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情感认同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2016-10-09 15:51冯巧玲
武昌理工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冯巧玲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教育要改变以往刻板教条的模式,站在受教育者的立场,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提高学生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认同度,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理念与实践者个体情感的双重结合,才能起到优化大学生思想,端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关键词:情感认同;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情感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情感是指人对待事物的肯定与否定、满意与不满意、享受与厌恶等态度的内心体验”;“所谓认同是指客观的外在对象与主体或个体在认知、言行等方面的相似性,群体成员在文化上的一致性及个人意识的连贯性。由此可见,情感认同是指在情绪和情感方面感知并接受对象,是人与人的心理兼容性在情感上的体现。”铸就社会主义事业新时代的可靠的接班人,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是每个教育者的使命和职责所在,如何才能更好地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光靠空洞的说教和抽象的道德理论解说并不足以改变学生的道德认知,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引下,学校教育表现出越来越多地关注学生的主观感受,越来越重视将学生的问题摆在学校教育的首位。除此之外,现实的道德教育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及由此产生的对学校道德教育的情感认同度,努力实现道德教育理念与道德实践者个体情感的双重结合,才能起到优化大学生思想、端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作用。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原因

教育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人,以及对社会有用的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属于党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肩负着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使命,在助力青年学生成长成才,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都十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1957年3月,毛泽东在普通教育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学校要大力进行思想教育......政治课要联系实际,生动有趣,不要教条式的,要使学生知道一些为人在世的道理。”“要加强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每省要有一位宣传部长、一位教育厅长亲自抓这项工作”。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在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基础之上深刻阐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仅要改进方法,还要充实内容,将道德教育渗透在教学活动和学校的其他活动中,培育四有新人。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习近平主席在全国教育会议上多次强调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提出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去。2015年1月19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所肩负的重要使命,为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进行了战略部署与安排。

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及引领下,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在意识形态领域帮助大学生明辨是非,引导其坚守道德规范和原则的重要途径。在弘扬和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四有新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现了大学的职责和使命。但是,在新形势下,面对社会的变革和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加之对目前中国发展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和出现的问题缺乏比较全面的认识,同时较之于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相对于现代公共生活的局限性,西方文化凸显的价值观更容易影响大学生的思想和头脑。这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极大的挑战,也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难度,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与我们的目标和期望值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的原因。譬如,90后大学生因理想信念的缺失而导致所谓的道德冷漠,同时普遍表现为精神、情感及整个内心世界的空虚;思想意识领域凸显出价值取向模糊,诚信缺失等问题。因错误意识的支配,近几年高校大学生心理问题状况频发,大学生自杀和犯罪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与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入,国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期望并不成正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如此尴尬的现状,究其原因,可以归咎为三个方面: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界限太过分明。长期以来,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肩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大任务的理应是思政课教师,也有人狭隘的理解为只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才是思政教育主课堂,这是一种片面的理解。事实上,单靠思政教师的力量,用课时并不多的的政治理论课将学生塑造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显然是不可能的。学校所有教师都应当成为学生意识形态的领路人,所有课程都应渗透对学生“做人”和“树德”教育。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并未关注教育主体的能动性。我们对教育关注更多的是教育的对象,而往往忽略了教育主体的自觉能动性。一封“老师,请不要这样讲中国”的信控诉了当今教育者的问题。教育者的政治素养和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并决定了受众者对教育的接受程度。个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自身政治立场不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将信将疑,对自己的学科一知半解,并未完全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甚至在思想上逃离和背叛了道德教育的宗旨,其教育效果差强人意。

第三,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仍未脱离“改造人”的怪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大学生面临的道德危机确实值得教育者反思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否符合教育规律。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都沿袭了试图“改造人”的目的,而没看到思政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有思维、有感情的实实在在的人,这是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大的弊端,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如此尴尬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

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必须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将受教育者的情感因素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考虑的范畴。

二、情感认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认同是一种价值选择。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内心体验和评价。人们对事物接受与否,喜欢程度如何,全凭主观认识和体验。一般来说,当人们对某事物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在行动上积极追随并甘愿为之奉献时,这种客体肯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主体的需要;当人们对某事物反应冷漠,行动拖拉甚至表现出极强的负面情绪时,这种客体肯定与主体的主观需要是不相吻合的。因此,情感认同是主体衡量价值尺度的重要标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道德价值观教育,要使学生认同教育的理念和本质,使思政教育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学习和接受,就必须遵循学生的情感认同规律,从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才能将外在的客观要求内化为一种自觉认识,进而变成一种自愿行为。

情感认同具有动力推动作用。个体因利益遭受损害而痛恶生活中的“恶”;也因遵守礼仪规范得到肯定和赞扬而提倡“善”,正如列宁所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情感是一种催化剂,在思政教育中贯穿情感认同,做到以情感人符合激励原则,能激发和调动学生自主修身的积极性。

三、情感认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现路径

(一)学生对学校管理及育人理念的认同

首先,情感认同体现了现代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它真正关心人的内心体验,尊重人的情感思维。任何管理或教育如果只有僵硬的制度、硬性的约束,缺乏人性的关怀和彼此的尊重理解,只能是将教育的对象“物化”。譬如学校为了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于是出其怪招干脆禁止学生带手机到学校,这种硬性的约束不仅对学生生活带来不方便,更容易引起对学校制度的排斥和反感,严重者发展到截然对立的状态。因此,高校除了要具备保证各项工作正常开展的严密的规章制度,还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归属感,营造和谐顺畅的文化氛围,学生才能对学校的规则产生强烈的主观心理认同,才会自觉自愿遵守和维护学校管理。

其次,高等教育要紧贴市场需求,培育市场需要的人才,解决就业矛盾,这是学生对学校育人理念情感认同的基础。在当前就业压力严峻的形势面前,学生对上大学及读完大学后的前途缺乏足够的信心,甚至产生迷茫的消极懈怠情绪。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不能每天坐在办公室或照着课本纸上谈兵,要深入学生群体内部时刻洞察与学生利益相关的问题,还要通过市场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学校专业及育人模式,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事实上,学生是否认可学校,从根本上来说是渗透着内心的功利性价值的。

(二)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认同

学校教育全部都是为学生的全面成才服务的。为了加强学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道德素养,高校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等几门课程,虽然这些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毋庸置疑,但现实的情况与我们的期望相反,学生对这几门课并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引起足够的重视,传统的说教和单纯的理论灌输使学生认为是可有可无甚至浪费时间,大多数理论学生理解但不认同,更不去践行。因此,如何突破思政教育的瓶颈以改变学生的疲软状态,还得深入研究学生心理和思想状态。

既然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进行思政教育的主渠道,那么思政教师就有责任和义务改进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借助新媒体给学生展示灵活多样的授课技能和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学生对课程的喜爱才能接受教师所阐述的理论观点。因此,思政教师不妨学习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的理念,将教育同实际生活相联系,引入案例教学,用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表现出来的各种主流和非主流价值观做对比,引导学生认清是非善恶;用生活中的正反事例引导学生:譬如生活中充满正能量的“身边的好人”、“感动中国人物”、“最美孝心少年”的故事可以和学生形成情感交集,以情理交融的方法号召并鼓舞其情绪;借助“小悦悦事件”等负面的事例批判并抵制道德冷漠和麻木不仁,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激发学生潜在的道德情感。只有做到用生活感化人,用鲜活的事例满足学生内心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求与期盼,诉说共同的价值追求,才能引发情感共鸣并结成稳固的价值共同体,从而引导学生树立道德义务心和道德责任心,在内心认可道德规范并自觉自愿承担起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责任,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

(三)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师生情感认同。

高校辅导员扮演着学生师长和朋友的角色,与学生关系最密切,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师,也是学生成才路上的领路人。一位称职的辅导员,必是自身道德品质高尚,且具有较强的人格魅力和敬业精神,乐于和学生打交道,并能很好的处理学生的各种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辅导员工作的成败,取决于学生对其的认可程度。每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杆秤,他们对辅导员的管理和教导是有选择性的接受的,也就是其内心深处对辅导员有情感上的定位,外在表现为对其工作的支持与否。学生对辅导员产生喜爱和崇拜等积极的情感认同,会无形中拉近彼此的距离,即使品行不端的学生,也会因为遇到好老师而改变。古今事实证明,师生之间深厚的情感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基础。

反之,辅导员老师如果如同教育家夸美纽斯描述的,是一位“不学无术的教师,消极地指导别人的人”,那么他本身就是“没有躯体的人影,是无雨的云、无水的源、无光的灯,因而是空洞无物的。”那么他只能对学生产生消极的情感体验,学生对老师的否定会转移到教育内容上,因为连这个人都不认可了,那么他说的一切都是耳旁风,而不管有无道理。因此,试着塑造一种亲和有为的作风和形象,建立与学生之间的信赖感,用真情点燃学生求知向上的激情和热情,才能将外在的规范内化为学生自觉的行动。

总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考虑并想方设法积极调动大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情感认同,必要时道德教育还应“投其所好”,努力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与实践者个体情感的双重结合,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和要求。

参考文献:

[1] 叶奕乾.普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 任志芬.情感认同:思政课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因素[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5).

[3] 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论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N].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4]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工作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4-9-10.

[5] 列宁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6] 胡彩业.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建设[J].零陵学院学报,2003(3).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