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得法 课外得益

2016-10-21 10:08黄秀芸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课内阅读语言积累拓展阅读

黄秀芸

【摘要】课内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课内阅读的指导得法决定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让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效衔接,相辅相成,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实现在阅读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内阅读;课外阅读;拓展阅读;有效性;语言积累;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和《2011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相一致。《新课标》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可见海量的阅读对学生语文素养、写作能力的提高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教材就只有十二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如果学生只停留在课内阅读,那学生的阅读量微乎其微。很难落实“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课程目标。因此,语文教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然而如何让课外阅读有效,这就需要老师用心引导,指明方向。特别是高年级,让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一、寻找课文源头,联带阅读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老师教学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寻找课文出处,寻找课文源头,进行联带阅读。例如,学习课文《?船借箭》,当学生们被诸葛亮的“知天文,懂地理,识人心”所折服时,就将《火烧赤壁》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继续了解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又是如何神机妙算的。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也了解到曹操、周瑜、鲁肃、黄盖等这些人物,他们之间又会发生哪些故事?这时就可以介绍《三国演义》给学生,让学生带着渴望走进课外阅读,走进经典名著。又如学习《童年·冬阳·骆驼队》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城南旧事》;学习《猴王出世》就可以引导学生阅读《西游记》……

老师课内有意识地一步一步引导,能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联带阅读中提升语文素养。

二、整合课文类型,有效阅读

课外阅读书目繁多,很多学生不知道如何选择阅读内容,也不知道什么文章适合自己阅读,只能盲目选择,阅读效果不近人意。这就需要老师整合课文类型,引导学生有效阅读。整合课文类型可以从课文内容入手,如人物类,风景类,写事类,科普类……也可以从文体入手,如说明文,记叙文,抒情散文……还可以从情感入手,如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亲情……老师要把这些同类课文整合分类,帮助学生学会选择文章,进行有效阅读。例如,人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第七组课文:“《老人与海鸥》《跑进家来的松鼠》《最后一头战象》《金色的脚印》”,都是以动物为主题,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动物和人一样也有深厚的情感,人和动物应该和谐相处。学了这组课文后,再向学生推荐一组关于动物的文章阅读,如《军犬黑子》《野牛传奇》《盲童与弃狗》等文章让学生深入体会和人一样有爱憎,有智慧,有亲情……

随着阅读的深入,引导学生阅读沈石溪的《狼王梦》,感受母狼紫岚的情怀,感人至深的亲情。还可以阅读金波的《让孩子深受感动的动物故事》,让学生知道善待动物,与动物共建地球上美好家园的重要性。

通过同类文章的阅读,学生可以感悟到同样的题材,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法,这种阅读对学生写作方法的影响是深远的,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这样的阅读,学生既得到情感的熏陶,又培养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一举两得。

三、了解作者生平,深入阅读

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出自名家之手的精品,这些名家都有许多故事和作品值得学生深入阅读,细细体会。学习课文时,让学生了解作者生平,不仅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走进名家,阅读名家之作的好机会。同时也能激励学生发奋读书。例如,人教版第十册课文《将相和》,学习中,学生从课后资料袋了解到这篇文章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者是司马迁。学生通过搜集资料,了解到司马迁写这本书的不凡经历,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司马迁的故事》,从中了解司马迁用十几年的努力,用血汗和生命成就这部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经典名著。这样深入的阅读,不仅让学生了解了历史,也让学生感受著书的不易。

课文中这样的名家还有很多,古今中外,无一不是学生深入阅读的好材料。如林海音、季羡林、老舍、安徒生、契诃夫……这人物的传记从不同层面深深地影响着学生。

四、注重课外书屋,指导阅读

人教版语文教材中,從五年级上册开始,每册都有安排一个课外书屋,第九册推荐的是《森林报》,第十册推荐的是《西游记》,第十一册推荐的是《狼王梦》,第十二册推荐的是《红岩》。这些都是根据每个阶段所学课文类型推荐的,安排特别合理,有效拓展学生的课外阅读。老师要好好利用这一平台,不能因为考试内容没涉及而忽略了这一内容。例如,第十册的《西游记》是安排在第十册第四组课文“经典名著阅读”的后面,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但如果老师只是把课外书屋简单介绍,让学生自己阅读,估计学生没多大热情。老师可以设计一节阅读指导课,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用书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吸引学生,增强他们往下看的欲望。

在看书的过程中,老师不能放任自流,要引导学生畅谈读书感受,开展“同伴共读”“师生共读”“亲子阅读”等活动,班级举行《西游记》知识竞赛,评选班级阅读之星等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的课外阅读就不再是家长头疼的事情了。每学期利用课外书屋,开展一次课外阅读的指导活动,让学生一次次地走进名著,真正体会阅读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五、主题引领,拓展阅读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组课文都是围绕同一个主题进行选编的,如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八组课文的主题分别是“我爱读书”“我爱家乡”“科普世界”“生活启示”“汉字王国”“父母的爱”“热爱祖国”“伟人风采”。老师可根据每组课文的主题,向学生推荐书目,让学生学会运用课内学得的方法进行有效的阅读。根据第十册的不同主题,可向学生推荐以下书目:1.《我的童年》(季羡林);2.《我爱家乡这条河》(杨广虎);3.《鲸鱼归来》([英]迈克尔·莫尔普戈;谈凤霞,译);4.《蝉为谁鸣》(张之路);5.《歇后语大全》;6.《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7.《小兵张嘎》(徐光耀);8.《毛泽东传》(谢周勇)

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进行阅读,成立阅读小组,分享阅读感受,开展读书会,让学生有机会大胆表达自己的读书感受,从中也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让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以课内带课外,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开阔视野,得文学的熏陶。当然,语文素养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需要老师持之以恒的引导,立足课堂,延伸课外,让学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李俏.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提高阅读效果.基础教育研究. 2012(9).

[2]王丽娟.有效开展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研究[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12(8).

[4]杨莉.如何加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J].教育教学论坛,2010(13).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课内阅读语言积累拓展阅读
让学生真正采到“语言的花蜜”
小学作文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生语言积累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