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差异,彰显个性

2016-09-10 02:39宋海生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6年20期
关键词:起点差异笔者

宋海生

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曾说过,“只要千篇一律地对待儿童,就不能建立一个真正科学的教育”。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信息技术起点水平及个性发展的不同,切实实行差异教学,才能真正让学生在学习中实现个性化的发展。信息技术课程实施差异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信息的基本原理,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进行创造性的探索,养成良好的信息技术行为习惯,并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合作交流。那么,什么是差异教学呢?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应该如何实施差异教学?笔者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观点。

● 关注学生差异,注重个性发展

学生之间的差异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影响,在任何时候都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教师不能整齐划一地统一教学进度,否则就会影响教学成效。信息技术课程也是如此,不同起点、不同兴趣,甚至不同性别都会影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动机,进而影响学习效果。对起点较低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予鼓励和帮助,提高其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对起点较高的学生,信息技术教师则要给予正确的引导,激励他们挑战更高层次的任务,获得更高目标的发展。

为了让所有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笔者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采取了任务驱动加奖励模式的差异教学。对于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准备了教学演示录像。教学演示录像其实就是教师操作过程的录像,只不过学生可以快进、倒退,反复观看、学习。这样他们能很快完成教学任务。对于水平一般的学生,他们虽然也可以观看教学演示录像,但动手能力一般,单靠教学录像难以学会信息技术操作。这时,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性化辅导。笔者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差异,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使课堂呈现个性化发展,避免了“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吃不好”现象的出现。

● 关注家庭差异,注重个别辅导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所处的家庭教育不同。不同家庭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入不同,自然也会影响到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学期伊始,笔者总会了解学生家庭中信息技术的使用情况,如了解学生家是否配备了计算机,是哪一年配置的,配置的目的是什么等。在了解了计算机的使用情况后,笔者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差异教学了。

当然,家庭不仅是信息技术差异教学的起点,还可以是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场所。例如,笔者会对学生说,如果家里计算机坏了或出现问题,可以试着自己修理。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信息技术课并不是可有可无的。

● 引导兴趣取向,注重个性差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喜欢聊天、玩游戏,但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要求和目标却不是玩游戏、聊天。那么,信息技术教师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呢?笔者觉得可以采用近身策略。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学生QQ等级是多少,游戏玩到什么程度,随后180度大转弯说,假如你的QQ账号被盗或者你辛辛苦苦赚来的游戏装备,被别人卖了,怎么办?很多学生都曾碰到过类似的事情。这时教师可以教学生如何防范病毒、学会各种应对策略等。另外,教师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让他们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例如,笔者在班级中培养了一些小助手,并让他们来扮演教师的角色。这样既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崭露头角,也让他们体会到教师教学的不易。

● 分层协作互助,师生教学相长

学生差异并不都是教学不利条件,教师利用得当也会成为教学优势。教师要正视差异,并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利用、改变差异。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平等、自由的课堂环境,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协作互助的方式来进行差异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水平层次的不同,采用异质分组(如原有知识水平不同的学生结成小组、“强弱搭配”等)方式,设置不同的任务,让他们相互协助,共同完成任务。在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及时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并进行干预和动态调整,力求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例如,笔者在讲解青蛙绘制的时候发现,要让学生把青蛙和背景全部画出来会比较吃力,于是采用了分组协作的模式,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任务,最后组合在一起,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差异教学,笔者觉得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问题甚至可以变成可利用的“差异资源”。

教师如果在每一次教学中,都能主动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充分利用他们之间的“差异资源”,进行差异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教学内容和学生兴趣爱好之间的矛盾。这既尊重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也充分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每位学生的个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猜你喜欢
起点差异笔者
相似与差异
老师,别走……
六月·起点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疯狂迷宫大作战
性能相差达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