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护理流程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

2016-10-26 08:49韩艳飞刘英月代丽华张翠玉沈文静
关键词:细化造影荧光

韩艳飞,刘英月,代丽华,张翠玉,沈文静

(沧州眼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细化护理流程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

韩艳飞,刘英月,代丽华,张翠玉,沈文静

(沧州眼科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0)

目的 对细化护理流程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细化护理流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反应类型等。结果 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7例(9.33%)优于对照组的21例(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7,P<0.05);观察组共7例(9.33%)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3例恶心、3例呕吐、1例头晕),相较于对照组16例(17.33%),其中6例恶心、4例呕吐、6例头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5例(6.67%),包括5例荨麻疹,1例昏厥,1例过敏性休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降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方向,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细化护理流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是眼科临床治疗中的常用的眼底疾病诊断技术,具有安全可靠、诊断效率高等优点[1]。但是,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相对较高,且症状具有一定差异性。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旨在对细化护理流程对不良反应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2016年1月我院眼科收治的行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5例。其中男104例(69.33%),女46例(30.67%);年龄41~72岁,平均年龄(56.4±4.2)岁。所有患者均确诊或疑似眼底疾病,无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血压、心率等各项基础检查结果均正常。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

采用FVC-50型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系统(福州福达光电设备有限公司),造影剂为20%荧光素钠(广州白云山明光制药有限公司)。检查前给予患者托吡卡胺滴眼液,滴入眼睑内,进行散瞳检查,待瞳孔扩至8 mm时,给予0.1%荧光素钠注射液,静脉滴注5 mL,观察20 min左右后,确保患者无不良反应,给予20%荧光素钠,静脉注射3 mL,后立即进行拍片,取得眼底图像。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包括询问患者疾病情况等各项基础资料,明确患者是否有药敏史等;向患者说明检查的作用、目的及相关注意事项;检查前常规进行扩瞳试验;术中、术后如有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及时进行有效处理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细化护理流程:①全面、详细地对所有患者详细资料进行了解与评估,过敏史、药敏史、疾病史等各方面资料均由护理人员进行详细记录,及时发现患者是否符合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条件,若存在禁忌症则应更改为其他方式进行检查。②检查前积极与患者沟通,告知其检查目的、作用、方法及其他事项,注意提醒患者检查前不应空腹,充分向患者说明此次检查的重要性,在患者签署同意书后进行检查。③提前准备好造影室及所需设备、物品,对造影机等设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其符合检查要求。④在检查过程中全程给予患者连续心理护理,帮助其消除在暗室中检查引起的恐惧感,积极与患者沟通、互动,给予正面鼓励。术后及时说明1天内皮肤、尿液及球结膜发黄(呈橘黄色)属于正常现象,无需过度焦虑,对身体无伤害。⑤根据不同患者身体情况适当调节药液推注速度,及时观察用药反应,耐心了解患者身体感受,引导其进行深呼吸,自觉调整身心状态。⑥术后1天对患者进行留观,部分高敏体质患者留观时间应延长至3~5 h,从而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及症状,以Yannuzzi分类标准为依据分为轻度(恶心、呕吐等)与中重度(荨麻疹、昏厥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7例(9.33%)低于对照组的21例(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07,P<0.05)。

2.2 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共7例(9.33%)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3例恶心、3例呕吐、1例头晕),相较于对照组16例(17.33%),其中6例恶心、4例呕吐、6例头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对照组共发生5例(6.67%),包括5例荨麻疹,1例昏厥,1例过敏性休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3 讨 论

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产生不良反应的因素通常包含了以下四个方面:(1)个体患者体质因素。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素质较差或是心血管、内分泌系统的患者来说,其对于对荧光素钠的耐受性较差。(2)当患者出现畏惧、恐慌等情绪时,其机体反应的易感性将大幅度加强。(3)如果患者处于困倦、疲劳等状态下时,将加强其机体的应激性,容易使其产生不良反应。(4)患者如果属于高敏体质或过敏体质,也将提高不良发育的发生率。在对照组中的1例男性患者,47岁,其皮试结果正常。然而,在进行药物注射后的9 min时出现了休克,在进行抢救后使其身体状态转为稳定。当细化、优化护理流程后,在检查前除去按照既定流程完成过敏试验,还需要仔细地询问患者与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病史情况。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应嘱咐患者或家属在3 d前就服用抗过敏药物。在检查中应降低推注药物的速度,并对于普通患者的留观时间不低于1 h,有过敏史的患者留观3~5 h[2]。为更好地满足患者的需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应针对整体检查流程中的患者评估、心理护理、术前宣教、术中观察、术后留观等等环节进行细化与完善[3]。

本此研究显示,细化护理流程能够有效地降低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护理实践提供指导方向,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1] 路艳平,李建华.细化护理流程对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应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27):3373-3374.

[2] 王天宇,徐培英,彭 清,等.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J].护理研究,2015,11(23):2853-2856.

[3] 李红君.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及安全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7):67-68.

本文编辑:孙春宇

R473.77

B

ISSN.2096-2479.2016.02.065.02

猜你喜欢
细化造影荧光
超声造影在周围型肺肿块穿刺活检中作用
干式荧光发光法在HBV感染诊疗中应用价值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高荧光量子产率BODIPY衍生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分析的大气腐蚀等级细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