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16-09-24 02:54邢志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本科生专业课程专业

邢志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邢志芳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5)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核心是将技术作为学习和教学的工具优化课程结构以实现课程目标,技术能力是教师教育特别是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范生必备的实践能力。问卷调查发现,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教技术能力培养途径单一、实践环节弱化、评价机制缺失、资源利用效率低下。高师院校应该在课程设置、注重实践教学、完善教学评价模式、高效利用院校教学资源等方面提升学生技术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培养;策略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只是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拥有了先进的设施、设备就能够完成的,它还需要大批专业人员来从事相关工作,如信息技术教师、设备使用和维护人员,及教育资源的建设者等。据2005年9月教育技术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的统计,全国已有221所高等院校设置了教育技术学专业[1]。然而,伴随着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迅速膨胀的繁荣景象,大量的文献研究表明,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却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为此,笔者就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培养策略进行研究,以期为培养能加速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教育技术人才提供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研究设计

技术能力是教育技术能力的组成部分,目前,关于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及构成已形成共识,但研究表明,关于技术能力的内涵、结构缺乏深入的研究。笔者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标准,并参考大量文献构建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内容框架(见表1)。

根据上述能力体系,以及信息时代教育技术学专业培养目标,围绕本科生技术能力发展从意识与态度、发展规划、发展现状、培养模式四个方面来进行问卷设计。问卷共16个问题,结构化问题15个(单选题、多选题),非结构化问题1个。

本研究通过问卷星网络调查软件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155份,其中有效问卷153份。调研对象是大三、四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分别占49%、51%,调查对象的具体院校分布情况见表2。

表2 调查对象的院校分布情况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的现状

(一)专业技术能力的意识与态度方面

首先,在问及作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您认为具备良好的专业技术能力对将来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工作有没有帮助方面,选择“非常有帮助”和“有一定的帮助”的同学分别占56.86%、35.29%,选择“可能有帮助”的同学为7.19%,仅有0.65%的学生表示没有帮助,表明绝大部分同学都认同专业技术能力在将来从事专业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据调查可知,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很好地完成了自身专业能力成长的前提下,毕业后,67.97%的同学选择“乐意从事本专业工作”;13.07%的同学选择“没有太大兴趣,可能会转专业”;16.99%的同学选择“和以前刚进学校一样,一切随机”;仅1.96%明确选择“没有兴趣,不想从事了”。调查表明,在很好地完成了自身专业能力成长的条件下,一方面,大部分同学是十分愿意从事教育技术专业工作的;另一方面,还有一小部分同学对自身未来的发展持无所谓的消极态度。

(二)专业技术能力的了解规划方面

一方面,在对专业技术能力规划的重要性认识方面,据调查可知分别有32.68%,59.48%的学生认为对专业能力的规划与发展对以后的发展“明显有作用”和“有一定程度的作用”,仅有3.27%的同学认为“没有作用,很少能按规划发展”。表明大部分同学都认同对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规划对自身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在了解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方面,有7.84%的学生在大一阶段主动了解,绝大部分学生是在大二(42.48%)甚至大三阶段(34.64%)才开始,还有部分同学(9.80%)是临近毕业,有个别同学(5.23%)没有了解的意识。在着手规划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发展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是从大三阶段开始的,大二阶段开始的只占一小部分,大一阶段的更是凤毛麟角;其次,还有18.95%的学生从没规划过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表3进一步说明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对专业能力的规划发展方面的主动性不够。

表3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专业能力的规划情况

在问及能否适应未来想从事的教育技术学专业工作时,回答“完全能”和“基本能”的分别占总数的1.96%和29.41%,有51.63%的学生“不确定”,另有16.99%的学生认为“不能”,充分说明学生对自身专业技术能力感到满意的极少。

因此,据调查分析可以得出:(1)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能够意识到对自身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规划的重要作用;(2)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对自身专业技术能力进行规划的主动性亟需加强;(3)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现状表示不满意。

在对未来专业工作岗位的了解和规划方面,通过两个问题“您了解的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工作岗位”和“您将来想从事的专业工作岗位”调查发现,对专业工作岗位的了解和从事意愿比例基本一致;其次,了解并希望从事的岗位,大多数学生优先选择教师和设计师,30%左右的学生选择了管理人员、编辑人员、创作人员。

(三)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现状方面

由表4可知,首先,对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熟练

或较好掌握的同学所占比例达75.82%,并且“不熟悉”同学的比例为0,充分说明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多媒体计算机设备的掌握情况较好;其次,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网络教室系统和网络教学平台的掌握情况不太理想,一般或不熟悉的比例分别为59.48%、61.44%;第三,在对视听设备的掌握情况方面,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电视机的掌握较其它最为熟练,其中以投影仪的使用为最不熟练。

表4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教学系统和设备的掌握情况(%)

表5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对常用教学软件的掌握情况(%)

由表5可知:第一,在常用教学软件中,学生对网络通讯软件(89.55%),常用搜索引擎(83.01%),PowerPoint演示文稿软件(81.04%)掌握程度最好,熟练或较好掌握比例均在80%以上,接着是网络信息发布工具和“格式工厂”等格式转换小软件;第二,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视频编辑软件(会声会影等)、Flash二维动画制作软件、Dreamweaver网页制作工具等创作软件的熟练掌握比例均在10%以下,而创新性作品开发亟需具备使用各种软件的技术能力做支撑,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还需深入学习;第三,Authorware多媒体创作工具和音频编辑软件(Goldwave等)是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掌握相对最不为熟练的两款软件。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在教育资源开发方面,参与课件类资源开发所占比例最高,如演示型课件高达 82.35%,其次是网络课件制作,达57.52%。第三是专题学习网站资源,为41.18%。在电视、录音教材、投影教材开发方面参与较少,分别为22.22%、17.65%、13.07%。

学生认为最重要的专业技术能力依次是信息技术能力(54.90%)、教学软件制作能力(51.63%)、媒体应用技术能力(50.98%)、网络教学技术能力(32.68%),同时教学软件制作的技术能力(55.56%)、教育技术媒体应用的技术能力(50.98%),分别是他们认为自身亟需提升的专业技术能力。

(四)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方面

在问及是否认可本校当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模式时,调查结果显示,有28.10%的同学表示不认可,有64.05%的同学表示有不同意见,但可接受,还有28.10%的同学表示无所谓,从不关心该问题,仅有1.96%明确表示认可。这表明当前的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模式需进一步完善。笔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大多数本科院校教育技术专业的实践模式以校内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训项目为主,教育技术本科生很少能在校外实践基地进行专业实训。

在问及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主要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培养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能否适应将来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时,60.79%的学生认为不能适应。

从表6可以发现,首先,本科生的专业实践活动主要集中在微课大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其次,有31.37%的本科生从没参加过专业实践活动,大多数学生认为主要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将来不能适应工作岗位的能力要求,这种矛盾现象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研究。

表6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专业实践活动参与情况

三、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现状归因

(一)部分学生对专业学习缺乏兴趣

据文献资料及笔者本校的现实情况反映,全国高考第一志愿填报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数较少,大部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是从本校其它专业调剂而来的。因此,有一部分学生本身对教育技术学专业不感兴趣,将来也不准备致力于从事教育技术学专业工作,影响了他们对自身专业技术能力的发展。

(二)教育技术学专业综合性强

教育技术学学科不像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学科能给人清晰的第一认识。教育技术能力具体到实际中究竟是什么能力,很难具体用量化的方式呈现出来,教学目标的难界定造成该门课程的教与学方向不是很明晰[2]。教育技术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其涉及的方向多,有视听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类,还包含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面对如此多的方向,本专业的大学生在最初接触该学科时便很迷茫,认为太多太杂[3]。因此影响了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及时对专业技术能力进行有效规划。

(三)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

1.专业课程的开设时间过于集中

大多数本科院校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集中在大二、大三阶段开设,此阶段他们还得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师技能等师范类公共课程,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学习时间紧张,学习压力大,整天疲于应付繁多的课程以及课后作业,致使对专业理论知识浅尝辄止,也没有过多精力去深入钻研和锻炼专业技术能力。

2.理论课与实践课比例不合理

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达到5:5甚至4:6为佳,这样学生可以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战练习,巩固理论知识的掌握[4]。而实际上大多数教育技术学本科院校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例基本上是2:1,没有充足的时间能够保证学生进行专业操作技能的训练,据有关学生反映,除非整天熬夜做实验,否则不可能对所有专业课的技术能力均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四)资源和学习环境方面的支持不够

首先,由于不少本科院校没有充足的硬件资源做支撑,一些专业课程的实验难以达到理想效果,一方面,比如像摄影技艺实验、摄录像技术实验的实验设备都比较昂贵,由于学生人数较多,学生使用时间和次数较为有限;另一方面,学校对实践课程的资金投入有限,以笔者的亲身体验为例,在《计算机网络》的课程“网线制作”实验课中,每两个同学一组,每组仅两个RJ45水晶头,一旦两次操作都不成功,就没有多余的水晶头可供继续进行试验。

其次,像学校机房、微格教室、其它实验室里只有在实验课才可以进去使用的设备,其它课余时间一般不能进去学习。而专业技能的掌握是要通过多次反复操练才能熟练掌握的,因此,导致教育技术学本科生对摄像机、投影仪等信息设备使用不熟悉,在参与电视、投影、录音教材开发方面的同学较少。

(五)专业教师的示范作用不够

在信息化时代,大多数专业教师在进行专业教学方面依旧以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而较少借用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时代教学工具开展教学活动,由于专业教师自身在使用信息技术方面的示范作用较少,从而间接影响了学生对网络教学平台等信息技术设备的掌握。如“教育技术学导论”本是一门引领学生步入该领域、了解该专业的导入性课程,但据笔者对湖南、广东、河南、安徽、河北等省的8所师范本科院校调查发现,这门课程仅以传统的填鸭式讲授方法开展教学,并不能达到使学生对本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能力要求、应用领域等有很好认识的效果。

(六)学生培养模式存在不足

1.单一的学习结果评价方式

众所周知,高等院校基本上是以“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评价,尽管兼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但是,总结性评价所占比重通常是形成性评价的两倍甚至更多,而且期末考试主要是以考查一些死记硬背的理论知识为主,这种评价方式一方面不利于学生明确实践课程在专业能力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专业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性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缺乏校外平台专业实训基地

众多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实践模式主要是校内“专业课程实验+专业课程实训”的传统实训模式,没有很好地坚持以社会实际需求为导向、以市场为导向,在引进企业资源,与企业合作开展校外合作,为学生提供校外实践平台的专业实践模式较少。

四、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的对策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技术学专业毕业生已经打破了传统信息技术教师岗位的限制,就业渠道日趋多样化,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5]。针对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的发展现状,结合影响因素分析,笔者提出提高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专业课程开设需进行合理化开设

第一,专业课程开设数量理性化。大部分高校的教育技术学专业课程开设数量在30门以上,某些院校达38门,在专业课程开设方面,我们始终要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院校实际办学能力为出发点,以专业培养目标为落脚点,不能盲目地追求专业课程的开设数量。

第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调整理论课与实践课课时比例。翻转课堂(The flipped classroom,FCM)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学习理论知识,可以使学生把一部分理论知识的学习时间放在课外,从而拥有更多的时间在课堂上利用实验设备进行专业实验,和老师、同学有更多的交流、讨论的机会,深化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和提升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

(二)多元途径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

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专业课程实验、学科竞赛、校企合作实践基地、威客网站等多元渠道进行锻炼提升。

1.“多阶渐进”型实验途径

专业课程的实验不是为了要求学生简单模仿教师的实验操作步骤,而是使学生能够具备熟练操作、应用各种信息设备、系统以及使用各种软件的能力,应用自身的专业技术能力解决未来实际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难题。基本技能型实验和综合设计型实验是建立在专业课程学习的基础上的验证性实验或简单应用性实验;创新型实验是学生根据每学年或整个本科期间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依据自己的思路和理解,经过创造性的思考,完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创新性较强的综合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型实验+综合设计型实验+实践创新型”的“多阶渐进”的专业课程实验途径,达到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专业技术能力的目的,运用专业技术能力开发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专业作品,能够独立解决将来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难题。

2.专业学科竞赛途径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性的教育技术学科竞赛有20余项,各省市或学校主办的相关竞赛则更多,每年还不时出现新的竞赛。这些竞赛所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教育技术学科、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6]。各大高校和专业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科竞赛,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学科竞赛,首先,学生锻炼和提升了专业技术能力,能综合应用专业技能;其次,在参加学科竞赛过程中,学生能够对专业技能和技术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他们拥有更多和专业老师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从而提高他们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主动地去深入了解专业技术能力的构成要素、发展目标等,较早地确立自己的职业理想,规划专业能力发展目标。

3.校外扩展平台途径

华南师范大学的徐福荫教授提出,校外平台扩展体系是指本专业建立学校、基础教育部门、中小学校、电化教育馆、电视台、IT企业等校外实践基地,而向学生及社会提供各类培训、咨询和认证服务,共享本专业的设备资源和信息资源,为拓展学生的能力搭建一个延伸性强的支撑平台[7]。因此,教育技术学专业高校学院要努力为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创建校外实践基地,一方面使他们能够拥有更多的资源进行专业实践;另一方面使他们能更近距离地了解社会对他们专业技术能力的要求,促使他们更早、更加明确地确立职业理想,规划专业能力成长目标。

4.威客网站途径

威客网是一种通过悬赏机制解决用户问题的知识交易平台。其中网站设计类、软件开发类、多媒体设计类等任务与教育技术学专业的Photoshop、Flash、3Dmax、网站建设、VB、Java程序设计等课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发挥威客网作为宽广的社会需求市场和实践平台的优势,将其与教育技术学专业技术类课程的教学结合起来,是提升教育技术本科生专业技术能力的一条新思路[8]。

(三)完善教学评价模式

首先,教学评价不仅要关注总结性评价,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并且要提升形成性评价在整个学习评价过程中的比重;其次,对于教育技术学这种具有很强实践性与应用性特点的学科,仅仅采用一次期末纸质试卷的成绩作为总结性评价的依据是不符合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科特点的,更要关注体现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等专业作品的评价;最后,通过量规的方法,建立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使评价指标涵盖专业能力的各个方面,改变以往只关注理论知识掌握情况,而忽视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掌握情况的不合理的评价方式,促使评价更加完善,符合专业能力培养目标[8]。

(四)高效利用院校教学资源

高校教育技术学专业院部拥有不少机房、微格教室、实验室,通常情况下它们只在学生实验课上面向学生开放,供学生自由使用,而课余时间均处于闲置状态,导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据文献资料可知,学生普遍反映专业实践机会少,而专业技术能力的形成需要学生通过多次反复训练。因此,相关负责部门需积极策划,充分组织已有教学、学习资源,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如晚上或周末开放部分实验室供学生进行专业实验。

[1]何克抗.教育技术专业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结构及课程体系[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9-12.

[2]王海燕.首届免费师范生教育技术能力调查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1(12):65-68.

[3]孙翠玲.关于教育技术大学生专业能力自我成长的调查与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7(12):49-52.

[4]王健.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2(6):117-120.

[5]杨丽勤.威客提升教育技术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探索[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1):70-72.

[6]张剑平.学科竞赛促进大学生教育技术能力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究,2010(8):35-41.

[7]徐福荫.创建”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促进教育技术学专业实践创新人才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8 (10):39-42.

[8]罗如为.基于过程化管理的教、学、考改革与实践[J].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5(3):129.

[责任编辑:葛春蕃]

Technology Capability Cultivation Strategy for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echnology Majors

XING Zhi-fang

(Department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unan First Normal University,Changsha,Hunan 410205)

The core of teachers'educational technology abilities is to 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and realize the curriculum goal by optimizing the technology as a tool for learning and teaching.So the technical ability is the necessary practical ability of the teacher education,especially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jor.The problems are the single training mode,the weakening of practical links,the lack of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the low efficiency of resource utilization.Therefor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improve students'technical ability through curriculum setting,practical teaching,improving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l,and efficient use of college teaching resources.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Technology majors;technological ability;cultivation;strategies

G652

A

1674-831X(2016)02-0045-06

2015-11-23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YBA096);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校级课题(XYS14Z05);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学改革项目(XYS14J26)

邢志芳(1975-),女,内蒙古卓资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

猜你喜欢
本科生专业课程专业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行业特色院校本科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讨
本科生党支部活动方式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