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当代优质道德资源开发的高校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学探析

2016-10-14 13:25赵春珍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44期
关键词:三生教育教学策略

赵春珍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实效的提高需要新时代优质道德资源的有力支撑,才能真正增强其说服力、感染力和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课要通过深化改革教学策略和考核评估方式,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发挥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中的“三生教育”功能,进而提高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道德资源;三生教育;教学策略;考核评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4-0032-02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高校思想政治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和主渠道,而“三生教育”则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教育主旨。

一、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当充分融合大学生“三生教育”

大学生“三生教育”,即生命、生存和生活“三位一体”的认知教育及行为引导过程,就是通过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其本质就是关注人的现实生命、生存和生活,让受教育者理解生命内涵、学会生存技能、懂得生活品质,在对生命、生存、生活的感知中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与健康成长,这一切也正是高校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目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需要遵守的根本原则。可见,高校思想政治课与“三生教育”具有高度的契合性,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融入“三生教育”很重要且相得益彰。

二、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充分开发、深度挖掘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的“三生教育”功能

(一)“三生教育”教学实效的提高亟需开发运用当代优质道德资源

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注重的是学生知、情、意、行的综合提升和全面养成,是一门不仅强调理论教育更须关注社会现实、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课程,其教学必须从社会生活中寻求有助于大学生提高生命意识、增强生存和生活能力的优质教育资源,仅仅偏重于理论说教的“三生教育”会使自身远离现实生活,缺乏鲜活的教育素材,失去根基点和教育效能。我们通过调查知晓,当代大学生热衷于学习效仿鲜活的、真实生动的热点道德人物,更喜欢关注那些凸显时代特色的典型道德事件。所以我们应当使这些优质社会资源进入课堂,让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拥有坚牢的现实基础,从而提高说服力、针对性和感染力。

(二)当代优质道德资源在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学中的开发与分类

1.优质的道德环境资源。我国近些年的精神文明和公民道德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文明城镇建设的氛围和成就为高校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學提供了丰富有利的环境道德资源。如文化名城、文明城镇工程建设,可以引领公民积极投入到社会道德高地的实践中,可以激发社会向善,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些文明城镇认真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积极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有效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所以具有良好的道德风尚、积极的社会风气和文明健康的人文环境。在当今价值多元、精神危机和道德淡漠的复杂社会背景下,这种浓厚的精神文明建设氛围和显著成就可以作为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的优质教学资源,引导大学生从正向的视角认识社会,形成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这样有助于他们形成一心向善、崇德尚义的理念,有助于他们珍惜当下、珍爱生命、热爱生活、积极主动地学习生存技能,增强生存能力,提高生活品质。

2.典型的道德人物资源。近年来,我国涌现出一大批具有时代特色的典型道德榜样和模范人物。迄今,我国已经成功开展了五届道德模范的评选表彰工作,彰显出了一大批具有时代精神、崇高品质和感人事迹的道德模范,包括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型,总共278名。另外,各地还打造了“最美”这一精神文化品牌,涌现出了一大批影响全国、感动全社会的“最美人物”和“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等年度人物。再有,在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带动下,也涌现出一大批感动人心、举目关注的优秀大学生群体,包括优秀大学生村官,他们将青春奋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中,以及一大批关心民生、深入社会、自强自立、自主创业的优秀大学生。最后,还有近年开展的年度风云人物评选活动。如马云、吴鹰、宗庆后等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范,并且正成为大学生眼中创造财富、善于创业、勇于创新、担当社会责任的道德榜样。这些模范和榜样人物为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学提供了鲜活形象的教育素材,充分引领大学生“三生教育”工作。

(三)将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整合嵌入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学体系

我国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可以为高校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教学提供具有说服力、感染性和时代感的鲜活素材,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体系。这些资源作为加强大学生“三生教育”的重要财富,为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提供了导向,为当代大学生生活教育树立了榜样,为当代大学生生存教育丰富了经验。为了把这些优质道德资源充分有效地运用到“三生教育”教学中,我们应当将其进行细致地整合,有针对性地嵌入到教学体系中。(如下表所示)

三、基于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开发,高校思想政治课应充分探索改革“三生教育”的教学策略和考核评估方式

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借助于多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主要包括:(1)有助于学生意识内省的策略与方法。如进行意识流叙事、集体研讨典型事例、专题讨论生命价值观以及生活品质和生存能力、典型人物及其事迹的个人体会感悟以及小组分享等。(2)有助于学生自我觉察的策略与方法。如情景模拟、观摩表演、情境想象等。(3)有助于学生自我体验的策略与方法。如调查访谈、参观学习、榜样评选等。这些方法既能充分有效地运用当代社会优质道德资源,又能丰富完善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2.在实践教学中,我们需要本着“请进课堂,走出校园,深入社会”的理念,通过丰富多样的实践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当代优质道德资源的“三生教育”功能。根据实践教学目标和内容,我们可以开展让学生了解最美人物、感悟最美生命、走进英雄生活;学习模范事迹、认知高尚生命、树立榜样生活、提高生活境界、增强生存能力的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我们可以举办道德模范及最美人物报告会,组织学生开展人物访谈,跟榜样模范们一起谈生命、聊生活;参观文明村镇、调查了解道德建设成果;开展最美校园人物评选;组织生存体验拓展、生活品质大讲堂等一系列“三生教育”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课“三生教育”实践教学活动,让我国当代优质道德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引领效能和作用。

3.在考核评估中,我们需要采用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课堂与课外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多重角度和形式。具体通过叙事论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个人心理自我分析、人际评价等方法,考核评估学生对于生命的理解和感受,对于个人生活品质和境界的领悟,对于生存能力的现实拥有和未来规划等有关大学生对于“三生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三生教育”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切实有效地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路婷.“三生教育”融入高校思政教学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5,(26):218.

[2]李涛,等.“三生教育”的价值理念及其与高校思政课的契合[J].科教导刊,2014,(9):114-115.

猜你喜欢
三生教育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大学生“三生教育”的性别差异分析
高职大学生正确的三生观树立和践行研究
构建“三生教育”未成年人帮教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