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常用抗生素致不良反应130临床研究

2016-10-06 07:50陈巧月陈煜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4期
关键词:头孢菌素例数抗生素

陈巧月 陈煜辉

临床常用抗生素致不良反应130临床研究

陈巧月陈煜辉

目的 分析临床常用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现象,并为临床科学合理用药提供根据。方法 纳入此研究中的研究对象为我院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130例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 经过研究可知,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主要为头孢菌素,同时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主要为皮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生素导致的不良反应现象种类较多,同时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因此需要加强临床合理用药,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抗生素;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commonly used antibiotics,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drug use. Methods The research objects included in this study were 130 cas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antibiotics in our hospital from March 2014 to January 2016.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Results After study,the main type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was Cephalosporin,and the good reaction system mainly involved the skin,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re are many kinds of adverse reactions caused by antibiotics,and the prevalence rate is high,so we need to strengthen the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Key words】Antibiotics,Adverse reaction,Rational use of drugs

药品具有特殊性,合理使用药品对疾病具有防治的效果,如果不合理使用药品则会产生不良反应[1]。曾有临床研究表明,药物如果出现不合理使用现象会加大患者的死亡率。抗生素在杀灭病菌的同时还会引发不良反应,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影响[2]。此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结果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此研究中的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3月~2016 年1月收治的130例抗生素致不良反应患者,男性患者和女性患者例数分别为80例,50例,年龄最大者为77岁,年龄最小者为18岁,平均年龄为(56.3±10.8)岁。

1.2方法

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收集以及整理,同时对患者的病情、药物服用种类以及不良反应累及等情况进行分析。

1.3统计学处理

此研究中的数据均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予以整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数据之间经过对比后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分析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

此研究中的130例患者采用抗生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药物种类分别为头孢菌素、青霉素、大环内酯、氨基苷、喹诺酮以及四环素,而发生率较高的药物类型为头孢菌素,头孢菌素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数据和其他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过对比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数据详见表1。

表1 对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的药物种类进行分析

2.2分析不良反应累及系统及表现情况

患者用药后出现得不良反应:皮肤症状表现为红肿、红疹以及荨麻疹,其发生例数为40例,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以及消化出现异常,其发生例数为30例,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疼、失眠、嗜睡,其发生例数为25例,心血管症状表现为心悸、心律失常,其发生例数为20例,呼吸系统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以及呼吸出现困难,其发生例数为15例。其皮肤患者例数比例和其他累及系统相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抗生素引发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中较为常见,通常是因为患者自身体质、药物自身以及药物中自身所带有的杂质等导致,与此同时药物代谢所产生的有害反应也会引发不良反应的产生[3-4]。

抗生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其类型分别为:(1)过敏。主要表现症状为休克,是一种严重的不良反应,在临床中应对药物的使用情况予以重视[5]。(2)毒性。毒性反应的产生和药物的服用剂量以及药物的服用时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尤其是化疗指数较低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安全性较低。(2)二重感染。长时间或者大剂量使用抗生素药物会使不敏感菌出现繁殖现象,并削弱了敏感细菌的抑制效果,从而引发新感染现象[6-7]。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措施为:(1)按照患者自身的实际适应证选择抗生素药物。依照患者的临床表现、感染位置以及药动学对药物进行选择,与此同时还需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进行用药[8]。(2)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服用剂量以及治疗时间。(3)目前的研究显示,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效果并不佳,对病毒性感染患者的临床治疗时预防效果并不好,甚至极有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耐药性,病情严重的患者出现继发感染,因此需要对预防性抗生素药物的应用进行控制[9]。

[1] 焦禹豪. 134例临床常用抗生素致不良反应统计分析[J]. 中国药业,2013,22(20):82-83.

[2] 柏萍. 头孢类抗生素用药的安全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研究[J].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262.

[3] 杨芸瑞,金彦堂. 老年患者使用抗生素导致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 医学综述,2013,19(14):2664-2666.

[4] 熊欲晓. 抗生素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临床分析[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82-83.

[5] 孟进霞,杨晶. 静脉滴注硫酸依替米星致严重不良反应1例[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0):F0003.

[6] 陈伟,李永胜. 碳青霉烯致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1例报道及不良反应文献复习[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5,25(17):107-108.

[7] 龚瑜. 抗生素导致患儿严重不良反应的统计与临床分析[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5):121-122.

[8] 戴朝萍. 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特点及抗生素应用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9):2849-2850.

[9] 易仁平.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和基层医院临床药事管理体会[J].海峡药学,2015,27(6):285-286.

Clinical Study on Adverse Drug Reactions Induced by Antibiotics in 130 Cases

CHEN QiaoyueCHEN YuhuiOutpatient Pharmacy,Ningde Hospital,Ningde Fujian 352100,China

R595.3

A

1674-9316(2016)14-0127-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85

宁德市医院门诊西药房,福建 宁德 352100

猜你喜欢
头孢菌素例数抗生素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头孢菌素类与多种西药联合使用所致的不良反应的临床影响分析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
帕金森病睡眠障碍与非运动症状的相关性分析
头孢菌素使用的三大误区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三代头孢菌素治疗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