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教育给学生插上隐形翅膀

2016-09-10 09:04承琪
基础教育参考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采考试笔者

承琪

高中新课程改革已历时多年,作为课程的实施者,我们深刻感受到:各科课程的教学理念均是“以生为本”“以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本”,强调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探究空间,让学生乐于思考、主动探索,使学生拥有完整的自主课堂。“生本”的理念在新课程改革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也是教师、学生、课程以及现实社会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强烈呼唤。

一、课改需要“生本”

新课改的实行,主要是为了让课堂更高效、更生动、更有趣、更具有吸引力,让学生体验到在“学中玩、玩中学”的快乐。为达此目的,我们就要努力为学生创造相互交流的开放型的自主学习氛围,让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时产生碰撞的火花。17世纪捷克教育改革家夸美纽斯曾说,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因此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生本”教育便践行了这种理念。

就语文学科而言,我们不妨这样来践行“生本”理念。

一是快乐阅读。阅读是人生的必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古语不正说明读书的必要性吗?可如今,许多中学生缺少阅读的兴趣,更别谈悦读了。

兴趣是成功的起步石,语文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在书籍的熏陶中变成“绅士”和“淑女”。可要成就这些,语文教师首要的是将自己阅读的质和量来一个较大的提升。其实,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就该是以博览群书来示范于学生,每天读一点,悟一点,带动学生一点点地取得进步,一步步地走向快乐的阅读殿堂,譬如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爱的精品短文、报纸杂志,就可带给他们许多快乐的享受。有幸的是,如今的课改,一改以往的单一面孔,还课堂于学生,增大了学生的阅读量,丰富了学生的知识积累,也丰富了学生快乐的精神财富。

二是快乐写作。我们经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平时作文并不是很好的学生,写日记时却文采飞扬,华章频现。这便是学生“快乐”抒写的真实反映。受此启发,我们应该在新的教学方式中,提倡学生写自己喜爱的文章,不拘一格降文采,抒快乐的心,用快乐的手,书快乐的文。

二、教学需要“生本”

新课改更注重学生自我能力的培养,其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素养,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为目的,这正是我们的生本教育改革所遵循的原则,即教少学多,全面育人。

比如笔者在教授《虞美人》一课时,鉴于现在的学生对作者李煜缺乏了解,这给他们深入理解作者的遭遇和情感带来很大障碍。所以,课前笔者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并搜集整理相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在这一大胆的“放手”过程中,我们就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接下来,在课堂上,笔者又让学生展开对《虞美人》的自由讨论。

这堂课的教学,笔者一改以往的教学方式,即虽然面面俱到,但学生未必印象深刻,而以生本化的教学来弥补过去的不足可以让学生收获到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合作的快乐,其亲身体验的过程也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其最大的优点还在于启发了学生的疑问意识,让他们敢于发言了。

三、学生需要“生本”

教学中,我们应该大胆放手,充分相信学生,放飞学生的梦想。在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过程中,笔者就尝试让学生自主完成“教”与“学”,充分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下面是学生的感悟——《我当老师了》:

我很感谢老师给我这次机会,让我有幸在课堂上与同学们就《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进行学习讨论。下面,我说一说我的感想:这一次讲课,我深有感触。如何把文章分析得透彻,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必须要熟悉课文,分析课文,然后才能深入理解课文……以我自己为例,刚开始读这篇文章时,不太理解,但我通过查资料,了解课文背景后,才从真正意义上了解梁实秋写这篇文章的用意与动机了……正所谓“台上几分钟,台下十年功”,我为这篇课文花了3天时间在家里做ppt、收集资料等工作,也许在课堂上15分钟就将其展现完毕了,但是我在准备的过程中是受益匪浅的,也锻炼了自己的才能。

可见,在课堂上让学生体验“当老师”的过程,可以充分提高学生上语文课的积极性;可让学生更深刻地领悟到教师备课的艰辛;也可让学生体悟到探索语文知识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不管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样的学生,只要我们给予学生放飞自由的学习权利,顺其自然成长之道,课堂就必然会光芒四射。

四、反思需要“生本”

每次考试必然会“几家欢乐几家愁”,那么,我们该如何让学生从成功中再接再厉,而在失败中又能奋起直追呢?这是值得教育工作者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引用半期考试后学生的反思《又积一跬步》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人生中要面临许多次考试,但考试并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凭证,也不是长期衡量一个人综合能力的固定标签。所以,我要逐步学会用发展的眼光一分为二地看待它。

此次考试的第一题是注音字形检测题,看到题目后我就想:作为每天为同学们矫正字音的我,若做错此题,是对不起自己这件工作的,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第一题就给我来了个大霹雳……病句是我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它关系着语言的逻辑、语境的把握……但在这次考试中,我总算渡过了这道难关,这一点是值得我欣慰的……考试前我最有信心的是排序题,但这次真是给我当头一棒,因为我考试时过度紧张,导致我误判了最后两个句子,丢了分数,太遗憾了……最心疼的就是作文了,40分的满分,我才得27分,十多分的差距让我觉得任重道远啊。

总结一下,我失败的原因有这样几点:不够细心,基础不实,文采不丰。改进的措施是:要巩固基础,认真复习;多读美文,丰富文采;仔细勾画,答关键点。失败是成功之母,我相信“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可见,学生的潜能无限,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去保护和开发它。教学实践证明,大胆地进行“生本”理念和行为的创新便是切实可行之道。

曾经有学生说高中是地狱,也有学生说高中是天堂,而“生本”教育便可使学生相信:俗人才认为高中是地狱,智者便认为高中是天堂。而在高中阶段,谁来为学习压力巨大的学生插上轻松有力的翅膀?谁来为那么多相信“读书无用论”的高中生插上隐形的翅膀?从现在的教学实践来看,“生本”教育无疑是一个理想的选择。不过,仅有选择还是不够的,它更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点点滴滴地将其落到实处。

(编辑 刘泽刚)

猜你喜欢
文采考试笔者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翻译家的文采观
翻译家的文采观
有一种文采叫“抠字眼”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古人的幽默你不懂
Japanes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obotto Take Entrance Examinations
你考试焦虑吗?
准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