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点评与行政干预结合对我院临床合理用药的影响

2016-10-17 15:03广东省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519000郑维思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合格率合格处方

广东省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519000)郑维思

门诊用药安全一直都是医院重点关注的内容,采取有效地措施提高门诊用药的合理性至关重要。将门诊处方点评与行政干预相结合,全面加强对门诊处方的管理和医护人员的安全用药意识有助于提高合理用药水平[1]。为此,我院自2013年1月将门诊处方点评应用到处方管理中,并采用行政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提高门诊用药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2013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上述三年分别选取门诊处方数为5822张,6676张,5385张。所有处方无性别、年龄的要求,均为随机选取。

1.2 处方点评 依据《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国家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处方质控工作流程》。处方点评工作每月进行一次,由医教部牵头组织,处方点评小组成员包括药剂科药师和各个临床科室医师,原则上为中级以上职称或具有卫生技术专业资格的高年资人员。结合门诊处方的实际情况(医师出诊情况)确定样本抽样的方法以及样本量,以医生为单位,保证每位医生每个月的处方都能抽取到。将点评的结果进行详细记录、分析和汇总。

根据《处方管理办法》的分类,将不合格处方分为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和超常处方[2]。我院已于2007年实现电子化处方,系统中已对药品的数量、规格、剂型以及每张处方输出药品的数量作规定设置;同时结合我院专科特色,本院门诊对于点评的侧重点与国家规定有所差异。其中,不规范处方主要包括处方的前记、正文、后记缺项;未写临床诊断,或诊断不全、不规范;药品的剂量、用法标注不全或不规范;中药证型未标注或标注不准确;处方用量或金额超过规定未注明原因(大处方);开具精神药品等特殊药品(用量)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不适宜处方主要包括适应证或遴选药品不适宜;重复给药或联合用药不适宜的;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超常处方则主要针对无适应证用药及超说明书用药的情况。

附表 三年来我院门诊处方合格率情况

附图 2013~2015年门诊处方合格率变化情况

1.3 行政干预措施 为切实提高医师、药师对处方规范化管理的意识,全院大力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力度,组织上述人员(特别是新进人员)学习《处方管理办法》和《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等国家法律法规;同时定期由医教部组织召开专项点评会议,各临床科室主任必须参加,通报近期重点突出问题或顽固性重复出现的问题,结合专科临床用药指南,进一步规范用药标准。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我院针对点评发现的门诊不合格处方出台一系列的行政干预措施。落实行政干预措施完善强化处方点评工作。

1.3.1 医教部将每月点评结果在全院公示,列出各科室处方不合格人员名单和不合格处方的描述,并将通报结果以“质量管理维护单”形式下发到各个科室,要求科室在限期内分析原因和及时进行整改。医教部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1.3.2 将不合格处方纳入医师个人医德医风扣分项目,按照不合格处方的分类和严重程度(不规范处方、不适宜处方、超常处方)扣除相应的分数。

1.3.3 每张不合格处方与个人岗位20%绩效工资挂钩,按照不合格处方的分类和严重程度进行不同级别的经济处罚。

1.3.4 将处方合格率纳入科室绩效考核指标当中,作为医疗质量重要指标之一。规定每个临床科室每月处方合格率指标为95%,低于该指标扣除相应分数,分数对应绩效奖金相应数额。

1.3.5 直接影响处方权限和出诊资格,与评优评先及晋升职称挂钩。我院将药占比细化到每一名医生个人身上,对不达标的医生在全院进行通报。半年内4次以上开具不合格处方或药品比例超过有关规定的医师,认定为年终考核不合格,离岗参加培训,取消当年年终考核评优,延长职称晋升申报与聘任时间一年。一年内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

1.3.6 其他措施 经处方点评专家小组讨论认定为用药异常的,上报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进行限购或停止采购该药;对于存在抗菌药物临床不合理应用问题的科室,应当视情况给予警告、限期整改;问题严重的,暂停或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2 结果

2013年门诊处方合格率为95.74%,2014年门诊处方合格率97.78%,2015年门诊处方合格率98.70%。具体见附表。通过上述措施的制定和落实有效地提高了处方的合格率,门诊处方合格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趋势变化具体见附图。

3 讨论

通过对门诊处方进行检查分析发现在门诊处方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比如说用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填写不规范、不全面、相关信息记录模糊等。甚至在检查中发现了滥用药以及大处方,这对合理用药工作的开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将门诊处方点评与行政干预相结合,对在用药过程中发生差错较多的相关人员给以警戒、惩处,并将合理用药与绩效、等级考核相关联,有效地提高了医生对合理用药的重视程度。

我院所设置的行政干预措施真正从各个层面,自上而下形成360度全方位系统性管理。领导重视亲手抓,从职能部门到科主任并落实至每一位医师、药师。通过该措施的实施有效地降低了临床用药不合理的发生率,确保了药物使用的合理性、规范性和科学性。行政干预是“手段”而非“目的”,无论是扣钱、扣分、扣减资格,还是开会、通报、惩处,目的都统一为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最终将规范用药演变成医疗机构最核心价值当中的习惯与行为准则。

综上所述,门诊处方点评与行政干预结合能够有效地降低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对于提高处方的合理性和规范性,降低医疗风险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合格率合格处方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人间处方
我是合格的小会计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做合格党员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处方
我国生鲜乳连续7年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
去年国抽合格率首次突破90%
句子的合格与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