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2016-09-28 01:40龙军强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4期
关键词:拉菲肝细胞生存率

龙军强

(河南宏力医院介入科,河南 长垣 453400)

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

龙军强

(河南宏力医院介入科,河南 长垣 453400)

目的 探讨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9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同时联合索拉非尼序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血清VEGF水平。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6.0%。对照组4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差异显著(P<0.05);术后6、12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52.0%、32.0%,对照组20.8%、4.2%,总生存率观察组80.0%、56.0%,对照组50.0%、25.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对照组37.5%(P<0.05)。结论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可延长肿瘤进展时间,明显提高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不良反应患者多能耐受。

肝细胞癌;索拉菲尼;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约占原发性肝癌的85%~90%,症状隐匿,多于疾病中晚期确诊,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其首选疗法,但术后肿瘤侧支循环建立,致肿瘤复发、转移,影响疗效。索拉菲尼有抑制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与细胞增殖双重作用,能显著延长晚期HCC患者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且患者耐受性良好[1]。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我院采用索拉菲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9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男34例,女15例,年龄33~65岁,平均(51.7±6.9)岁,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400 μg/L,同时存在1种影像学肝内占位病变;或AFP<400 μg/L,同时存在2种影像学肝内占位病变,符合原发性肝细胞癌临床诊断及分期标准,其中初治患者38例,复治患者11例,ALT≤正常值上限的5倍,SCr≤正常值上限1.5倍,Karnofs评分>60分,凝血功能无异常,Child-Pugh分级:A级18例,B级31例,预计生存期>3个月,均无手术治疗适应证。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知情并签字同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49例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4例,两组年龄、性别构成、疾病分期等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改良Seldinger法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经皮股动脉穿刺置入4~5F肝管(RH导管,美国Cook公司),必要时3F微导管技术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注入5-氟尿嘧啶0.8~1.2 g、表阿霉素80~120 mg、顺铂80~100 mg,超乳化碘油15~20 mL栓塞,化疗药物及栓塞剂使用剂量依患者体表面积、病灶体积及瘤体血供情况个体化应用。化疗栓塞可依病情重复治疗,每次治疗间隔4~6周。对照组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观察组术后3~7 d联合索拉非尼序贯治疗,初始剂量400 mg、2次/天口服,出现难以耐受的不良反应者改为200 mg、2次/天口服,或缓解后继续治疗,服用3个月或至病情有所进展。

1.3疗效及不良反应判定标准:术后CT或MRI监测肿瘤体积变化,疗效根据WHO实体瘤近期疗效评价标准,分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无变化或稳定(SD)及进展(PD),CR:目标病灶消失;PR:基线病灶长径总和缩小幅度>30%;P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增加幅度>20%,或出现新病灶;SD:基线病灶长径总和有缩小但未达30%,或有增加但未达20%[2];以CR+PR计算客观有效率,以CR+PR+SD计算疾病控制率。药物不良反应评价参照美国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反应标准3.0版。并比较两组术前、术后2周血清VEGF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s)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6.0%,对照组4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情况比较[n(%)]

2.2两组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前、术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治疗前血两组清VEGF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术前、术后血清VEGF水平比较(±s)

组别 n VEGF(ng/mL)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25 257.4±103.2 150.3±71.5对照组 24 254.2±105.3 287.4±116.7

2.3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者至少出现手足皮肤反应、白细胞与血小板降低、贫血、腹泻、呕吐等药物不良反应中一项,对症处理后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100%;对照组不良反应9例(37.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4术后6、12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及总生存率比较:术后6、12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52.0%(13/25)、32.0%(8/25),对照组20.8%(5/24)、4.2%(1/2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6、12个月总生存率观察组80.0%(20/25)、56.0%(14/25),对照组50.0%(12/24)、25.0%(6/24),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 论

肝细胞癌患者确诊时多为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多采用系统性治疗,阻断肝动脉可致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不影响肝脏正常组织血供,TACE将化疗药物与栓塞剂注入肿瘤主要供血动脉,局部药物浓度高,作用时间长,抗肿瘤效应增强,全身毒性反应减小,术后肿瘤血供阻断,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凋亡,但肿瘤血管再生可致肿瘤复发与转移。TACE术后数小时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即明显升高,动态监测血清VEGF水平有助于评估治疗敏感度及临床疗效。

索拉菲尼抑制丝氨酸-苏氨酸激酶、VEGFR-2、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FLT3、Ret和c-Kit受体酪氨酸激酶,双重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肿瘤血管形成,阻断肿瘤细胞增殖,早期应用索拉菲尼联合TALE治疗HCC中晚期患者肿瘤进展时间和总生存期均优于单独TALE治疗者[3-4]。口服索拉菲尼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以手足皮肤反应、白细胞与血小板降低、贫血、腹泻、呕吐常见,严重程度不尽相同,建议不轻易中断治疗[5]。

本研究中观察组疾病控制率76.0%,对照组45.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VEGF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 <0.05)。术后6、12个月肿瘤无进展生存率观察组52.0%、32.0%,对照组20.8%、4.2%;总生存率观察组80.0%、56.0%,对照组50.0%、25.0%,组间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索拉菲尼联合TALE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具有协同作用,可延长肿瘤进展时间,提高肿瘤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不良反应患者多能耐受。

[1]王燕,王茂强,刘凤水,等.索拉非尼联合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不同血清甲胎蛋白亚组的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4(6):1729-1732.

[2]赵鹏,陈东,陈伟,等.索拉菲尼治疗晚期原发性肝细胞癌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J].中华外科杂志,2012,50(6):514-517.

[3]Sansonno D,Lauletta G,Russi S,et al.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blus sorafenib:a seduential therabeutic scheme for HCV-related intermediate-stage hebatocellular carcinoma: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J].Oncologist,2012,17(3):359-366.

[4]Choi GH,Shim JH,Kim MJ,et al.Sorafenib alone versus sorafenih cornhined with transarterial chernoembolization for advanced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rna:results of propensity score analyses[J].Radiology,2013,269(2):603-611.

[5]王春敏,胡晓文,翟青,等.索拉非尼治疗晚期肝细胞肝癌:疗效和不良反应处理[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1,20(2):122-125.

R735.7

B

1671-8194(2016)24-0136-02

猜你喜欢
拉菲肝细胞生存率
肝脏脾植入误诊为肝细胞癌1例
16排螺旋CT在肝细胞癌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锌指蛋白与肝细胞癌的研究进展
82年的拉菲为什么总也喝不完
“五年生存率”不等于只能活五年
喝拉菲还是藏拉菲?
人工智能助力卵巢癌生存率预测
日本首次公布本国居民癌症三年生存率
“五年生存率”≠只能活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