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艺术美

2016-10-21 14:55姜秀莎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艺术美言语语文教学

【摘要】语言的美与艺术的美,从来都是殊途同归的。曾有人说过,“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的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语言修养是教师能力结构中必备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传播语文规律和正确的信息,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艺术的美,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应该重视的课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言语;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其实是一门艺术行为传递的过程。所以,语文教学中,语言的传递必须具备科学性,又要优雅地展现语文教学的艺术。语文教学中语文的传递方式呈多种表现形式,因此,语文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与语言表达方式有着必然的关系,在语文课堂中,直观有趣的语言表达方式更适合展现语文的艺术美。

一、语文中语言艺术美的概念

语言作为人类交流最基本的工具,它的组成部分主要有语音、词汇以及语法。语言的艺术行为是指在人类思维意识指引下所产生的语言行为。语言行为有三种表现形式,其具体是指言内行为,言外行为以及言后行为。言内行为是指发生语言行为的主体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方式;言外行为是指发生语言行为的主体所要达到的语言目的;言后行为是指发生语言行为的主体给对方所带来的影响。大多数情况下,后两种语言行为是共同进行的。

由此可以得出,语言行为根据发生语言行为主体的思想方式为手段,给对方带来正反应效应为表现目的。因此,研究语文中语言艺术美的主要目的是语言艺术美可以给对方带来最大正反应效应,使人们在以后的交际生活中更便利地进行语言交际。

二、不同形式的语言美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规范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规范的语言是作为语文教师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技能。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普通话水平必须是精湛的,而且最少要掌握4000字以上的汉字读音,且朗读能力必须完美;比如对常见的多音字辨别,而且一字一句必须准确规范。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多数语文老师的教学质量都较高,由于在地域上的限制,唯独普通话不标准。同时,语文教师在词语造句方面也必须准确掌握,避免用词不当、语句不通等现象产生。所以,规范的语言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优雅的语言最能唤醒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二)趣味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论语》中的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所以说“兴趣老师”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之大的。

比如,在一次课堂教学中,老师教学生识字,于是老师采用文字谜语的方式向同学们提问,老师说道:火字旁边站,一声火炮响。他是谁?学生答道:炮。

老师又问:草帽头上戴,像朵荷花苞。他是谁?学生答道:花苞的苞。然后老师说:加点白米饭,肚子撑得饱。他是谁?然后学生答道:饱。然后师:左边加三点,爱把水泡冒。他是谁?生:泡。师:小朋友真厉害。“包”不仅和“草”字头、“食”字旁、“三点水”、“火”字旁交朋友,它还和“提”手旁、“衣”字旁等都交上了朋友。老师趁机出示“袍、抱”等词语,引导学生识记。学生们很快地都答上来了,这就证明趣味性学习方法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有趣是教育家最得力的助手。精准巧妙地运用语言,创造幽默的气氛,是教学内容应该具备的。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曾经在语言上做出过研究,他说“我要求自己用词造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单纯地、孤立地用一字、造一句,而是力求前后呼应,血脉流通”,如此来看,前面提到的是为后面的打伏击。将有趣的语言带到课堂中,效果必然大为改观。

(三)修饰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修饰性语言的运用对提高语言的生动力和感染力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如果在课堂中妙语生辉,学生必然在学习过程中如虎添翼。爱迪生也曾说道,美是最能打动人心的动力。

修饰语言的动态美更容易让语言在运用过程中锦上添花,恰当地运用修辞手法,将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致,反之乏味的语言不但造成学生知识学不到位,而且对这一门学科的兴趣也会每况愈下。生动诙谐的语言能带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称得上是“一箭双雕”。

(四)抒情语言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语文教学中,抒情语言的运用也非常重要。语文教学不只是用理性的方式去教导学生,更重要的是将知识以情感注入的方式融化到学生的心灵之中,以便叩响学生智慧的大门。情感在教学中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情感也是任何力量都无法超越的。在语文教学中,将课文中赋有深刻韵味的词句,积极地表达出来,从心灵上打动学生,会引起学生对语文学科深深的兴趣。

朱自清散文《背影》中,对父亲的背影是这样描述的,“我看见他……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在读这段课文的过程中,就该用特别深沉,且富有感情的语调,以便身临其境般地感染学生。加深学生对此作品的印象。

三、语言艺术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随着新课标的顺利开展,教学课堂改革也成为教育史上必须打响的一场攻坚战。为了改变以往语文教学在语言行为表达方式缺乏创新、枯燥乏味的现象,我们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重新站在语言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并结合当前实际提高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以便带动语文学科的发展。那么在语文教学中语言艺术具体有哪些重要意义呢,下面我与大家一同探讨。

(一)有利于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方式

前面提到,规范的语言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教学技能,那么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显得十分必要。俗话说“沒有规矩不成方圆”,语言表达方式也如此。近几年来,国外对规范学生语言表达方式的重视度非常高,他们认为每一堂课都要形成锻炼语言表达方式的习惯。作为语文教师我也同样认为语言的表达方式非常重要。所以说,我们一定要重视教师语言对学生语言表达方式产生的影响。

(二)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并且培养学生情感

很多学生认为,语文学习就是普通的文字造句游戏,最简单不过了,所以学生很容丧失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语文教师在语言的表达方式上用优雅优美、幽默诙谐的语言,就很容易吸引学生对该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老师良好的语言表达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气氛密切相关,这种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还有利于丰富学生的情感。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使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同时提高教学效率。

(三)有利于促进老师良好的教风的形成

教风是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形成的,也是教学艺术稳定发展的根基。教师形成自己独特的教风也是教师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所以说语文教师形成自己的教风显得十分必要。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行为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提高语言艺术行为,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实现教学现代化的重要表现。

四、结语

语文是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艺术化的美展现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将语言艺术化,才能展现语文课的价值。语言的艺术来源于生活,来源于教师的语言修养,更与教师丰富的知识密切相关。所以笔者希望未来的每一位语文教育者,都能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更热爱学生,将自己浓厚的感情和丰富的知识与生动的语言结合在一起,让语言艺术的美像花儿一样绽放。

参考文献

[1]马红.语文教学中语言的艺术美[J].文学教育(下),2014(7).

[2]黄贞意.语文教学语言艺术化初探[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08.

[3] 李辉. 中学语文课堂教师语言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4] 杨道麟.美学视野下的语文教育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1.

[5] 潘孝飞.浅谈语文教学语言的艺术美[J].当代教育科学,2003(12).

作者简介:姜秀莎,女,1965年生,任教于大连广播电视大学金州新区分校,高级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和应用语言学。

(编辑:郭恒)

猜你喜欢
艺术美言语语文教学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海报设计中的自然美与艺术美
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探析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的艺术美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