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2016-09-12 03:51王艳丽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陕西西安710049
现代医药卫生 2016年16期
关键词:慢性病患病率人群

王艳丽,魏 挺,郝 雁(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陕西 西安710049)

高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

王艳丽,魏 挺,郝 雁△
(西安交通大学医院,陕西 西安710049)

目的 了解高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为制订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某高校参加陕西省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申报并最终通过审核的调查资料数据,分析该人群常见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该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31.72%(1 070/3 373),且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38.68%(258/667);不同年龄段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与肿瘤,且男性糖尿病及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和体质量指数是慢性病的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和睡眠质量是保护因素。结论 高校社区老年人的主要慢性病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主动地预防疾病,是社区老年慢性病防治的关键。

抽样研究; 慢性病; 高血压; 糖尿病; 冠心病; 年龄因素

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公共问题,有关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总人口超过13.6亿,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超过2.1亿,占总人口的15.4%,预计2050年全世界60岁以上老年人比例将达到21.7%[1]。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率在中国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与公共卫生问题[2]。本研究针对高校这一特殊群体,对高校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特征及主要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了解老年人慢性病流行状况及疾病谱分布情况,为制订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5月某高校申报陕西省医保门诊特殊慢性病的调查资料数据,以三级甲等医疗机构诊断证明及相关病历为依据,整理、统计并最终通过陕西省社保中心审核,人口学资料由校医院医保办提供。调查的慢性病涵盖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和代谢系统、神经系统、血液系统等,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病、肿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15种慢性疾病。疾病类别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法(ICD-10)进行编码。

1.2 方法 使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调查表,现场发放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公共卫生专科医师与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婚姻、民族、经济状况、文化程度等)、生活习惯(吸烟、饮酒、睡眠、体育锻炼等)。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EpiData 3.0数据录入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采用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情况 本研究人群共计3 373例,其中男1922例(56.98%),女1451例(43.02%),男女比例为1.32∶1。60~<70岁1 316例,其中男692例,女624例;70~<80岁1 390例,其中男801例,女589例;≥80岁667例,其中男429例,女238例。

2.2 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人群慢性病患病率比较本研究中慢性病患病总数为1 070例,患病率为31.72%,其中男性患病率为32.99%,女性为30.05%,不同性别人群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96,P>0.05);慢性病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80岁人群患病率最高,为38.68%,不同年龄段人群慢性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696,P<0.01),见表1。

表1 不同年龄段及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比较[n(%)]

2.3 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及顺位比较 按ICD-10分类,患病率居前5位的慢性病依次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与肿瘤,其患病率分别为21.43% (723/3 373)、10.61%(358/3 373)、5.90%(199/3 373)、3.26%(110/3 373)、1.99%(67/3 373)。脑血管疾病在老年男性和女性慢性病人群中患病率排名分别为第4、5位。男性糖尿病与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性别高血压、冠心病及肿瘤的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不同性别慢性病患病率及顺位比较[n(%)]

2.4 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患病率比较 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均逐渐增加,≥70岁老年人冠心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小于70岁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居老年人慢性病首位,不同年龄段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疾病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而不同年龄阶段糖尿病及肿瘤的患病率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患病率比较[n(%)]

2.5 慢性病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吸烟史、饮酒史、体育锻炼、文化程度、高盐饮食和睡眠质量等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患有慢性病为因变量(是=1,否=2),对慢性病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将与慢性病有关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α进入等于0.05,α排除等于0.10)。结果表明,年龄、BMI、体育锻炼及睡眠质量与慢性病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和BMI是慢性病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体育锻炼和睡眠质量高是慢性病的保护因素,见表4。

表4 慢性病相关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数量增长迅速[3]。高校社区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了解该特定人群慢性病的患病特点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通过对某高校社区老年人常见慢性病患病现状和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高校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及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结果显示,该高校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总体患病率为31.72%(1 070/3 373),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及肿瘤是患病率较高的慢性病,其中高血压患病率居于首位,但各类慢性病患病率低于国内其他城市老年人[4-6]。考虑原因可能与该人群为高校社区居民,其文化程度与经济状况较好,自我保健意识较强有关。本研究还发现,慢性病总体患病率无性别差异,这与国内多数报道不一致[7-8],在排名前5位的慢性病中,男性糖尿病与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均高于女性,与国内研究结果相似[9]。可能与高校社区男性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较大,同时缺乏锻炼等多种因素有关。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常见慢性病的患病率明显上升,与国内相关研究结果相同[10-11]。可能与生理功能退化、免疫力逐渐下降、运动减少及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的时间延长等多种高危因素并存有关,提示人口老龄化对慢性病患病率的影响将日趋严重。

慢性病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结构被公认为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和睡眠障碍均是慢性病患病的危险因素。其中BMI偏高人群患慢性病的风险最高;随着年龄增长,多种慢性病患病的危险性增加;长期睡眠障碍会加重或诱发某些疾病,增加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也是威胁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危险因素;而经常体育锻炼则是慢性病的保护因素,对慢性病的预防和控制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慢性病已成为社区中老年人群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结果提示其相关危险因素多为可控制因素,因此,在慢性病防治过程中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和措施,将健康教育及干预与慢性病随访工作结合,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探索保护性因素,指导老年人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饮食习惯,积极主动地预防疾病,是社区老年人慢性病防控的关键。

[1]穆光宗,张团.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战略应对[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50(5):29-36.

[2]李为群,张晴晴,蒋玲玲,等.长春朝阳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6):735-739.

[3]秦江梅,张艳春,张丽芳,等.典型城市居民慢性病患病率及患者疾病负担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4,30(1):5-7.

[4]李镒冲,王丽敏,姜勇,等.2010年中国成年人高血压患病情况[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2,46(5):409-413.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12,19(6):1-9.

[6]刘新研,李莉.黑龙江省城乡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现状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3,29(4):499-501.

[7]陈丽,钱梦华,骆蔚欣,等.上海市虹口区主要慢性病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2,24(1):4-8.

[8]李红艳,王晖,隋永杰,等.部分职业人群常见慢性病危险因子调查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4,43(9):1250-1251.

[9]杨永学,李丽,黄晓芳,等.成都地区60岁以上干部人群慢性疾病现状调查[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5):4341-4343.

[10]赵佳,王建华,叶薇薇,等.上海市杨浦区常住居民慢性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2,20(1):23-25.

[11]刘竟芳,陈哲,杨非柯,等.长沙市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3115-3117.

Analysis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university community and its related factors analysis

Wang Yanli,Wei Ting,Hao Yan△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Xi′an,Shaanxi 710049,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ronic diseases among the elderly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in order to provide a basis for formulating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strategy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Methods The survey data in the patients attending the special chronic diseases declaration of Shaanxi provincial health insurance clinic and ultimately passing the check in a university from October 2013 to May 2014 were collected.The prevalence situation of various chronic diseases in this population and the related factors were analyzed.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in this population was 31.72%(1 073/3 373),moreover the prevalence rate of chronic diseases showed the increasing trend with the age increase,which in the population aged≥80 years old was highest[38.68%(258/667)];which had statistical difference among different age groups(P<0.01).The top 5 diseases were in turn hypertension,diabetes,coronary heart disease,cerebrovascular disease and tumor.The prevalence rates of diabetes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in male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females,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ge and body mass index were the risk factors of chronic diseases,while the physical exercise and high sleep quality were the protective factors.Conclusion Major chronic diseases among elderly people in the university community are hypertension,diabetes,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cerebrovascular disease.Establishing the correct living style and good dietary habit,actively and initiatively preventing disease are the keys for preventing the community elderly chronic diseases.

Sampling studies; Chronic disease; Hypertension; Diabetes mellitus; Coronary disease; Age factors

·论 著·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6.008

A

1009-5519(2016)16-2472-02

王艳丽(1977-),硕士研究生,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慢性病防治工作。

,E-mail:haoyan@mail.xjtu.edu.cn。

2016-03-28)

猜你喜欢
慢性病患病率人群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糖尿病早预防、早控制
我走进人群
财富焦虑人群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428例门诊早泄就诊者中抑郁焦虑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