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手术治疗脑膜瘤的效果分析及报道

2016-10-06 07:50汝卫林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14期
关键词:脑膜瘤小脑入路

汝卫林

显微手术治疗脑膜瘤的效果分析及报道

汝卫林

目的 研究并分析治疗脑膜瘤患者时使用显微手术的效果。方法 收集脑膜瘤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观察组接受显微手术,将两组患者的治疗良好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脑膜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更加受益。

脑膜瘤;显微手术;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 used microsurgery. Methods To collect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randomized,controlled,parallel,single blind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30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30 cases)and control group accepted routine oper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icrosurgery. Results Good treatment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eningioma,microsurgery of treatment effect is better,more benefitto patients.

【Key words】Meningioma,Microsurgery,Treatment effect

脑膜瘤是一种起源于脑膜间隙和脑膜之间的衍生物,属于颅内肿瘤的一种,在女性中发病率更高[1]。相关的研究报道称,脑膜瘤的发生并非单一因素造成,与患者基因变异、内环境改变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2]。患者的首发症状为头痛或癫痫,并逐渐出现视力障碍、嗅觉障碍、肢体运动障碍等症状[3]。在本次研究中,对脑膜瘤患者采用了显微手术治疗,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膜瘤患者共60例,根据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其中,对照组男12例,女18例;年龄在24~65岁,平均年龄为(41.2±4.7)岁。观察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在23~64岁,平均年龄为(41.1±4.8)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并表示愿意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患者全麻,取坐位,头部前屈并向肿瘤侧选择30°,对其头部进行固定。行正中切口,剪开硬脑膜,将小脑中的脑脊液释放出,从而松弛小脑,充分暴露肿瘤,对其进行切除。

观察组接受显微手术:患者全麻,若肿瘤位于小脑幕上,则取仰卧和侧卧位;若肿瘤位于小脑幕下,则取俯卧位、侧卧位和侧俯卧位,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入路。若患者肿瘤位于小脑幕上,应取额下入路、纵裂入路、额叶皮质侧脑室入路、翼点入路;若肿瘤位于小脑幕下,则取颞下入路、枕下后正中入路、枕下旁正中入路。若患者肿瘤直径低于3 cm,应给予整块切除;若患者肿瘤直径高于3 cm,则应分块切除;若患者小脑幕已经受到肿瘤侵蚀,则应同时切除。

1.3评价指标

统计对照组的治疗良好率,并与观察组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患者治疗效果使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进行评价,标准为:5分表示患者恢复良好,尽管存在轻度缺陷但仍然能够正常生活;4分表示患者轻度残疾,但是可以自理生活,并且在保护下能够工作;3分表示患者重度残疾,但意识清醒,需要旁人帮助照顾日常生活;2分表示患者呈植物生存状态,眼睛能睁开,但只有最小反应;1分表示患者死亡[4]。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发现,颅脑外伤、病毒感染、放射性照射、双侧听神经瘤等均会加速蛛网膜细胞的分裂速度,并导致脑膜瘤发病[5]。该肿瘤的生长速度极为缓慢,虽然属于良性肿瘤,但是患者一旦有了明显的临床症状后,肿瘤已经较大,并对其视神经、听神经、运动神经造成压迫,从而为治疗带来难度[6]。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30例脑膜瘤患者采用了显微手术,经对比分析研究可知,观察组的治疗良好率为96.7%,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因此提示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李凯等人[7]在研究中对3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采用了显微手术,相较于常规手术,显微手术组患者的疗效更佳,死亡率更低,且只有1例患者在术后出现了动眼神经麻痹;而接受常规手术的患者则有18例出现了动眼神经麻痹、失语、肢体肌力减退等并发症,说明显微手术的治疗安全性更高,患者的预后更佳。大部分脑膜瘤与周围结构均存在蛛网膜间隙,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细致的分辨以及耐心地分离,否则将会对患者脑部的大血管、相关分支、视神经造成损伤[8]。而小部分脑膜瘤的质地较为坚韧,蛛网膜间隙遭到破坏,或者与周围血管紧密粘连,这时在手术中必须沿着肿瘤的包膜进行锐性分离,做到动作轻柔、准确,从而避免牵拉过度造成的损伤。更重要的是,如果大血管已经在肿瘤当中穿行,或者肿瘤包绕着大血管,且粘连紧密,那么应残留少许肿瘤,切忌全切,否则将可能对患者的血管造成损伤,致使患者出现偏瘫,甚至死亡[9]。

作者单位:辽宁省瓦房店第三医院神经外科,辽宁 瓦房店116300

综上所述,在脑膜瘤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显微手术的治疗效果更佳,患者更加受益。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良好率对比[n(%)]

[1] 孙昭胜,毛建辉,张明哲. 中央区矢状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及中央沟静脉保护(16例报告)[J].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11,37(5):314-315.

[2] 张荣伟,许峰,袁绍纪,等. 320排CT血管造影对窦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的指导意义[J].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1):80-83.

[3] 单春格,周艳宏. 显微手术联合伽玛刀治疗矢状窦中后1/3巨大窦旁脑膜瘤的疗效观察[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2):91-92.

[4] 代秀勤,刘文祥,翟文华,等. 显微手术切除颅内大型脑膜瘤并发症的防治[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10,33(3):247-249.

[5] 袁盾,刘定阳,袁贤瑞,等. 鞍旁脑膜瘤显微手术疗效及远期复发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8(7):699-703.

[6] 李监松,伍葵,徐光斌,等. 大脑镰及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2,17(8):453-455.

[7] 李凯,李立新,黄保胜,等. 鞍结节脑膜瘤32例显微手术治疗体会[J]. 江苏医药,2015,41(16):1910-1913.

[8] 王雄,张玉定. 内侧型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J]. 中国医学创新,2014,11(26):143-146.

[9] 任力,周新军,黄焕斌,等. 高龄患者中央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J].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4,11(2):125-127.

Analysis and Report on the Effect of Microsurgery in Treatment of Meningioma

RU Weilin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The Third Hospital of Wafangdian City,Wafangdian Liaoning 116300,China

R739.45

A

1674-9316(2016)14-0040-02

10.3969/j.issn.1674-9316.2016.14.025

猜你喜欢
脑膜瘤小脑入路
小脑对吞咽神经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住院时间、出院安排、90 d并发症和翻修率:一项比较直接前入路、后外侧入路以及直接上方入路的研究/SILJANDER M P, WHALEY J D, KOUEITER D M,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6):1658-1661.doi: 10.1016/j.arth.2020.01.082. Epub 2020 Feb 5.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脑膜瘤分级诊断中的意义研究
动动小手和小脑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非典型性脑膜瘤及恶性脑膜瘤预后的相关因素分析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入路
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除术的对比
蝶骨嵴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