似于拍戏时的“一镜到底”,技术人员得到的是一条完整的音轨。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声优人员可以根据画面来判断自己台词的快慢和应该做出的情感表现,而且可以得到一个依照视频片段顺序排列的配音音频文件,进而减轻了技术人员后期制作的负担。但是,这种收音方法对声优人员的要求较高,一个地方错了可能就要整体重来。

组员分别收音是指每个声优人员单独完成自己所负责部分的配音,配音过程中可以看着视频片段,也可以不看。这就相当于拍戏时单独拍摄不同演员的戏份,技术人员得到的是多条零散的配音音轨(每个声优人员至少一条),因而后期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整理音轨,任务繁重。但是,声优人员在配音时如果出现错误,只需要把错的地方重新配音即可,不需要整体重来,节省了配音时间。

● 后期制作

收音工作结束后,技术人员需要将自己小组的音轨进行整合保存,进入后期制作环节。后期制作主要工作有对轨、原声消音、音频混缩、合成作品。

首先,需要在音频剪辑软件中同时打开原视频音轨和声优人员的配音音轨。处理集中连贯收音时,只需将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同时播放,监测两条音轨的声音是否能够对齐。如果有偏移的地方,只需要略微拖动配音音轨调整即可。处理分别收音时,需要技术人员先边听原视频音轨边进行排序,若出现声音偏移的情况,要通过加减速、拖动音轨位置等方法对配音音轨进行调整。接着是对轨,对轨是整个配音实训中最耗时的操作,技术人员要反复听原视频音轨和配音音轨,不断地对比调整两种音轨。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锻炼听力,而且通过对比还能了解声优人员在日文发音上的问题与差异。原声消音的过程中,不同的技术人员根据自己掌握的技术,可以任意发挥,但基本要求是要对原视频音轨进行消音的声道重新混缩。消音完成后,将消音音轨和之前对好的配音音轨放在一起混缩保存,就可以得到一个成品的配音文件。最后,借助视频剪辑软件,用成品配音文件替代原视频的声音,保存压制,配音实训作品就正式完成了。

● 评价环节

实训的最后是集中评价环节,教师结合每个小组的表现,根据最终作品的配音水平、后期制作和台上发表情况综合考虑,将自我评价、小组自评、互评、教师评价按照一定的权重计算出相对公平合理的分数。

●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技术指导问题

在技术指导环节,由于教师指定的相关软件相对专业,短期内技术人员并不能很好地掌握软件用法,因此,教师在进行技术指导时应及时调整策略。例如,在实训前,要求技术人员自选剪辑软件并自主学习教程,指导教师可以提供技术指导。

2.团队协作问题

协作能力在学生以后的就业中占有重要位置,而完成实训任务,除了培养学生的技术能力,最重要的是能够提高其团队协作能力。而在实训过程中,一定会出现因为组员不配合导致实训无法进行的情况,这时,教师就要积极指导,帮助学生重拾团队精神,从头再来,最终顺利完成配音工作。

● 结语

配音实训作为高职日语教学的一次创新尝试,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从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带到一个多维度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学生投入到实训中,不仅能锻炼日语听写、会话能力,拓展知识面,还可以通过画面了解日语的语言环境,借助实训的机会掌握音视频技能,并在互帮互助中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为将来走上社会成为成功的职业人打下基础。

作者简介:卢情恩(1982—),男,江苏邳州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日语教学研究、教育技术应用研究。

基金项目: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2015年重点课题(44670),江苏省2015年度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201511052017X)。

猜你喜欢
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平谷区委组织部:打造党员实训基地 拓展培训方式
实训教学评价及其若干指标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有关实训成绩评定方法的研究
浅谈如何上好中职生实训课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轨道交通类专业实训教学存在问题分析①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技工院校数控车床实训教学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