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

2016-10-26 01:11
国际纺织导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聚酯纤维纤维



2016/2017中国纤维流行趋势报告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以“颠覆与重塑”为主题,推出“纤 ·呵护”“纤·绿色”“纤·智汇”“纤·雅幻”四大篇章。

中国;纤维;流行趋势

五年来,“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以中国化纤产业为依托,坚持创新驱动、时尚引领、绿色发展,带动纺织产业链“提品质、增品种、创品牌”,以创新激活新的消费需求,提升产业链整体竞争能力。

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围绕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中国纤维流行趋势以“颠覆与重塑”为主题,推出“纤 ·呵护”“纤·绿色”“纤·智汇”“纤·雅幻”四大篇章。为了更好地引领行业促新品、提品质、创品牌,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中国化纤协会对纤维流行元素及应用进行了调研,由业内权威专家从下游应用视角全面解读、深入阐释了中国纤维流行元素,并作出科学的预测分析。

1 颠覆

颠覆不是抗衡批判,也不是否定前期的所有成果,而是指在原创思维基础上的重大创新,代表着在某一领域另辟蹊径,创造新的价值。面对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新形势,中国制造更加注重创新活力和提质增效,更加勇敢地对习惯思维与模式进行颠覆。中国纤维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不盲目追从,通过创新,突破原有的框架,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新生态,打破一切价值预设,完全蜕变为一种全新的价值链。

1.1原料颠覆

牛奶、玉米是人们重要的食物,虾蟹壳是废弃物,中国纤维另辟蹊径,从这些食品、农林等废弃物中提取资源,制备性能优异、亲肤舒适、可降解的纤维,开辟了生物基化学纤维的新路径,实现了绿色循环。

1.2工艺颠覆

突破原有的生产工艺,开发多重在线添加、化学物理法循环再利用、不对称纺丝成型等原创技术,制备无染纤维、幻彩纤维及舒感纤维,同时纤维生产效率更高、更绿色环保。

1.3应用颠覆

纤维都有自己特定的应用领域,聚酰亚胺用于高温过滤、石墨烯用于光电材料,随着纤维应用科技的创新,聚酰亚胺纤维、石墨烯纤维服装成功推向市场,拓展了市场领域,以实现多元化发展。

2 重塑

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互联网+及大数据等既是机遇也是冲击,人们需从根本上反思传统的价值创造与价值获取方式,从终端服务商与消费者角度,重塑企业理念、产品内涵及价值链体系,全面扩展时间、成本及能源的空间,获得新的发展机遇。

2.1理念重塑

打破化纤行业传统运行与发展模式,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社会责任理念。通过全价值链的竞争与合作,全面实施智能化制造,降低劳动强度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开发节能、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和新材料,提质增效,实现可持续发展。

2.2产品重塑

纤维产品不仅需关注其性能与功能,而且更需关注人体亲和、环境友好等理念。为此,应致力于研发功能护理纤维、功能亲肤纤维、循环再生纤维及生物基化学纤维,引领服装、医卫领域发展;研发高强高模、耐高温、耐腐蚀材料,支撑安全防护、高温过滤、工程增强等领域发展,重塑化纤产品内涵。

2.3价值重塑

纤维制造不仅关注纤维的品质与功能,更加注重终端消费品的价值体现。为此,应通过竞争与合作,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全方位满足客户需求,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抗风险性,在实现自我发展的同时重塑新的产业链价值。

3 四大篇章

3.1纤·呵护

纤维制品是人体的第二皮肤,在蔽体、保暖与舒适的同时,也注重人体亲和、透气等功能,给予婴幼儿、老人、女性贴心的呵护。纤·呵护篇章中通过对纤维科学的全方位设计与优化,保证产品无刺激、无致敏(杂质含量低、重金属含量低、化学品含量低及零疵点),实现分子水平上的呵护。纤维的高品质和功能性给消费者以极致的舒感、细致入微的呵护,给生活带来了便捷、创新与惊喜,更表达了中国纤维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

3.1.1功能护理纤维

——卫材级双组分复合纤维;

——卫材级聚乳酸复合纤维;

——卫材级再生纤维素复合纤维。

关注品种:

壳聚糖纤维、竹炭纤维及抑菌防臭聚酰胺纤维。

3.1.2功能亲肤纤维

——生物质石墨烯内暖再生纤维素纤维;

——高吸湿发热聚丙烯腈纤维;

——抑菌保暖海藻酸铜纤维。

关注品种:

氧化亚铜抑菌吸湿排汗聚酰胺6纤维、抑菌抗紫外凉感聚酯纤维及负离子异型聚酯纤维。

3.2纤·绿色

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类享受科技文明成果的同时,自觉维护大自然。中国纤维发展越来越重视原料来源绿色、加工过程绿色及产品废弃后可循环利用或可降解,全生命周期构建绿色产业链,全方位展示亲民、负责任的形象,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在提供高品质纤维的基础上,开启人类与环境生息共存的绿色模式。

3.2.1循环再生纤维

——防泼水循环再生聚酯纤维;

——低熔点循环再生聚酯复合纤维;

——多功能循环再生聚酯纤维;

——有色循环再生聚酯纤维。

关注品种:

吸水快干循环再生聚酯纤维、防透视循环再生聚酯纤维及中空有硅循环再生聚酯纤维。

3.2.2无染纤维

——无染聚酰胺 6纤维;

——无染聚酯纤维;

——无染异形聚酯单丝。

关注品种:

无染再生纤维素纤维、无染循环再生纤维及无染多孔扁平聚酯纤维。

3.2.3生物基化学纤维

——速效抑菌止血壳聚糖纤维;

——莱赛尔纤维。

关注品种:

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纤维、生物基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纤维及超细莫代尔纤维。

3.3纤·智汇

2015年中国纤维产量达4 800万t,承担了世界55%的穿衣、装饰等重任。中国纤维制造技术快速发展,细旦、异形及改性等技术日新月异,无论是在300 ℃以上高温,强酸、强碱及高腐蚀环境下,还是在高抗冲、高形变等场合,中国纤维汇聚智慧,重塑产品内涵,给生命带来保障,给自然带来保护,给建筑带来安全。

3.3.1安全防护纤维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

——高强型对位芳纶纤维;

——阻燃隔热玄武岩纤维;

——有色聚酰亚胺纤维;

——导电聚酰胺6单丝。

关注品种:

阻燃聚酰胺 66纤维、阻燃负离子聚酯纤维及阻燃抗紫外聚酯纤维。

3.3.2高温过滤纤维

——纳米改性聚苯硫醚纤维;

——细旦聚酰亚胺纤维。

关注品种:

聚四氟乙烯纤维与间位芳纶。

3.3.3增强工程纤维

——亲水增强聚酯工程纤维。

关注品种:

超短聚丙烯腈工程纤维及超短聚乙烯醇工程纤维及超短聚丙烯工程纤维。

3.4纤·雅幻

审美是一种体验,是一种精神享受,一种超功利的精神愉悦。从古至今,色彩与形态在服饰审美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纤维科技与时尚灵动交互,对纤维的绚丽色彩、轻柔飘逸及纹理质感等多面性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重塑纤维独特的时尚理念,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

3.4.1幻彩纤维

——阳离子低温可染聚酯纤维;

——深染改性聚酰胺6纤维;

——牛仔用再生纤维素纤维;

——光致变色再生纤维素纤维。

关注品种:

彩虹纱聚酯纤维、阳离子改性聚酰胺6纤维、双抗易染聚酯纤维。

3.4.2舒感纤维

——超细旦可染聚丙烯纤维;

——超柔、超强再生纤维素纤维;

——永久高弹聚酯纤维;

——高收缩涤/锦复合纤维;

——仿绒轻柔聚酯纤维;

——亲肤、抑菌聚乳酸纤维。

关注品种:

扁平聚丙烯腈纤维、醋酸腈纶复合纤维及仿棉聚酯纤维。

4 服装、家纺及产业用三大终端纤维趋势预测与要素分析

4.1服装

4.1.1休闲运动

休闲运动类服装不仅注重宽松、舒适等传统功能,还注入了当前时装的潮流性,体现休闲着装“健康、青春、活力”理念。

对于休闲运动服装,吸湿排汗、轻便与弹性已成为基本的流行要素,凉感、抗菌与抗紫外则是健康衣着的追求,与电子技术结合体现了健康休闲的发展方向。细旦柔性纤维、异型导湿纤维及杂化功能纤维的开发与应用则为流行服饰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流行新趋势。

关注的纤维品种:

异形导湿聚酯纤维,异形聚丙烯纤维,超细旦聚酰胺 6、聚酯、聚丙烯纤维,耐高温聚氨酯纤维,抗紫外聚酰胺 6纤维等。

4.1.2时尚内衣

时尚内衣既要注重亲肤、柔软及吸湿排汗等基本要素,又要附加抗菌防臭、弹性、凉感、保健等功能舒适性需求,以达到呵护和保养人体的作用。

亲水细旦仿棉纤维、超细旦纤维能够通过低线密度、柔软实现内衣的接触舒适性;高弹、亲肤纤维成为时尚内衣的另一新趋势。

关注的纤维品种:

抑菌防臭聚酰胺纤维、亲水细旦仿棉聚酯(PET)纤维、壳聚糖纤维、超细旦(莫代尔、莱赛尔)纤维、高弹聚氨酯纤维及细旦聚丙烯纤维 (疏水导湿)等。

4.1.3牛仔工装

根据应用场合,牛仔装注重透气、弹性、耐磨及柔软;车间工作装不仅要耐磨、耐污及易洗快干,还要吸湿排汗、抗静电、耐洗及防皱免烫;特种功能服则根据工作用途,在防静电、阻燃、耐高温、耐腐蚀、抗静电、防蚊、防辐射及防电弧等方面有不同需求。

根据工装需求,纤维的耐磨性、透气性及弹性是共性发展要素和流行趋势。

关注的纤维品种:

高弹性聚氨酯纤维、亲水易染仿棉聚酯纤维、阻燃无染再生纤维素纤维、天丝、高弹 PTT/PET复合纤维等。

4.1.4西装礼服

西装礼服注重仪容仪表与舒适性,关注悬垂、抗皱及耐磨等基本要素,对抑菌、吸湿透气等方面也有着安全、舒适性需求。

西装在传统上以羊毛含量标定档次,但是羊毛存在质重、不耐磨及易起球的问题,因此功能性聚酯纤维、再生纤维素纤维等被用来提升面料的手感和弹性,以满足不同层次西装礼服的需求。

关注的纤维品种:

亲水易染仿棉聚酯纤维、抑菌聚酯纤维、功能黏胶纤维等。

4.2家用纺织品

4.2.1床上用品

床上用品的时尚性、舒适性和功能性仍然是消费者关注的基本需求,为满足人体生理卫生需要,床上用品应具有亲肤、柔软及吸湿透气等舒适性能;为赋予床上用品更高的使用价值和附加值,也应具有抑菌防臭、抗螨、阻燃及抗静电等安全保健功能;为了更易于打理,还应具有易洗快干、耐污及抗皱等易护理性。

近年来,随着对安全健康、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床上用品的安全性及环保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2016/2017致力于开发对生态、环境及消费者安全、无害的环境友好型床上用品已成为必然趋势。

关注的纤维品种:

仿棉聚酯纤维、超细及异形的聚酯和聚酰胺纤维、新型再生纤维素纤维、海藻及甲壳素等生物基纤维、可降解的合成纤维、防螨、阻燃、抗静电、抗菌防臭等功能纤维、负离子及竹炭纤维、循环再生纤维等。

4.2.2窗帘装饰

窗帘是家居装饰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窗帘设计的流行趋势中包括很多元素,如造型、色彩与材质等。作为一种家纺产品,窗帘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调节光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科技水平的进步,人们对窗帘的功能性及装饰性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16/2017年,窗帘流行趋势突出耐晒、防透视、阻燃、耐污染、防紫外线、隔热保温、隔音、香味、除异味、形态记忆及环保等重要因素。窗帘的色彩以绿色、蓝色、大地色、白色及灰色等接近自然的浅色调为主,提倡简约主义,营造轻柔而舒适的氛围。

关注的纤维品种:

防透视循环再生纤维、无染阻燃抗紫外聚酯纤维、全消光抗紫外阻燃聚酯纤维及无染纤维等。

4.2.3填充物

填充物应注重保暖性、轻质蓬松性、回弹性、耐洗性、抗撕拉性及保形性,并兼顾无异味和防发霉变质等特性。天然纤维、合成纤维、再生纤维及羽绒类等均可作为填充物使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纤维填充物的要求也愈来愈高。2016/2017纤维填充物以保暖、轻质、亲肤保健、阻燃、抗菌防螨、远红外等功能性为主要的流行趋势。注重利用环保、可再生资源。

关注的纤维品种:

聚丙烯纤维、阻燃纤维、远红外纤维、蛋白纤维、负离子纤维、聚酰亚胺纤维及芳纶等。

4.3产业用纺织品

4.3.1环保材料

大气和水污染控制关乎环境质量和生命健康。新型纤维材料分离及防护技术是当前公认的、能有效实现烟气除尘、脱硫脱硝、硫尘过滤与捕集,以及空调、洁净室、汽车尾气、PM2.5口罩等高效过滤和个体防护的关键技术。高效低阻和耐高温性能是高性能纤维过滤材料开发重点和关注的重要功能要素。气体过滤用高效分离纤维材料要求过滤纤维直径小,纤维填充密度高;同时还要求纤维耐温性能好(至少应高于100~250 ℃),断裂强度高(≥5 cN/dtex),纤维钩接强度较高,断裂伸长率在15%左右,良好的耐酸、碱及有机溶剂腐蚀性、吸湿性、耐磨性、阻燃性和可纺性等。

水处理用中空纤维膜分离技术已成为解决水资源、环境等领域问题的共性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处理,也常用于电子行业高纯水制备等。中空纤维膜功能化和高性能化,尤其是高抗污染性、高分离精度和高选择性,以及具有特种分离功能的中空纤维膜材料及膜制备过程是当前关注重点。

水处理用中空纤维膜主要包括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通常要求中空纤维膜材料具有良好的成膜性能、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耐溶剂(水)稳定性和力学性能,以及膜表面亲、疏水调控性能等。

关注的纤维品种:

聚四氟乙烯纤维、间位芳纶、聚苯硫醚纤维、芳砜纶、聚酰亚胺纤维、驻极体纤维、聚丙烯改性新型吸油纤维、活性碳纤维等。

4.3.2结构增强材料

结构增强材料是由增强纤维通过纺织加工方法获得的二维或三维形式的纤维集合体。纺织复合材料要满足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化,轻量化、多功能化、智能化及低成本的发展需要。对于用于不同载荷和湿/热环境下的复合材料,除了常规力学性能要求外,还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保持率。此外,材料应成型性好,机械加工性好,易于维护、修理,可以多种形式供应,对于特殊要求的部件还应满足如阻燃、燃烧毒性、透波性、吸波性及电磁性等要求。

结构增强材料力学性能主要由纤维的性能、纤维束的捻度及几何交织结构中纤维束取向与分布等决定的。纤维值得关注的力学性能包括纤维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对于特定的性能要求,还要考虑纤维的密度、线膨胀系数、热导率及电阻率等物理特性。

关注的纤维品种:

高硅氧玻璃纤维和特种玻璃纤维,碳纤维,陶瓷纤维中的氧化铝、碳化硅、氮化硼和硼纤维,也包括各种新型高性能纤维,如芳香族聚酰胺纤维、聚芳酯纤维、有机杂环类纤维(聚苯并二噁唑、聚苯并噻唑、聚苯并咪唑纤维)和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等。

4.3.3交通运输材料

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给纤维材料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交通运输用纤维材料的要求主要包括外观特性和功能特性。在外观特性方面,要求可进行工程化设计,以及设计的工艺性,同时今后将更加关注个性化的创意设计。在功能特性方面,随着汽车轻量化、节能化、电动化和环保化的趋势,对交通运输用纤维的功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包括轻量化、补强性、耐热性、隔热性、吸音性、隔音性、难燃性、柔软性及弹性回复性等。

纤维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包括座椅面料、汽车内饰、隔音/隔热绝缘材料、顶棚材料、轮胎帘子线、安全带、安全气囊、刹车片及过滤材料等,新型纤维复合材料也将广泛应用于汽车和其他交通工具中,电池隔膜纤维材料也应用于新型电动汽车中。

为满足汽车工业对于安全性、轻量化及节能环保的更高需求和新能源动力汽车的开发,对汽车用纤维提出了更高的性能要求,要求比强度、比刚度更高,密度低,耐冲击,耐腐蚀,耐老化,热膨胀系数小,尺寸稳定性好等,同时应在满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降低成本。

关注的纤维品种:

——汽车、飞机轻量化:碳纤维、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玻璃纤维、玄武岩纤维及高强高模聚酯纤维;

——内饰用纤维材料:再生中空聚酯纤维、超细旦纤维、海岛纤维、熔喷超细聚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及芳纶等。

China fibers fashion trends report——2016/2017

In the first year of the“13thFive-year Programme”,centering on the structural reform on the supply side,the Chinese fiber trends,themed by“overthrow and remodeling”represent four chapters,those are,“Fiber·Care”“Fiber·Green”“Fiber·Wisdom”and“Fiber·Elegance”.

China; fiber; fashion trend

猜你喜欢
聚酯纤维纤维
● 一种改性聚酯纤维丝的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2011595373.X 公开日 2021-11-02 申请人 盐城市恒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改性聚酯纤维耐碱性能(抗拉强力保持率)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解锁先进功能纤维
纤维的无限可能
织物纬密对铜改性聚酯纤维/棉织物透通性的影响
太极石纤维的定性方法研究
谢雪君纤维绗缝作品选
腹部纤维型纤维肉瘤CT表现2例
紫外辐照聚酯纤维的概述
聚酯纤维二灰砂砾半刚性基层力学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