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治疗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16-09-15 06:24江黛琪邱慧亚
当代临床医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换药四肢负压

江黛琪 邱慧亚

317500 浙江省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三



VSD治疗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挫伤的临床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江黛琪邱慧亚

317500浙江省 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三

目的对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处理中 VSD 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方法我院于2015年3月对56例创面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给予治疗组VSD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创伤治疗,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并对VSD治疗相关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患者经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愈合率进行统计,其中治疗组总有效25例(89%),治愈17例(60%),对照组总有效率18例(64%),治愈11(63%),实验组总有效率及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其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期间总换药次数、患者II期手术时间、出院时间方面也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VSD 应用于复杂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治愈率,且能使是患者更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VSD;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损伤创面;疗效观察;护理

封闭式负压引流(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为一种用作治疗急、慢性创伤、创面、创腔的技术,始被用于四肢软组织感染创面的治疗[1~2],其应用效果迅速得到肯定,并且逐渐被推荐至创伤后的各种问题创面临床治疗中。故我院对56例收治于2015年3月的复杂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挫伤创面患者开展了此项技术,并取得较好治愈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56例复杂、难愈性软组织损伤创面的患者,其中男性34例,女性22例;年龄 16-45岁,平均年龄(34.8±3.3)岁。致伤因素包括机械绞伤、跌伤、车祸伤等。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16例,女12例,平均年龄为(33.4±6.3)岁,治疗组男1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4.7±5.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与创伤原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采用碘仿纱条将创面覆盖后进行用药,并经多侧孔引流管进行创面冲洗以及引流创伤处积液等措施进行处理[3]。而治疗组采用VSD技术[4~5]:首先将创伤处进行彻底清创,除去已经失活或坏死的组织,再按创面的形状进行裁剪敷料,使其能够完全创面之上覆盖。将带有侧孔引流管敷料同创面接触完全,不留空隙,继而用透明贴膜使整个创面封闭,并采用丝线间断缝合使其固定于皮肤上。连接引流管和中央负压终端机器,将压力调整到合适水平 ,用生理盐水或抗菌药液通过冲洗管冲洗创面。

1.3 VSD护理 VSD治疗中保持有效负压是对治疗效果造成影响的关键因素,负压的持续性和其高低将会直接对引流效果造成影响[6]。在VSD治疗中,将负压压力一般设置为-125~450mmHg之间,治疗过程中要时刻保持冲洗管与引流管之间的紧密连接,管道内要保持通畅,以防止管道发生压迫、扭曲和堵塞。并要时常挤压管道,保持其彻底冲洗、引流,避免引流液逆流,其冲洗速度要依据引流液的性状来调整。

负压引流瓶的水平位置要低于创面。更换引流瓶时, 先用止血钳夹住引流管,再关闭负压装置,然后方可更换引流瓶,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防止液体逆流。治疗期间,要时刻观察VSD材料表面是否出现凹痕,透明薄膜与皮肤接触是否紧密。如无特殊情况,禁止长时间关闭负压装置,防止堵塞。VSD处理的创面可以保持有效引流7~10d,不需要每天换药。通常多选择以生理盐水为冲洗液,亦可以据创伤处的细菌培养以及药敏实验的结果,采用具有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冲洗创面,在治疗同时需对患肢末梢感觉、温度皮肤、颜色、血运、肿胀情况及指(趾)活动等进行密切观察。

治疗期间可给予患者高热、高蛋白食物,加强营养,对无法主动进食的患者可通过静脉高营养或者鼻饲等途径,以改善患者营养状态。

1.4 观察指标 创面观察: 创面愈合: 伤口处形成结痂且无炎症发生或结痂脱落,无结痂者伤口处肤色正常,无淤青; 显效: 创面缩小70%~80%以上,出现新生肉芽组织或上皮组织,且生长情况良好; 好转: 创面缩小至少达50% ,创面边缘处出现新生肉芽组织,允许创面边缘出现少量渗液; 无效: 治疗后创面情况无明显好转或创面进一步恶化。总有效例数=治愈+显效+好转例数[7]。同时记录患者换药次数,完全愈合的患者记录愈合时间、出院时间。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率及治愈例数明显增加(P<0.05 ) ,显效率及好转率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后疗效比较 [例(%)]

注:*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2.2 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相关指标观察明显可知,在创面愈合时间与住院时间两方面,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并且换药次数以及开展II期手术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在一定程度上患者的疼痛得以缓解,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 ±s)

注:*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应用VSD 技术治疗创伤,在促进伤口愈合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VSD比较广泛应用在临床上。通过机械性引流作用可形成负压,能够使创面内的分泌物、坏死组织碎片等彻底排出,这样有利于伤口处聚集的分泌物与毒素的清除,减少组织细胞损伤,从而创面内细菌的滋生,有效的控制了感染问题。且持续性的负压能够降低创面表面氧的含量,配合相应抗生素的使用进一步减少创面的细菌载荷,有利于组织恢复[8]。

本实验结果发现,运用VSD技术治疗难愈性四肢软组织挫伤患者与常规治疗相比,总有效率明显增加,伤口愈合时间、换药次数明显降低,且可以更快地进行II期手术,极大地缩减了患者治疗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及医疗花费,值得临床推广。

[1]徐敏,李冈栉,王国昌. 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难愈性创面临床应用研究[J]. 河北医学,2015,21(3):407-410.

[2]韦昌南,罗洪斌,钱爱莲. 常规VSD与改良VSD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临床研究[J]. 中国医学创新,2012,9(33):51-53.

[3] 郭云,于美文,阎兵,等. 软组织缺损VSD负压封闭引流术后护理方法及效果分析[J].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5,18(4):655-657.

[4]刘良. 浅谈下肢难愈性创面的整形外科综合治疗[J]. 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0(7):286-287.

[5]韦昌南,罗洪斌,钱爱莲,等. 不同方案治疗手足外科难愈性伤口的疗效评价[J]. 海南医学,2013,24(16):2365-2367.

[6] 桑玉华,宫秀芹,李玉芝. VSD技术在难愈性创面治疗中的护理体会[J]. 黑龙江医药科学,2012,35(2):109.

[7]任国军,欧阳素金,贺立华. 负压封闭冲洗引流技术配合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冲洗液治疗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临床分析[J].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18(10):1345-1347.

[8]张太元,谢新敏,布金鹏,等.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结合深部冲洗治疗下肢露骨感染创面[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0)13:71-73.

10.3969/j.issn.2095-9559.2016.04.016

2095—9559(2016)04—2339—02

2016-03-02

猜你喜欢
换药四肢负压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门诊换药间隔时间对伤口愈合的影响的研究
四肢冰凉就是肾虚吗?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