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人餐桌上的『红与黑』

2016-10-21 05:37文王梓萱
侨园 2016年9期
关键词:食品店菜汤红与黑

文王梓萱

俄国人餐桌上的『红与黑』

文王梓萱

《红与黑》是司汤达的一部爱情名著 而我在俄罗斯采风期间 让我印象更深的却是俄国人餐桌上的“红与黑”。我无论走进哪一家食品店 或是到大大小小的餐厅、食堂甚至小吃部去就餐 都会闻到一股又甜又膻的奶油味夹杂着浓烈的酸咸味扑面而来 让我这个吃惯了煎炒烹炸的“中国帅哥”一时半会儿适应不了 那就是俄罗斯人每餐必用的红菜汤的味道。

俄罗斯朋友告诉我 这道红色的热菜汤 是以约2500克牛骨头汤为底料 再加入400克熟牛肉、一块酸奶油、一头大蒜、一根胡萝卜和400克卷心菜 再辅以6个西红柿、经过近一个小时的功夫烧制而成的 所以它又红、又香、又酸、又膻。俄罗斯吃红菜汤 如同我们吃火锅 要吃得满头大汗才舒服。

除了红菜汤 俄罗斯人餐桌上的红色食品还有红鱼籽、熏红鱼、烤红鱼 但是在菜肴中必不可少的是西红柿。俄罗斯人用西红柿沾上蜂蜜、奶油吃起来津津有味。还有让我感到更奇葩的吃法是沾上盐末 甚至沾上辣酱食用。我对此十分质疑 固执地认为西红柿只适合沾白糖食用。俄罗斯朋友建议我一试。也好 实践才是硬道理 我拿起一块西红柿沾着辣酱尝了一口 果然味道特别的好。对于我们习惯用白糖来生拌西红柿这一点 俄罗斯朋友的意见是不要用白糖 白糖不是好东西 要用蜂蜜才是正宗。怪不得俄罗斯的许多点心那么甜 原来很多佐料都是蜂蜜为主的 可说俄罗斯人在吃的方面真是注重原生态。

俄罗斯餐桌上的另一道颜色就是黑。有黑鱼子酱、黑色的鱼肉香肠和鹿肉香肠 但最有代表性和特色的那就是俄罗斯人的主食“黑列巴”。“黑列巴”在俄语中是面包的意思 也泛指粮食和谷物。“黑列巴”俄文发音的第一个音节“赫”与汉语的“黑”谐音 所以中国东北老年人很习惯地把面包称之为“黑列巴”。

其实 在俄罗斯感受“黑列巴”的黑 简直可以说黑得“不要不要”的了 几乎黑到焦黑的程度。“黑列巴”是用小麦全粉、燕麦和荞麦粉混合起来 略加一点盐和酸奶油 让面团充分发酵后烤制而成的。我们印象中的白面包基本上是微黄的 但是在俄罗斯的超市货架上 “黑列巴”却是最贵的 白面包却便宜得多。我常常看到那些赫然写着“黑列巴”字样的厢式货车南来北往 定时定点地驶进各居民小区 向那儿的食品店、餐馆、食堂供应刚出炉的“黑列巴”。一到“饭口”

人们在食品店排起长队 购买这外焦里嫩、带着烤炉余温的“黑列巴”。

偶尔 能够看到有的人拿着“黑列巴”在街上边走边吃好不得意。“黑列巴”既能充饥 又能下酒。在街头角落或站台周围的长椅上 有的人干脆一手捏着“黑列巴”大嚼大咽另一只手则攥着酒瓶子往肚里灌酒 一派大侠风度。在长途公交车上 也有人一边看书、一边吃“黑列巴”。但是绝大多数人买到“黑列巴”之后 都是尽快赶回家中 趁着新鲜热乎劲 切成薄片 摆上餐桌。

俄罗斯的面包样式很多 但是 最受青睐的 就是这种重约400克 足够一个人吃一天的的长方形的“黑列巴”。你用刀切开 黑里透红 吃到嘴里 酸中带苦 苦里透甜 再抹上一点奶油就越嚼越香。若是接待远方尊贵的朋友 俄罗斯人就会再奉上一小碟盐。如果新鲜面包剩下了 那不论是店家还是居民则一律把它切成薄片 送进烤炉烤成香脆的面包片 这样 下顿就可以就着咸鱼或奶酪 再美美地享用了。俄国朋友告诉我 上至国家总统 下至平民百姓 “黑列巴”一日三餐不可或缺。据说90年代苏联解体时 这种“黑列巴”是20戈比一个 仅合人民币5毛钱 而现在则需要70卢布了 合人民币7块多钱。但从俄罗斯人的平均收入看 在所有的食品中 还算是廉价的 人人都吃得起“黑列巴”。

正像五谷杂粮世世代代养育着中华民族一样 “黑列巴”养育了俄罗斯人民。缺少了它 人民就将蒙受灾难。在伟大的卫国战争期间 苏联人民极度缺少“黑列巴” 列宁格勒的军民忍饥挨饿 在与德寇浴血苦战900多天的日子里 牺牲了500万人。但敌人始终未能打进来 英雄的城市巍然矗立 谱写了反侵略的英雄史诗。

七月的俄罗斯“海军节”这天 我漫步列宁广场 久久伫立在列宁塑像前 心里回响起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列宁的卫士长瓦西里说过的一句话 “面包会有的 一切都会有的。”列宁塑像仍昂首挺立、凝望远方 仿佛在伸张他的意志 苏维埃人民 不能缺少面包侨园

猜你喜欢
食品店菜汤红与黑
临期食品店成年轻人创业新希望吗
俄乌红菜汤之争到底争的啥
菜汤
——倒掉
菜汤拌饭,是好是坏
研究
八戒卖醋
只爱黑白红
《红与黑》的主题意义与爱情观
绿色食品店
红与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