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家长对小学生阅读指导的有效途径

2016-10-21 10:39柳宁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
关键词:阅读小学生家长

【摘要】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文本的认知、理解、吸收和应用的复杂心智过程。一个人从小阅读的书籍对其一生产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本文通过分析家长对小学生阅读指导中的现状,对其成因进行了挖掘,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策略,旨在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念,让孩子轻松阅读、快乐阅读,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快乐成长。

【关键词】小学生;家长;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阅读是阅读主体对文本信息吸收并加工内化的过程,是读者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小学生的阅读行为既是认知学习的过程,也应该是享受的过程。现代教育学家蒋伯潜先生对课外阅读的指导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认为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根本是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其次是帮助学生选择读物和教给阅读方法。小学生应该在这个黄金阶段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是孩子一生的重要他人。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指导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在小学阶段,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可见,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力很大,家长对孩子帮助与引导的重要性与迫切性不亚于老师。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家长对小学生的阅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家长对小学生阅读指导的现状分析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与审美鉴赏能力,为大量的课外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筆者对北山小学四年一班和四年二班的学生发放了调查问卷。一共发放了120份问卷,回收了97份,有效问卷一共有90份。

北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半小时以内的占38.8%,半小时到一小时的占32.9%,一小时以上的占25.9%。76.4%学生喜欢图少字多的书籍,大多数的学生读课外书会读整本书,对一本读物中的内容选择性没有那么强。四年级的学生大多还是最喜欢童话类和故事类书籍,也有不到20%的学生喜欢名著和人物传记。所有的学生读书都是有一定的目的性的,82.3%的学生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54.1%的学生是因为兴趣而去阅读。

绝大多数学生阅读的书籍都是和父母一起购买的,同时也不难看出,同辈之间的影响逐步扩大,31.8%的学生是向同学、朋友借阅。学生家里的藏书量颇丰,53%的学生家里的课外藏书量在50本以上。而且,58%的学生家里有独立书柜,20%的学生家里有独立书房。90%的家长非常支持和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且经常带孩子购买书籍或把书籍送给孩子。大多数家长很关心孩子的阅读情况,但仅仅是偶尔对孩子作指导和亲子阅读。93%的学生希望父母能够参与自己的课外阅读,对亲子阅读的期望值很高,希望家长能对自己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做出选择与指导;在自己读不懂的时候,能给予帮助与讲解;希望一起能相互交流、分享感受等。

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北山小学学生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少:第一、对于课外阅读的书籍的选择还是比较盲目、跟风。以儿童文学读物为主,也有喜欢中外文小说、科普读物、历史读物的,但比重不太大。第二,从时间上来说,小学生看似每天都在阅读,但效果一般,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第三,大部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不当,对精读、略读的材料很难分清,很难把一本好书读精、读透,批判性思维不太强。第四,家长虽然非常支持和关心学生的课外阅读,并且经常带孩子购买书籍,但仅仅是偶尔对孩子作指导,偶尔进行亲子阅读,有的甚至表示自己不想一起阅读。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家长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是不知道从哪方面指导,其次就是忙于工作、没有闲暇。

二、影响家长对小学生阅读指导的相关因素

(一)小学生的图书取向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主要阅读的还是儿童文学类(童话、科学、历险故事、卡通漫画等)、经典名著、名人传记、历史故事等。调查显示,外文图书中,《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麦丽丝梦游仙境》等是课外读物中的常青树。国内的儿童文学作家中,小学生最喜欢的就是杨红樱、郑渊洁、曹文轩及沈石溪等。现代作家叶圣陶、巴金与冰心,当代儿童文学作家杨鹏、猫小乐等也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外文作家中,最受欢迎的就是莱曼·弗兰克·鲍姆、艾伦·马绍尔、维·比安基等。经典名著中有我国的四大名著外还有《呼兰河传》以及浅显的古诗词读本,外文图书中有《飘》《汤姆叔叔的小屋》《悲惨世界》等,但比较小众。

(二)当前教育观念

当前中国教育观念功利化愈来愈严重,父母都想让子女得到优质的教学资源,每天下午放学虽早,可是很多孩子是去了辅导班,接着上课,能够自主阅读的时间很少。76%的家长希望通过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培养人文情怀,塑造孩子的良好品质。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先生说过:“少数语文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看课外书。”可见功利性阅读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但切不可过头,使孩子失掉对阅读和学习的兴趣。

(三)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方法不当

调查显示,北山小学一周一节阅读教学课,小学课外阅读的总的数量与质量不佳。小学生很难区分哪些应该精读、哪些应该略读;哪些应该反复读、哪些只读一遍就行。很多学生是囫囵吞枣地阅读,尽管如此,学生没有更好的办法。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正确的方法作指导,很容易对阅读失去兴趣。而少年时期正是人阅读的好习惯形成的重要时期,错过了这一黄金时期,很难再弥补回来。

(四)家长的阅读指导习惯及态度

良好的亲子沟通能让亲子关系更加紧密,有利于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是很支持的,但是只有极少数的家长意识到亲子关系和谐与阅读之间有很大关系。文化水平较高的家长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但与孩子很少进行阅读交流,究其原因是不知道怎样与孩子就课外阅读进行交流。文化水平较低的家长则更有心无力。

三、家长对小学生阅读指导的建设性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太子少傅箴》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个家庭中如果有良好的阅读环境,处处散发着书香气息,孩子也会受到感染和熏陶。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家长们在给孩子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环境的同时,还要经常閱读有意义、有价值的书籍,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让孩子不自觉地爱上书籍。要想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阅读,家长们也应该认真阅读儿童读物,如此一来家长与孩子又多了共同的爱好与话题,也有利于亲子关系的发展。

(二)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培根说:“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可以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需细细咀嚼。换言之,有些书可只读其章节,有些书可大致浏览,有少量书则须通篇细读并认真领悟。”只有掌握了科学、正确的阅读方法,让他们在阅读方面有了成就感,他们的才能对阅读有更多的兴趣。

1.随意自愿阅读

语言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推崇“随意自愿阅读”,不用做读书笔记、遇到生词不用查字典、不用回答问题,这对课业负担颇重的小学生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小学生渴望快乐阅读和自由阅读。对于刚开始脱离拼音阅读的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不带任何任务地去读书,完全是一个享受阅读的过程,而且有助于提高阅读量。长期坚持下去能有效提高阅读速度与扩大知识储备、开阔视野。

2.细细品味阅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和社会性心理水平有所提高,60%的小学生能够融入故事中去,把自己幻想成主人公。家长应引导孩子阅读适合他们这个年龄的经典小说和浅显的历史读物,做简单的读书笔记,提高审美能力,让小学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对于文本中出现的一些观点提出质疑,有自己的看法,逐步形成批判思维。

(三)激发浓厚的阅读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节选或改编自经典名篇。比如说,《卖火柴的小女孩》便是节选自《安徒生童话》。家长要经常了解孩子最近所学内容,以便与孩子更好的交流,从课内引导孩子走向良好的课外阅读。经典名著对小学生来说有时候是晦涩的,倒不如先看原著翻拍的电影。全家人还是应该经常在客厅里一起看电影,然后一起讨论交流。既能让小学生提高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又能使亲子关系更加融洽,还会激发小学生对原著的兴趣。再看原著,比对阅读,效果会更好。

四、结语

“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并且表现为他能用最高的尺度,那些英勇的,忠于崇高理想的人们的生活来衡量自己。”一个人少年时期读的书,对他将来很可能产生巨大的作用。书不仅是传承人类文明的载体,更是人类智慧的结晶。《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小学生的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光靠课内阅读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小学生的知识体系是靠课内外知识的学习建构而成的。家长应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从而帮助孩子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万国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李慧娟.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作者简介:柳宁,女,1996年生,山西河曲人,延边大学师范学院,2013级本科生,小学教育专业。

(编辑:张驰)

猜你喜欢
阅读小学生家长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