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芭蕾” 前程锦绣

2016-10-25 07:40杨国荣
天工 2016年4期
关键词:蜀绣神韵芭蕾

文 杨国荣

指尖“芭蕾” 前程锦绣

文杨国荣

锦江岸边,浪戏排排濯锦妹,歌如潮;成都城上,日照行行晒绢姑,似彩霞。府河微澜,不彰而流;锦里丝织,不胫而走。

天府之国——成都,富丽繁华,人能安居乐业而艺能有所工,史称“成人多工巧,绫锦雕镂之妙,殆牟于上国”。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浓郁的文化氛围使得绣艺绝妙天下。蜀绣,作为锦官城的一绝,是国家第一批公布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苏绣、湘绣、粤绣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绣。其以“传绘画之神韵,灭针线之痕迹”的技艺为古老的中国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仁不让地成为当地的文化名片,吸引了全球人的目光。

《芙蓉鲤鱼双面绣》 冯桂英/作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于斯长于斯的冯桂英作为蜀绣的第三代传承人,她的作品意境悠远高雅,针法色彩追求精致秀丽。冯桂英专注于绣制花鸟鱼虫以及古代仕女,无论是打底作画还是针法运用,或是彩线搭配,她都格外严谨细致。冯桂英还注重在平时加强绘画基本功的练习,研究蜀绣精品的构思立意以及谋篇布局,正是这样一种虚怀若谷,让她在蜀绣的道路上越行越远。

在《芙蓉鲤鱼双面绣》里,冯桂英用指尖“芭蕾”跳跃出密密麻麻的针脚,一经一纬间赋予每一块细薄透明的真丝底料彩色的生命。你看,一株芙蓉花开得正盛,不同色阶的同色丝线将花瓣装扮得浓淡相宜。一阵微风吹来,几个花瓣宛如雪花飞舞,悠悠扬扬,兜兜转转。早已垂涎其美色的三尾鱼儿顿时来了兴趣,精神抖擞,摇尾追随。其精巧细腻、灵动典雅是冯桂英意兴间的淋漓挥洒,更是夜以继日的心血凝结。

冯桂英凭借着对蜀绣的热爱与钻研,在创作上讲究诗情画意,通过将造型、神韵、意念等元素创造性地有机融合,达到写意的艺术美境界。

《马到成功》 冯桂英/作

《马到成功》是冯桂英的又一代表作。整个画面气势磅礴,雄浑有力。夕阳西下,落日余晖染黄了整个天空。八匹骏马形态各异,或仰天长啸,或奋力疾驰,或回首顾盼。远看有飒爽豪迈之雄风,近看则为细腻精致之绣工,其神态惟妙惟肖,仿佛是前方战场捷报频传,马儿迫不及待地传递胜利之消息,“春风得意马蹄疾”大概也就是这样的情形了吧。从绣制工艺上看,冯桂英不落窠臼,采用长短针规律交错、相接,彩线轻舞飞扬之间,生动逼真,显示出冯桂英对色彩的独到见解。草儿翠绿欲滴,挺拔向上,骏马颜色各异,即使一匹马的身体不同部位,色彩也不尽相同,并着力凸显鬃毛的力量态势,根根可见。冯桂英以独特的艺术视角与充沛的感情投入将《马到成功》跃然绢上,让人叹为观止。

“芙蓉城三月雨纷纷,四月绣花针,羽毛扇遥指千军阵,锦缎裁几寸,看铁马踏冰河,丝线缝韵华……”我们期待冯桂英在蜀绣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冯桂英

1963年出生在“蜀绣发源地”郫县安靖的蜀绣世家,是蜀绣世家第三代传承人,系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她在蜀绣创作上讲究诗情画意,通过将造型、神韵、意念等元素创造性的有机融合,达到写意的艺术美境界。其作品针法严谨,车拧细微,片线光亮,工艺精湛娴熟,风格苍隽秀逸,具有浓郁的生活情趣和恬静美,备受蜀绣藏家喜爱。作品《牡丹金鱼》2010年被中华民族艺术珍品馆收藏;《牡丹紫藤鲤鱼》荣获2013年创意作品评选活动新创意奖。

猜你喜欢
蜀绣神韵芭蕾
因为你的表演,我爱上了芭蕾
春天的芭蕾
安靖蜀绣湿地公园优化策略
成都郝淑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传承创新发展 让蜀绣艺术瑰宝永放光彩
拾针捻彩画春风 情针意线盼传承
我爱芭蕾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瓦子街,读不完的神韵
新蜀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