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生产有机肥运输模式

2016-09-13 08:21杨丙钊赵永振申洪涛
安徽农业科学 2016年21期
关键词:烟农烟叶半径

杨丙钊,赵永振,申洪涛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河南郑州 450099)



田间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生产有机肥运输模式

杨丙钊,赵永振,申洪涛*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河南郑州 450099)

为了实现田间不适用烟叶的变“废”为“宝”,把分散在田间地头的不适用烟叶运输到处理工厂。该研究以不适用烟叶生产有机肥的处理为例,对在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运输半径、运输方式、人员工资、运输费用和运输效益等因素,设计了一组模型和效益评估公式。结果表明:每吨不适用烟叶的运输费用,烟农合作社运输至少高于烟农个人运输60元以上。在同一运输半径内,运输效益由高到低依次为干烟叶、半干烟叶、鲜烟叶,在不同设定的运输半径内,直接运输不适用鲜烟会出现经济效益的负数;在由近到远的运输半径内,烟农合作社和烟农运输干烟叶获利呈现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分别超过40和50 km后积极性会下降。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和半径并结合不适用烟叶自身的特点,总结得出3种运输模式:“工厂+烟农专业户”运输模式、“工厂+烟农合作社”运输模式和“工厂+基地(分厂)”运输模式。

烤烟;不适用烟叶;运输半径;效益;模式

不适用烟叶是指田间产生的,经过烘烤,满足不了卷烟工业生产的不适用低次等或下等烟叶如 B1K、B2K、B3K、GY1、GY2、CX2K、B4L等几个等级[1]。为了充分利用有机物资源,许多学者利用田间不适用烟叶生产有机肥料进行了的尝试,取得了示范性成果[2-4],但因不适用烟叶资源分散、运输困难和储存极易污染环境问题,制约了推广应用的进程[5]。为了探讨不适用烟叶的运输路程、方式、运输方式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以不适用烟叶发酵生产有机肥的原料运输为例进行了探讨,运输的起点是不适用烟叶集中堆放的运输池(烟农采摘后运送集中点),终点为有机肥处理工厂,中间的装卸和运输环节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旨在为明确不适用烟叶运输距离、运输方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1 公式与模型的建立

1.1运输半径细分模型为了便于不适用烟叶运输路程细分,建立了运输半径模型(图1)。首先,在以处理工厂为中心55 km范围内,分别设立A、B、C、D、E、F各间隔10 km的独立运输区域。其次,除A区域外,沿圆周线上内外5 km范围内为各自的运输区。例如A区域在5 km运输半径以内,B区域为运输半径5~15 km区域,以此类推。

图1 不适用烟叶运输半径的细分模型Fig.1 Subdivision model of collecting radium on no-using tobacco leaf

1.2运输区域内不适用烟叶单位面积生物产量计算公式为:

E=η1η2Αβφ

(1)

式中,E为运输区域内不适用烟叶运输总质量(t);η1为烟田覆盖率(%);η2为被优化的烟田覆盖率(%);Α为不适用烟叶的单位面积生物学产量(t/km2);β为不适用烟叶被运输率(%);φ为运输区域的面积(km2)。

1.3不适用烟叶收购标准的制定

1.3.1运输重量换算公式。利用不适用烟叶生产有机肥的收购原料主要利用烟叶的干物质,但涉及到水分、杂质和霉变因素,需要对影响因素进行换算,经过加权平均后,换算公式为[6]:

M=Y×(1.15-A)×(1-B)×(1-C)

(2)

式中,M为认定价格;Y为干物质收购价格;A为水分扣除系数;B为杂质扣除系数;C为霉腐扣除系数;H为烟叶水分含量。

由收购质检人员评定等级后,按照等级选择扣除系数,代入公式计算最终认确定认定价格,具体参照表1。

结合田间不适用烟叶的特性,在扣除系数表中1级水分应设定为干燥烟叶,含水量在20%以下,2级按半干烟叶统计含水量在20%~50%,三级按烟叶统计含水量在50%~85%。扣除系数的水分按同一级别水分的上限(表2)。

表1 不同级别烟叶扣除系数

表2 水分等级检验感官标准

1.3.2杂质、霉腐等级检验感官标准。不同级别烟叶杂质、霉变等级检验感官标准见表3。

表3 杂质、霉变等级检验感官标准

1.4参与人员薪金及盈利标准实施了2种运输的方式:以烟农合作社为单位的“集体运输”方式和烟农个体为单位的“个人运输”方式。不适用烟叶的运输是一项季节性较强的工作,个人运输受益的好坏以“工日”为单位进行统计,每辆农用车配备2人完成装卸和运输的任务。

1.4.1集体运输。不适用烟叶商品化程度极低,没有现行的价格模式可循。根据权衡烟农单人日获利(I)与当地普通人工日薪(y),劳动量与劳动环节总结出以下方程式[6]:

1.5y≤I≤2.5y

式中,I为受雇佣烟农单人日获利(元);y为当地普通人工日薪(元)。

(3)

式中,T为每车装载烟叶重量(t/车);W为每日拉送车次(车);P1为运输费用(元);L为车耗油量(L/km);a为柴油市价(元/L);r为运输半径(山路运输,运输半径按照运输半径的2倍计算km);P2为租用农机车、集体获利费用及管理费(150元/t);n为每车工作的人数。

1.4.2个人运输。个人运输烟农利用自己的农用车自行装卸,从不适用烟叶的收集池直接拉运或晾晒半干后运输到处理厂,获取销售利润,盈利为认定收购价与运输价的差异。此时[6]:

(4)

式中,I为个体烟农单人日获利(元);T为每车装载烟叶重量(t/车);W为每日拉送车次(车);P1为运输费用(元/t);L为车耗油量(L/km);a为柴(气)市价(元/L);r为运输半径(山路运输,运输半径按照运输半径的2倍计算,km);P2为农用车折旧的费用(100元/t);n为每车工作的人数。

2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3~2014年6~9月在大理州弥渡县红大科技示范园内进行。烟叶为红花大金元品种,规范化大田移栽和田间管理。烟农清除下面2片和顶部1片田间不适用烟叶集中运输到附近的运输集中池内。

2.1运输半径的参数烟叶烟田覆盖率为η1=3%(弥渡县烟草公司提供);被优化不适用烟叶烟田覆盖率为η2=100%;当地“下2上1”的优化结构政策,不适用烟叶按照单片平均50g/片统计,集中种植单位面积鲜不适用烟叶年产量248t/km2,折合干物质A=32t/km2;被优化后产生的不适用烟叶被收集的概率在90%,烟叶收集系数β=90%。

2.2认定收购价格的参数参照当地作物秸秆收购价格,干的不适用烟叶认定为1级,收购价格为Y=230元/t,根据含水量、杂质和霉变不同设置不同的认定收购价格(表4)。

表4不适用烟叶收购价格与水分含量关系

元/t

Table 4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content and the purchase price of tobacco leaf

等级Grade扣除系数coefficientofremoval认定收购价格Recognitionofthepurchaseprice1级Level1Y×(1.15-0.15)2302级Level2Y×(1.15-0.5)1493级Level3Y×(1.15-1.02)29.9

2.3参与人员薪金及盈利标准的标定每个农用车负荷T=3 t,需要配备2个人(n=2)装卸和运输。大理州按2013年物价分析,一个普通劳力的每日工薪y=80元。集体运输存在劳资双方雇佣关系,依据当地短期工工资,受雇佣烟农“单人日获利”设定为I=160元较为合适;个人运输的利润主要是认定收购价与运输价的差异,因此烟农单日获利定为I=1元较为科学。

2.4统计与分析包括运输半径与单日运输次数之间的关联性,每吨不适用烟叶不同半径产生的运输费用,干的不适用烟叶运输半径与经济效益分析,运输半径、烟叶含水量及经济效益的分析,运输的模式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运输半径与单日运输次数关联在运输原料总量充足的情况下,A、B、C、D、E、F区域对应的运输次数分别为8、7、6、5、3、2,运输次数从A~F区域随着运输距离增加而呈现减少趋势的趋势,如果烟田覆盖率极低会因原料较少而导致运输次数少。

3.2每吨不适用烟叶的不同运输半径产生的运输费用运输半径0~55 km范围内的运输半径和运输费用之间关系见图2。由图2可知,集体运输费用整体高于个人运输费用,每吨高出至少60元以上。当距离超过40 km时,集体运输费用出现大幅度上升,达到F区域时,每吨的运输费用高于不适用烟叶运输认定收购价格。

3.3干的不适用烟叶运输半径与经济效益分析表4显示2种运输模式运输半径与经济效益的对比情况。由表4可知,集体运输在A~F区域由近到远的运输半径内,总体获利呈现增长后下降的趋势,当运输半径超过40 km时,不论是每吨获利还是总体获利出现了负数。个人运输在运输半径50 km均为正值,单人日获利在5 km区域内收入最高,可以达到1 521.37元。参照集体运输中单人日获利160元分析,当超过50 km的运输半径,个人运输的积极性会下降。

注:图2中农用车的百公里耗油一般为7 L柴油,L=0.07 L/km;柴油的价格按2013年10月均价统计,a=6.72 元/L。 Note:100-kilometers fuel consumption of farm vehicle in fig.2 is 7 L diesel oil,L=0.07 L/km;the price of diesel oil is according to Oct.2013,a=6.72 yuan/L.图2 集体和个人运输半径与运输费用之间关系Fig.2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llecting radium of collectives and individuals and the transportation fees

表4 集体和个人运输半径与经济效益之间关系

3.4运输半径、烟叶含水量及经济效益的分析运输半径结合不同级别的不适用烟叶的认定收购价格,得到不同级别的不适用烟叶与运输半径之间的效益关系,见图3。在同一运输半径内,集体运输与个人运输效益好坏均表现为1级、2级、3级递减的趋势。在不同运输半径内,不论是集体或是个人运输,直接运输不适用鲜烟都会出现经济效益的负数。

对于2级不适用烟叶的运输,集体运输在任何运输半径情况下经济效益均为负值,仅有个人运输在50 km范围内能够推行。

图3 不同级别的不适用烟叶与运输半径之间的经济关系Fig.3 Economic of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fferent grade tobacco leaf and the collecting radium

3.5运输模式分析根据上述分析,田间不适用烟叶的运输可以利用如下3种运输模式:“工厂+烟农专业户”运输模式、“工厂+烟农合作社”运输模式和“工厂+基地(分厂)”运输模式。

3.5.1 “工厂+烟农专业户”运输模式(图4)。在运输半径50 km以内、运输的不适用烟叶为全干或半干,达到烟叶的认定收购价为1级和2级,交通不便利、家里有车的农民和种烟区域较为分散的地段,采用“工厂+烟农专业户”运输模式,特别鼓励运输半径为10 km以内的烟农专业户运输;对于运输半径在30~50 km的专业户,鼓励利用空置场地把不适用烟叶晾晒干燥,达到1级收购的标准,减少运输费用。该模式化整为零,相对机动灵活,管理方便节约成本。另外,农民利用农闲获得额外利润,积极性高,是不适用烟叶处理工厂运用最理想的原料运输模式。

图4 “工厂+专业户”运输模式Fig.4 “Factory + farmer” collection pattern

图5  “工厂+烟农合作社”运输模式Fig.5 “Factory + growers cooperatives” collection pattern

3.5.2 “工厂+烟农合作社”模式(图5)。在运输半径40 km以内,不适用烟叶全干,达到1级认定烟叶收购价格,交通便利、种烟区域较为集中的地段,以烟农合作社运输为主体。烟草公司鼓励烟农将不适用烟叶运输到烟农合作社指定地点,完成从小集中点到大的临时集中点的转移,然后把不适用烟叶晾晒成干燥,最后直接运输调拨至处理工厂内。3.5.3 “工厂+基地(分厂)”模式(图6)。在运输半径大于50 km,离工厂较远的不适用烟叶富产地的运输,应该在处理工厂以外再建立原料基地(分厂),对原料进行运输、铡切、晾晒、打包等预处理,根据工厂生产需求对原料进行统一调配。

图6  “工厂+基地(分厂)”运输模式Fig.6 “Factory + Base (factory)” collection pattern

4 讨论

(1)利用不适用烟叶生产有机肥,受有机肥料市场因素的影响,产品附加值较低,导致鲜烟运输产生效益欠佳。对于不适用烟叶的综合利用,前人研究能够生产很多产品,如禽畜饲料[7]、植物蛋白和果胶[8]、香精香料[9]、提取茄尼醇[10]和提取烟碱[11],其中提前茄尼醇和烟碱是附加值较高的利用,可以结合优化烟叶政策深入研究进行工程化实施,提高不适用鲜烟叶的收购价格。

(2)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投入,烟区的生产条件得到显著改善[12]。但在对烟田产生的烟草废弃物处理上,许多烟叶产区在连片种植集中的示范区内修建了烟草废弃物集中处理池和焚烧炉,收集后挖坑掩埋或者露天焚烧,造成了废物利用率很低[4]。烟叶产区可以结合本地种植规模,加大资金投入,配套不适用烟叶规模化初处理场地建设。

(3)参与人员薪金及盈利标准的标定中,P2值直接影响到每吨烟叶的运输成本,P2值是一个变动性的数值,各地在不适用烟叶的收集运输过程中,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设定,才能更真实地核算各地的运输效益。

5 结论

该研究针对在田间不适用烟叶运输过程中涉及到的运输半径、烟叶含水量、人员工资、运输费用和运输效益等因素,设计了一套运输模型和公式,主要包括一个运输半径细分模型、一组经济计算公式和两种运输方式,并进行了实地调查和分析。根据不同的运输方式和运输半径并结合不适用烟叶自身的特点,得出了3种运输模式:“工厂+烟农专业户”运输模式、“工厂+烟农合作社”运输模式和“工厂+基地(分厂)”运输模式。

[1] 董杏梅,杨军慧,杨中义,等.不适用烟叶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湖南农业科学,2013(23):41-44.

[2] 王建安,许发华,王新中,等.利用田间不适用烟叶高温发酵处理制成肥料[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7(1):86-91.

[3] 白志高,罗雅莹,计思贵,等.EM 菌预处理对不适用鲜烟叶厌氧发酵氮转化的影响[J].西南农业学报,2013,26(5):2026-2029.

[4] 王建安,翟新,徐发华,等.浅谈烤烟基本烟田废弃物的综合利用[J].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4):138-142.

[5] 孙玉晓,彭五星, 向邦楚,等.宣恩县烤烟不适用烟叶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3(9):70-71.

[6] 邢爱华,刘罡,王垚,等.生物质资源收集过程成本、能耗及环境影响分析[J].过程工程学报,2008(2):305-313.

[7] 宋荣渊,朱春燕.烟草废弃物在畜牧业中的开发利用[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09(4):78-80.

[8] 郭俊成,苏勇,刘强,等.烟草叶蛋白利用价值研究进展[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1):8-10.

[9] 朱荣誉,于学玲,史劲松.烟草废弃物的综合利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1998,18(3):25-27.

[10] GAUSMAN H W.Plant biochemical regulators[M].New York(USA):Marcel Dekker,Inc.,1991.

[11] 北京医药学院.中草药成分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

[12] 张强.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适度规模生产运行模式探索:以烤烟生产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0(36):119-121.

The Collecting-transportation Pattern of the No-using Tobacco Leaves in the Field

YANG Bing-zhao,ZHAO Yong-zhen,SHEN Hong-tao*

(Technical Center of Tobacco Henan Industrial Limited Company,Zhengzhou,Henan 450099)

In an attempt to implementing the waste of tobacco leaves in the field that was no-using from “ghost” to “treasures”,tobacco leaves was collected and transported to the processing factory fully.Based on tobacco leaves production of organic fertilizer treatment plant as the example,the paper design a set of model and benefit evaluation formula,in allusion to involve the collection of radius,leaf water content,personnel salary,transportation cost,benefits factors and so on in the process.The results showed that:the transportation cost of per t tobacco leaves of the collective collection was at least higher 60 Yuan than the personal collection.At the same radius collection,the order of collection-transportation benefits was:dry leaves>half-dry leaves>fresh leaves,and in the different radius,the fresh leaves of the transportation will appear negative economic benefits.Dry leaves of the collective collection benefits showed the overall downward trend after earnings growth from the near to far transportation radius.When collecting radius was more than 40 km,per t and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of the collective collection got a negative number,and more than 50 km,the enthusiasm of the personal collection would decline.So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o-using leaves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ways of collecting and gathering radius,the three collecting patterns was concluded that was “professional tobacco farmers + factory”collection mode,“factory + tobacco farmer cooperatives” collection mode and “base (factory) + factory” collection mode.

Flue-cured tobacco; No-using leaves; Collect radius; Benefits; Model

杨丙钊(1973- ),男,河南临颍人,工程师,硕士,从事烟草质检和原料研究。

2016-06-22

S-9

A

0517-6611(2016)21-210-04

猜你喜欢
烟农烟叶半径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关于新形势下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连续展成磨削小半径齿顶圆角的多刀逼近法
烟叶主要真菌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一些图的无符号拉普拉斯谱半径
热采水平井加热半径计算新模型
一种降低造纸法再造烟叶平滑度的方法
湘西上部烟叶化学成分特征及聚类分析
福建烟农种植规模效率实证研究
关于烟农合作社发展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