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视角下国内翻译市场探析

2016-09-10 07:22陈梅霞
文学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内容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内翻译市场需求和规模也日趋扩大,与此同时,也暴露出种种问题。如何规范翻译服务市场,促进翻译产业有序发展?本文从翻译生态学的角度审视和探析目前国内翻译市场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其内部生态因子失衡所引起的问题。在对国内翻译市场现存问题、翻译市场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系统论等,建设性地提出如何规范和引导国内翻

译市场,使之健康、有序、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翻译生态学 翻译市场 生态环境 生态系统

翻译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已成为一种产业。经济全球化、贸易国际化、信息本地化为我国翻译市场的发展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在此全球化背景下,国内翻译市场规模日益扩大,翻译产业化逐渐形成。尽管目前中国的翻译市场规模过百亿,然而我国翻译公司的消化能力却只有10-15亿元,由于人才、技术的不足,大量的外文信息出现翻译空白现象。由于无法消化来自国际的信息流,中国失去了大量的商业机会。业内专家指出,多种因素制约着国内翻译市场的快速、持续发展。从经济角度看,国内翻译市场火爆;从学术角度看,有关翻译市场的研究却略显冷清。笔者搜索了21世纪13年来发表在学术期刊上有关翻译市场研究的文章,总计19篇,平均每年约1.5篇。其中,研究翻译市场现状的4篇,研究翻译市场问题及翻译市场规范与管理的6篇,区域(义乌)翻译市场调查的2篇,研究国外翻译市场的2篇,研究翻译市场中的职业化与职业道德的2篇,研究市场经济对翻译市场的影响1篇,研究翻译市场中的翻译伦理1篇,研究翻译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1篇。总体来说,与翻译市场相关的研究在系统性、宏观性、指导性仍显不足。本文尝试性应用“翻译生态学”理论,立足国内翻译市场,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国内翻译市场现状、翻译市场现存问题及翻译市场管理,并进一步说明和论证创建健康、绿色的外部生态环境和规范翻译市场环境对翻译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应用生态学系统理论,从宏观角度指出完善和健全我国翻译市场,完善和健全各种翻译产品和服务的国家标准以及译员资格认证体系,促使我国翻译市场朝着规范化、国际化、科学化的方向迈进。

一.翻译生态学理论

众所周知,生态学本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原本属于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勒创造性地提出“生态系统”的概念,标志着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如今,生态学已经成为一门显学,生态学理论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运用生态学原则、生态学原理、生态学方法、生态学系统论指导学术研究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学术研究的热点。生态学科与社会学科的完美融合衍生了生态美学、生态政治学、生态哲学、生态经济学、商业生态学、教育生态学等,在此大环境下,生态学逐渐同语言学融合。在翻译领域,诞生了“翻译生态学”。

翻译生态学是一个相对前沿的跨学科,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截至目前,全球在翻译生态学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见。在国外,皮特·纽马克(P.A.Newmark)于1988年在其出版的教材中最早使用“翻译生态”这个概念,提出整个翻译活动表现出明显的生态学特征(Newmark 1988:102)。接着戴维·卡坦(David Katan)在1999年提出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具体内容,包括物理环境、政治环境、气候、空间、衣着、嗅觉以及工作环境等(Katan 1999:168)。2003年,爱尔兰都伯林城市大学人文科学系主任米歇尔·克罗尼恩(M.Cronin)教授出版了专著《翻译与全球化》(Cronin 2003),首次明确提出“翻译生态学”的概念(转引自许建忠2009:2)。他提倡译者在进行翻译实践时关注“语种生态”,主张不同语种之间的翻译要保持“健康平衡”,其理想目标是维持翻译生态系统的平衡。从此,生态学这一自然学科中的概念逐渐为翻译学这一社会学科的研究者所采用。虽然说“翻译生态学”这一概念发轫于西方,是一种半“舶来品”,但是相对于西方一些零碎、发散性的观点,我国在“翻译生态学”这一领域进行的研究目前来说是走在世界前列的。近年来出现了好几位应用生态学理论来描述翻译活动特征的知名学者,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胡庚申和许建忠。胡庚申(2001)在《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一文中提出了“翻译生态环境”这一概念。生态学视角下,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胡庚申2004:144)。2009年许建忠以“翻译生态学”为题出版专著,对翻译生态学做出了较系统性的探索,该书系统地阐述了翻译生态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任务、翻译的生态功能、翻译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翻译生态的基本规律、翻译的行为生态、翻译生态的演替及进化、翻译生态的检测与评估、生态翻译与可持续发展等翻译中诸多的基本情况和热门话题。

由此可见,翻译生态学是生态学方法指导下的翻译研究。翻译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多种翻译现象及其成因,继而掌握翻译发展的规律进而揭示翻译的发展趋势与方向。具体地说,就是将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引入翻译研究,将翻译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机理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从而从生态学角度审视翻译、研究翻译,力求对翻译中的多种现象进行剖析和阐释(许建忠2009:3)。作为一种全新的、科学的、系统的翻译研究视角,翻译生态学的出现为翻译研究向跨学科、多学科发展提供了可能和实践经验,为解释和研究纷繁复杂的翻译现象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翻译生态学理论的实际应用价值体现在它紧跟时代的步伐,对现阶段中国翻译教学、翻译产业、翻译市场、翻译理论研究中的弊端提供了现实的改进办法,对翻译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指导意义。翻译生态学理论有助于改善翻译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由于翻译生态学理论比较前沿,应用该理论的实践研究方兴未艾,其研究成果相对来说还比较少。翻译市场是一种热门的翻译现象。因而,运用翻译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国内翻译市场具有现实意义和可操作性。尽管欧美的翻译市场比较成熟,但是欧美国家有关翻译市场的研究成果并不突出,主要是在研究翻译规范时涉及到一些翻译市场规范的研究,对于解决我国现代翻译市场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其研究成果大多是规定性的,描述性的较少,不具有普适性。而国内翻译市场因为区域经济差异比较复杂且独具中国特色,因此在研究国内翻译市场时不能照搬国外在翻译市场方面的成果。相对来说,利用翻译生态学理论来研究国内翻译市场具有宏观性和系统性,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二.国内翻译市场生态现状

1.翻译市场现存问题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国内翻译市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种种问题,如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知名翻译品牌稀缺、整体质量流程缺乏控制、翻译市场监督机制不健全、滥译编译侵权现象普遍、译者合法权益难以保障、翻译市场管理混乱。国内权威报刊《新华日报》、《法制日报》和《新华每日电讯》分别以《浮躁翻译市场,怎能产生“杨宪益”》(董晨等 2010)、《翻译市场滥译滥编侵权现状调查》(杜萌 2009)和《翻译市场乱象丛生,准入门槛丞待规范》(范春生等 2010)为题对国内翻译市场内部存在服务体系不够规范,缺乏翻译专业化管理,缺乏必要的市场准入机制和监督评估体系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报道和提供了改善办法。其实,通过深掘和细研,不难发现国内翻译服务市场宏观环境、翻译服务市场运行现状、翻译服务进出口状况、翻译服务替代品发展、翻译服务关联行业发展、翻译服务市场竞争格局、翻译服务市场主要企业等或多或少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翻译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既然国内翻译市场在发展过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从生态学角度来看,说明翻译市场内部生态结构不平衡,生态系统还不完善,亟需外部力量引导、监督和内部自我修复、完善(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所有的生态系统应该具备自我调节和完善的功能)。所以,翻译市场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也应具备此功能。

2.翻译市场的生态环境

从生态学视角来看,翻译市场的生态环境包括外部生态环境,规范环境和内部生态环境。翻译市场的外部生态环境主要构成要素有:语言服务行业经济环境、语言服务行业政策环境、语言服务行业技术环境、国际贸易环境和国际翻译环境,外部生态环境对我国翻译市场起着引导、支持和制约作用。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翻译市场规范环境因子包括: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翻译法规、相关市场法规、翻译道德和翻译伦理,这些就像一把“双刃剑”,对翻译市场既有保护和引导作用又有监管和控制作用。国内翻译市场内部生态系统的主要构成因子包括翻译需求公司(客户)、翻译服务公司(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翻译从业者、翻译工具开发公司、翻译教育机构等。

3.翻译市场生态系统

翻译市场具有生态性特征,其本身就是一个社会化的生态系统。胡、许两位学者在论述翻译生态系统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翻译市场生态系统”是翻译生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刘爱华 2010:78)。从生态系统论的角度来审视国内翻译市场现状,说明国内翻译市场正处在一个发展的重要阶段。如同自然生态系统一样,翻译市场生态系统也是一个动态系统,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不成熟到成熟的发育过程;同时翻译市场生态系统亦具有自我调节和修复功能。

翻译生态学系统理论有助于引导我国翻译产业在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中不断壮大,引导翻译市场不断发展完善以适应外部生态环境、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流的发展,有助于规范翻译市场,促进翻译产业良性发展。因此,借鉴“翻译生态学”理论,例如翻译生态环境、翻译的规范环境、翻译的生态功能、翻译生态的检测与评估、生态翻译与可持续性发展等等,整体、系统地分析国际、国内翻译生态环境对我翻译产业发展的影响,研究我国翻译市场内部构成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制约和影响,从生态学视角剖析和研究翻译市场出现的种种问题,并从生态平衡和发展的角度提出解决之道,借用大禹治水之法,疏而不堵,不违背其生态发展趋势。呼吁建立现代化的翻译技术支持体系、健全相关翻译市场法规、扶持翻译产业以保障翻译市场和谐、健康、可持续性发展。

三.生态学之于翻译市场的解释力

翻译市场与外部生态环境、翻译市场规范环境之间的联动关系、翻译市场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都可以从生态学角度来诠释。本文从生态学角度既宏观调查外部生态环境和规范环境对国内翻译市场发展的推导和制约作用,国内翻译市场对外部生态环境的反拨作用,又微观调查探析国内翻译市场内部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现状、问题、规范及发展前景。

从目前来看,翻译市场的外部生态环境相对良好,相对和谐稳定的政治环境、持续健康发展的经济、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活跃的中西文化交流、不断创新的信息化技术、全球语言服务行业市场规模逐渐扩大等为国内翻译市场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尽管目前国内翻译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由于翻译机构规模偏小、翻译行业衍生业务范围窄和翻译手段仍以传统手段为主等因素制约了国内翻译市场的发展。更为严重的是缺乏本地化公司、本地化人才和高品质的翻译软件等导致全球语言服务市场大量的商机白白流失。因此无论是翻译公司、翻译从业者还是翻译工具开发公司、翻译教育机构要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才能抓住良机,开拓新市场。

2003年起,中国译协陆续推动制定了三部翻译服务国家标准,分别为:《翻译服务规范第1部分:笔译GB/T19363.1—2003》、《翻译服务译文质量要求GB/T 19682—2005》和《翻译服务规范 第2部分:口译GB/T19363.2—2006》,均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实施。这三个国家标准开启了中国翻译服务标准化的进程,推动中国翻译行业向规范化管理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中国译协还根据行业需求,组织制定了中国首部语言服务行业规范《本地化业务基本术语》、《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实习基地(企业)认证规范》和《全国翻译专业研究生教育兼职教师认证规范》等多部行业规范,作为国家标准的有益补充,对于规范语言服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国内翻译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规范作用。然而,翻译服务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都是指导性的参照标准,不具法律约束力。翻译服务国家标准、翻译道德和翻译伦理所组成的翻译规范不具备法律效力,因而无法承担规范翻译行业、规范翻译企业经营行为的使命,致使翻译市场无翻译立法可依。因此,很有必要借鉴生态系统理论去研究如何制定翻译法律法规来监管翻译公司的公平竞争、翻译公司与本地化公司的竞争、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翻译人员资格认证体系、研究如何保障翻译人员的合理权益等。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大力提倡推行翻译市场准入制度,包括翻译就业准入制度和翻译公司准入制度,促进翻译市场的健康发展。2011年“两会”期间,黄友义先生再次提议,希望国家立法机关能够早日成立由相关部门共同组成的调研组,就翻译立法进行调研,力争早日实现翻译立法,使翻译行业的发展更加科学、规范、健康,以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对外交流和发展的大局。因为有了翻译立法和翻译市场准入制度才能扭转国内翻译市场混乱的局面,才能促使翻译市场生态环境的规范、合法,才能有助于翻译市场生态系统绿色、健康发展。

本文从生态学角度研究我国翻译市场的现状、问题及解决之道和发展前景。翻译市场出现了问题和弊端,说明其内部生态系统不稳定或者是其发展不平衡或者是竞争不公平或是出现了恶性循环。要解决这些问题并根除弊端,不能仅仅靠外部生态环境的调节,如加强翻译法规和翻译协会的监督来解决,因为这些外部手段只能起到引导和监督的作用,而是要从翻译市场内部生态系统入手。为了争夺客户,不少翻译公司之间竞争激烈,经常采用低价的翻译等不规范方式,而不是采用提高自身品质和提高服务质量的办法,导致整体翻译质量低下。另外,大多数语言服务公司缺乏市场竞争力,在与本地化公司竞争时常常不堪一击。当国际翻译巨头Trados等大举进军中国市场时,中国翻译公司无法拿出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与之抗衡。调查显示,目前中国语言服务业最缺乏的人才是:翻译人才。另外,缺乏具备广泛社会影响力和行业普及度的软件产品,也影响了中国语言服务企业的整体竞争力。翻译市场内部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翻译公司、本地化公司、翻译职员、翻译工具开发公司和翻译教育机构相互之间存在竞争机制与遵循协同进化的生态原理,同时,这些构成因子在翻译市场中的生存和发展都要遵循生态学的基本规律: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因为翻译市场系统的生态因子对保证翻译产品质量、促使翻译产业发展和维持翻译市场生态系统平衡的至关重要。

根据生态学观点,翻译市场内部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良性竞和谐共处还是需要自身的调节,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针对国内翻译市场的现状,亟需规范翻译公司的经营管理,提高翻译人员的职业素养和品德修养,完善翻译人才的培养机制,公开透明翻译价格,提高翻译产品的质量,树立翻译品牌。只有内外结合,双管齐下,才能保障我国的翻译市场绿色健康、和谐有序、规范合理的发展。只有翻译市场生态环境平稳、和谐、有序、健康才能保证翻译价格的公道、翻译产品的高质量。

当然,从生态学角度来看,翻译产业具有生产功能:翻译产值、翻译产品、翻译软件及附属产品,翻译产业的社会功能:对政治的服务功能、对经济的奠基功能、对科技的推动功能、对文化的创造发展功能——即翻译市场对外部生态环境的反拨作用。

四.展望

目前国内翻译市场仍处于初创时期混乱状态,翻译行业管理尚处于摸索阶段,相应行业规范和市场管理机制并不健全,译者/译员权利常得不到保障,翻译质量不高等等,这些问题期待得到进一步关注与研究(许均,穆雷 2009:86)。在此基础上,从生态学视角研究如何健全翻译行业约束机制,如何加强翻译市场管理,如何逐步完善翻译行业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如何把翻译市场诚信建设融于科学有效的翻译行业服务与管理之中。

翻译学研究旨在建立一种普适性的理论体系来解释翻译现象。从生态学角度来研究翻译市场这一现象,是把翻译研究置于一个更加广阔、更加强调动态和谐与整体关联的研究背景当中,希望能通过翻译现象的研究揭示出更深层、更全面的翻译活动机理与规律,能为翻译学理论的研究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Cronin,Michael. Translation and Globalization[M].London:Roultledge,2003.

Reviewed by PhilliPson,Robert.Book Review[J].Language Policy,2003(5):227-232

2.Katan, David. Translating Cultures[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9

3.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Toronto/Sydne/Tokyo:Prentice-Hall,1988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l.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董晨,顾敏,翟慎良. http://xh.xhby.net/mp2/html/2010-11/09/content_294773

.htm.2010

6杜萌.http://www.legaldaily.com.cn/0

801/2009-03/02/content_1045496.htm.20

09

7.范春生,王琪.http://www.ln.xinhua

net.com/jizhe/2010-11/24/content_2147

6825.htm.2010

8.黄友义.推动翻译立法,促进翻译行业的健康发展[J].中国翻译,2011(3):29-30.

9.刘爱华.译研究考辨“生态翻译学”与“翻译生态学”面对面[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10(3):75-78.

10.许建忠.翻译生态学[M].北京:中国三峡出版社,2009.

11.许均,穆雷.中国翻译学研究30年(1978-2007)[J].外国语,2009(1):77-87.

(作者介绍:陈梅霞,北方民族大学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生态系统生态环境
“互联网+”下医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构建与发展路径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信息服务生态系统协同机制研究
产权视角下的西宁特钢企业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网络空间的生态化治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