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降低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2016-10-26 08:49张晶晶王兰英
关键词:品管圈标本流程

张晶晶,王兰英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商丘 476100)

品管圈降低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发生率的效果观察

张晶晶1,王兰英2

(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护理部,河南 商丘 476100)

目的 研究品管圈降低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标本培养的患者17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8例,给予常规血培养流程;观察组89例,进行实施品管圈管理,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对照组凝血率、不合格率及溶血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士血培养采集操作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品管圈活动可明显减少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有效降低了标本污染及假阳性的发生几率,提高了临床血标本的送检质量。

品管圈;血培养;不规范行为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QCC reduce blood culture process irregularities incidence effect. Methods July 2015~2015 in December hospital laboratory blood samples were 177 cases of patient training,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88 case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blood culture process;observation group (89 cases) implemented QCC management,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wo sets of test results. Results In the control group, blood clotting deficiency rate and hemolysis were higher tha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blood culture observation team of nurses acquisition operation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QCC cultur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blood flow irregularities, effectively reducing sample contamination and false positive probability of occurrenc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inical blood samples for inspection.

【Key words】QCC; Blood culture; Irregularities

临床样本检验按照一定的方式进行检测,从医生开具医嘱开始,到检验申请、患者准备、采集样本、样本送检结束过程中,可由多种因素造成血标本的结果不准确,增加临床工作量,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1]。有研究报道称,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提高护理的质量管理[2]。因此,本研究探讨了品管圈降低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发生率的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7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检验科进行血标本培养的患者17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8例,男48例,女40例;平均年龄为(33.5±15.5)岁。观察组89例,男47例,女42例;平均年龄为(34.0±14.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血培养流程,观察组患者进行品管圈管理,具体操作如下:(1)成立QCC,选定相应主题。我院品管圈圈员共有11人,包括护理部、医务部、细菌室、ICU医生和护士、信息科、外勤部、感染科、NICU医生和护士,其中护理部主任作为辅导员,在品管圈会上确定相关的圈名,并制定相应的圈数。由全体圈员通过协商,共同提出护理工作中需解决的问题,通过圈员能力、可行性、需求性、相关政策等方面评估各个主题,最后确立主题活动为“降低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的发生率”。(2)现状把握。从开具医嘱、标本采集过程、送检、细菌室进行检查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现状。(3)发现原因。没有开具医嘱为双侧双套(ICU成人);患者皮肤消毒不规范;不是最佳的采血时机;没有规范的卫生手消毒;血管条件差以致采血困难。(4)拟定对策。要保证细菌室24 h收标本;医务科下发制度规定:要求必须在最佳采血时机采血,且成人要双侧双套;培训科室护士消毒液使用的相关知识;手卫生的重要性;快速手消毒液的使用规范;示教操作培训考核时加强手卫生的培训及考核;培训医生双侧双套、采血时机及采血操作程序的相关知识。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的不合格及护士对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掌握情况,不合格主要包括标本的凝血率、不合格率及溶血率等。根据医院护士操作考核评分对其操作评定,总分为100分,其操作掌握程度与分数呈正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血培养不合格情况

对照组凝血率、不合格率及溶血率均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培养不合格情况对比 [n(%)]

2.2 临床护士对血培养标本采集操作掌握情况

观察组护士的得分为(85.4±4.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得分(69.2±7.9)分,差异显著(t=16.508,P<0.05)。

3 讨 论

多数人认为血培养的准确性一般是由检验科保证,但有研究发现,检验室外的相应情况会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临床医学护理模式的不断发展,品管圈方式在护理工作中已经应用[3]。

本研究中结果显示,在品管圈方式下进行血标本培养的凝血率、不合格率及溶血率均低于常规血培养。表明品管圈可有效降低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发生率,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率。分析其原因在于品管圈是一种规范化模式,可对医嘱进行检验、标本采集、送检等流程进行有效的监管,完善了相关的监督机制,及时纠正护士在操作中的错误方式及一些不良习惯,降低了标本污染及假阳性的发生几率,提高了标本的送检质量[4-5]。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护士的标本采集的操作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在品管圈的指导下,护士可提高临床血培养标本采集的操作熟练度。主要由于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对常规的血培养流程进行创新整合,由医务科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相关的工作人员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到分工明确,将血培养的流程做到环环相扣,弥补了护士临床知识的不足,有效避免了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发生,提高了送检的成功率[6]。

综上所述,品管圈活动可明显减少血培养流程不规范行为,增加了护士血培养的相关知识,有效降低了标本污染及假阳性的发生几率,提高了临床血培养标本的送检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1]傅丽娜,吴爱纯.品管圈在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血标本送检率中的应用[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15(9):564-566.

[2]孙淑华.应用品管圈降低血标本不合格发生率[J].山西医药杂志,2015,44(15):1836-1837.

[3]蒋丽莉,贾丽华.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急诊检验血标本退检次数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乡村医药,2014,21(5):21-22.

[4]甘俊丽,李漓,张弛,等.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急诊血标本传送合格率[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4):450-453.

[5]王显柏,李锐,陈丽方.品管圈在提高血标本合格率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5,36(5): 695-696.

[6]隽芳芳,俞超,叶青青,等.品管圈指导下行血培养标本采集的规范化管理[J].全科护理,2013,11(29):2762-2763.

本文编辑:白 璐

QCC reduce blood culture process irregularities incidence Effect

ZHANG Jing-jing1, WANG Lan-ying2
(Shangqi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Department of Nursing Shangqiu 476100)

R169

A

ISSN.2096-2479.2016.02.013.02

猜你喜欢
品管圈标本流程
3D打印技术在动物标本中的应用
巩义丁香花园唐墓出土器物介绍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COVID-19大便标本采集器的设计及应用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教你制作昆虫标本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