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防校服失去“保护色”

2016-09-10 09:37邹太龙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保护伞国家标准生理

邹太龙

继国家标准委去年6月30日发布中国首个专门针对中小学生校服产品的国家标准GB/T31888-2015《中小学生校服》之后不久,7月13日,教育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又联合下发第一个国家层面系统构建校服治理体系的指导性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校服管理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使得校服话题不断升温,成为媒体广泛关注与世人热烈讨论的一大社会现象。

学生着校服,既可以模糊家庭背景、经济条件等带来的差异,促进教育公平,也可以有效遏制校园攀比之风,净化学校风气,营造井然有序的课堂环境和平等朴素的教育氛围,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集体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然究其根本,校服作为一种习惯化的教育元素,是学校对学生的一种身心管理策略,不仅在生理上保护其“第一皮肤”,而且在心理上呵护其“第二皮肤”,是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保护伞”。

在生理保护方面,由于学生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自我调节能力和抵抗外来有害物质侵害能力较差,所以保证质量安全是校服管理工作的底线。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国家标准,建立“明标识”、“双送检”制度,加强校服质量检查,建立监督惩处机制,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处理“毒校服”、“丑校服”、“透明校服”等“问题校服”事件,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在心理呵护方面,校服是保障弱势群体身份平等、人格尊严的隐形保护伞,统一的校服传递着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彰显出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它可以预防优越感或自卑感等不良心态的形成,促进学生间友好交往,以此培养学生勤俭节约、团结合作、相互尊重的优良品质。教育的原点是人,教育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意见》允许学生按学校款式自行制作校服,在校服设计和购买上赋予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权,但教育部门也应积极干预和正确引导,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措施统一采购和无偿提供校服,避免人为地给学生贴上好坏的标签、打上优劣的标记,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既不让校服沦为“炫富”的投射,也别让学生为校服所累。

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推进校服功能日益拓展,式样不断翻新。我们在追求校服个性多样、质地优良、做工考究、时尚好看且散发青春气息和生命活力的同时,绝不能遗忘其最原始、最本质的功能——保护孩子茁壮成长的柔弱之躯,呵护孩子被物欲污染的赤子之心!

【责任编辑:白文军】

猜你喜欢
保护伞国家标准生理
享用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镇痛成果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10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19年12月31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06日)
近期发布的相关国家标准(2020年03月31日)
铜绿微囊藻对锌、镉胁迫的生理响应
严查黑恶势力“保护伞”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为小朋友们撑起“保护伞”
1/8德国人有“生理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