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学段目标的思考与重构

2016-09-10 07:22于强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层级学段古诗

于强

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古诗究竟该教什么,怎样教?不同的教师有着不同的认识,有的把理解诗意作为重点来教,有的以“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固定教学流程来教,还有的则以教师自己对古诗的个性化解读来教……教学内容的多样化以及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不同,说明了古诗教学目标在现实教学中具有不确定性,它们的教学视角依旧是单一地看待一首古诗怎么教,而未能思考教材中每一首古诗在儿童古诗学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简言之,当下的古诗教学缺乏学段目标。因此,在现实的古诗教学中,亟需从学段目标的视野重新认识小学古诗教学的意义,并在已有学段目标的基础上,依据古诗教学的特点,重新建构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

一、 解读课标的学段目标,厘清古诗的教学目的

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之所以随性,是因为对小学古诗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而课程标准反映了国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期望,是对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的界定与表述。因此,可以回到语文课程标准,从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中厘清古诗教学的目的,明晰小学古诗教学的基本方向。

纵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诗歌教学目标在第一学段的描述是“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1]。描述的重点词语是“诵读、想象、获得体验、感受优美”,从描述的顺序来看,“诵读、想象”是具体做法,而“获得体验、感受优美”则是在这样的做法下应获得的结果。第二学段的描述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像,领悟诗文大意”[1]。关键词是“诵读、诵读过程、体验、想像、领悟”,可见诵读既是方法,也是目的,体验情感、展开想像和领悟大意是诵读要达到的三个目标。第三学段的描述是“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1]。这个目标的描述较具体,把握诗意、想像诗境、体会情感是阅读诗歌要完成的三个目标和任务。

通过以上梳理,可以看出诗歌教学目标是“诵读、想像”——“诵读想像,领悟诗意”——“阅读并把握诗意,想像意境,体会情感”,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并且每个学段的教学侧重点不同,即第一学段以诵读和想像为主要目标,第二学段以诵读、想像和理解诗意为主要目标,第三学段则以想像意境、体会诗情为主要目标。这样的层次性、逻辑性以及不同的教学侧重点,说明了诗歌的教学是从带着学生读诗到让学生自己读诗,是一个逐步带领学生学习阅读诗歌、走向诗歌深层阅读的过程。由此可见,小学古诗教学是一个古诗学习经验不断累积、能力不断发展的过程,教学不仅是为了让学生读懂每一首古诗,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累积阅读古诗的经验、发展阅读古诗的能力。

二、 设计能力发展的层级,重构古诗的学段目标

既然教学古诗就是儿童累积经验、发展能力的过程,那么,古诗教学就应当“教”经验、“教”能力。这样的经验和能力是哪些呢?从上述对古诗教学意义的梳理中,我们大致可以归结为“诵读能力”“翻译能力”“想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等四个方面。而“经验在课程中是生成的”,并“在课程中通过理解不断改组和不断更新的”[2],“每一阶段的课程都是以前一阶段的课程所形成的经验为基础,并且以引导学生经验的发展为目的”。因而,明晰“诵读能力”“翻译能力”“想像能力”和“情感体验能力”发展的层级,有助于突出能力训练的重点,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能力和经验的发展。然而,由于课程标准中的学段目标对此缺乏具体的描述,使得一线教师很难把握每个学段能力发展的重点,以致古诗教学常常游离于学生能力的发展之外。因此,设计古诗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能突出学段的特点和儿童发展的主体地位,使教学重点突出、课程推进清晰化,利于学生有效地累积经验,形成和发展阅读古诗的能力。

1.设计诵读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诵读能力的学段目标

“诗歌、音乐、舞蹈原来是同源的。它们的共同命脉是节奏。”[3]当三种艺术分化后,“诗歌所保留的诗、乐、舞同源的痕迹后来变成它的传统的固定的形式”[3]。诵读则是感悟古诗节奏最传统、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有通过诵读感受到了古诗节奏的变化,才能借助想像走进诗境,体会出古诗中流露出的情感,进而获得对古诗深层次的理解。因而,诵读是古诗学习的一项基本能力,更是一种童子功。而对于诗歌的诵读而言,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认为诗歌语言的节奏由三种影响合成,分别是发音器官构造的影响、理解的影响和情感的影响。可见,诵读古诗能力的发展应该经过“诵读出语音的节奏——诵读出理解的节奏——诵读出情感的节奏”三个层级。所以,在培养学生古诗诵读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相应地设计为:第一学段能正确诵读古诗,并能诵读出古诗的语音节奏;第二学段能较为熟练地诵读古诗的语音节奏,并能用诵读表达出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第三学段能诵读入境并能用诵读表达出古诗中所蕴含的情感。

2.设计翻译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翻译能力的学段目标

诗意既包括古诗的字面意思,即所谓的诗歌大意,也包括古诗的内在意蕴。要真正读懂诗意,则不仅要读懂古诗的字面意思,翻译出诗歌的大意,更要领悟古诗的内在意蕴。翻译诗歌大意是理解古诗的基础,悟出内在意蕴则是理解古诗的目标。对于小学生来说,翻译诗歌大意是他们理解古诗的桥梁,翻译能力影响着他们对古诗的理解程度。而儿童翻译诗歌大意的能力首先是理解字词的能力,其次是将字词意思组合成诗歌大意的整合能力。可见,儿童翻译能力的形成是以理解字词的能力为基础,不断提高整合能力,由不熟练到熟练的一个发展过程。因此,在培养儿童翻译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设计为:第一学段能借助图画或故事大体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并能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能借助注释、图画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并能连起来大体说出诗歌大意;第三学段能借助注释较为熟练地说出诗歌大意,基本把握诗歌的内容。

3.设计想像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想像能力的学段目标

诗是想像的表现。写诗是诗人运用想像将形象与情感融合而创造诗境的过程;读诗则是读者利用想像将文字还原成形象,再造出诗境,感受诗歌情感的过程。因此,从阅读的角度来讲,想像意境是一种有意想像,是阅读古诗的一项重要能力。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认知水平和言语水平的不高,不经过训练的小学生还不能自主地从古诗精炼的语言中想像出古诗的意境。可见,学生意境想像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要教给学生想像的方法,让他们由能从诗句想像出画面,到由诗句想像出情境,最后再到由诗句想像出诗歌的意境,不断地累积经验,习得方法,提高能力。因此,在想像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设计为:第一学段能借助故事、图画等媒介想像古诗描写的情境;第二学段能借助古诗的语言想像诗歌的画面并能简要描述;第三学段能扣住关键的诗句和诗歌意象想像古诗的意境并能具体描绘。

4.设计情感体验能力发展的层级,建构儿童情感体验能力的学段目标

古诗是以极其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诗人丰富的情感,而“思想、情感和语言是一个完整连贯的心理反应中的三方面”[3]。所以,古诗的语言就是诗人的情感。但儿童因为生活经验、理解能力和想像能力等不足,会将古诗的语言与情感割裂开来。所以,对于儿童来说,体验古诗情感的能力就是从诗歌语言主动感悟出情感并展开体验活动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要经过“能感受到诗中的情感”——“能感悟出诗中的情感”——“能体验诗中具体的情感”三个阶段。因此,在培养儿童情感体验能力方面,可以将学段目标设计为:第一学段能借助故事、图画等媒介大体感受到古诗中的情感;第二学段能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的诵读感悟出古诗所表达的情感;第三学段能借助意境和资料,扣住关键的词句体验诗情,并能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

综上所述,厘清小学古诗教学的目的,能让我们明白古诗教学的意义所在,而从古诗教学的意义出发重构古诗教学具体的学段目标,则能清晰地呈现出学生古诗阅读能力发展的层级,使每个学段教学目标的指向更加凸显。有了这样清晰的目标指向,教师教学古诗的学段意识就会得到增强,从而使古诗教学呈现出学段性,以求最大成效地促进学生古诗学习能力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金生鈜.理解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3] 朱光潜.诗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责任编辑:陈国庆】

猜你喜欢
层级学段古诗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古诗教我珍惜时间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劳劳亭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