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研究

2016-10-26 08:49韦妮娜
关键词:慢性病实验组心理

韦妮娜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贵州 遵义 563002)

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研究

韦妮娜

(贵州省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老年病科,贵州 遵义 563002)

目的 探究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于2015年2月~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2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接受改良后的护理干预,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例(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例(8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能够有效改善医患关系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生存质量;老年慢性疾病;护理研究

伴随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使得老年群体备受关注。老年患者由于身体以及生理上的各项功能逐渐衰退将会导致身心健康出现异常,对于疾病的承受能力较差[1]。多数老年患者通常患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疾病,糖尿病、高血压以及冠心病等慢性疾病不仅会为患者带来身体上的折磨,同时还将会使得患者的心理方面受到不良影响[2]。本文通过对我院择取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于2015年2月~5月收治的老年慢性疾病患者200例,将其以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男59例,女41例,年龄64~80岁,平均年龄为(78.2±6.5)岁;对照组男57例,女43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为(78.9±7.2)岁。纳入标准:①年龄>60岁,患有一种疾病或者是一种以上的慢性疾病;②能够理解调查问卷的内容以及问题,无沟通障碍;③所有老年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积极配合;④居住在调查地区半年以上的老年患者。排除标准:①病情严重并存在意识障碍的患者;②患有老年痴呆或者是精神障碍的患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接受传统的护理干预。实施传统的医学护理干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以及基础护理等。

实验组接受改良后的护理干预。改良后的护理方法是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原则的护理方法,主要包括:①心理护理。患者通常会由于身体各项功能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而产生一定的焦虑以及紧张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患病情况适当调整护理干预内容,并顺应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个性特点,帮助患者缓解不良的心理压力,减少应激反应。与老年患者沟通的同时,需要采用温和以及和蔼的态度,耐心倾听老年患者内心的各种问题以及疑惑,帮助老年患者建立面对疾病的勇气和信心,积极调动患者的依从性。医护人员通过仔细倾听患者的内心诉求,并尽力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使得其能够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以及家属的关心和爱护,积极配合临床护理和治疗,进一步提高整体的治愈效率,预后良好。②生活护理。老年患者的适应能力较差,在患病期间的饮食结构、作息时间以及生活习惯等方面均被扰乱,对于患者的身体康复十分不利。医护人员在护理期间,需要充分考虑到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生活习惯,提供符合其快速恢复健康的休息环境以及活动场所。与此同时,需要对患者的饮食结构予以适当调整和指导,需要保证摄取营养维持在均衡状况的同时,加强锻炼,此外,还加强与老年患者家属的沟通和交流,使其能够督促患者合理饮食。③个性化护理。老年患者的生活习惯以及患病情况均有所不同,例如一些老年患者喜欢早起早睡,而一些老年患者却喜欢晚起晚睡,上述两类老年患者在服药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并予以区分。此外,一些老年患者喜欢热闹的生活环境,而一些老年患者却喜欢安静的生活环境,因此,需要对喜欢热闹的老年患者采用生动以及活泼的交流方式,提高患者的关注兴趣,相反而言,对于喜欢安静的患者采用柔和以及轻慢的方式,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同时,取得患者的信任。④心情护理。患者在接受住院治疗期间均会出现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和紧张等情况,因此,需要及时帮助患者调整不良的心理情绪。由于患者在不同程度的肢体、语言以及记忆等不同方面的功能障碍,并且具有恢复速度慢的特点,此外,对于患有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的不够全面,通常会造成不同的心理变化。因此,积极体贴并关心患者的心理情绪,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产生原因以及关键所在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可以为患者介绍一些较为成功的典型病例,鼓励患者配合治疗的决心和勇气。具体详情见讨论。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护理满意程度以及生存质量。通过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予以评估。评估标准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躯体功能、睡眠质量、健康感受、社会能力以及对于生活的满意程度。分数越高则表示生存质量越好。护理满意程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以及不满意。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总体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96例(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例(8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总体满意度对比 [n(%)]

2.2 两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

实验组患者接受护理后的生存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社会能力 健康感受 躯体功能 睡眠质量 生活感受实验组 100 31.3±7.2 20.7±0.8 18.5±1.2 9.2±0.6 19.6±0.34对照组 100 24.6±6.3 16.4±0.8 24.6±1.5 9.7±0.6 19.9±0.22 t - 7.003 38.007 31.756 5.893 7.408 P -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伴随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老龄化趋势的延长,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问题已经成为目前临床医学关注的重点[3]。老年人群的身体机能日渐衰退,通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伴随医疗模式的进一步转变,医护人员的工作重点也从注射和用药干预转变为对于患者心理以及生存质量的护理[4]。

我院通过对护理方法进行改良和完善,在传统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对于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干预以及个性化护理等方面内容[5]。经过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的满意程可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81.00%,对慢性病老年患者予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而满意程度是体现患者心理状态的有效标准。相对于老年患者而言,伴随自身年龄的不断增长以及身体状态的日益衰退,患者在患病期间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进而直接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护理效果。医护人员可以加强护理服务干预,为患者制定符合自身病情和身体情况的饮食方案,保证每日的营养摄入量;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和运动,缓解自身的患病情况;对于存在严重的心理焦虑以及不良情绪的老年患者而言,需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同时,为患者提供积极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勇气[6]。本文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包括:心理护理、饮食护理以及情绪护理等,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不良情绪的同时,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以及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与芦秀燕[7]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疾病患者予以护理干预对于提高生存质量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可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中。

[1] 童 妹.以提高生存质量为目的的老年慢性病患者护理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3):3301-3302.

[2] 崔 静,张淋淋,朱海玲,史宝欣.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死亡态度与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5):2896-2898,2901.

[3] 贾丽娜,刘菲菲,陈 越,林欲静.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命质量与社区护理需求的关系[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53(10):83-88.

[4] 黄天雯,彭 莉,谭运娟,郝元涛,苏永静,张小燕,邓石凤,肖 燕.出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临床护理,2014,13(01):12-16.

[5] 吴鸿珠,余 辉,叶佩丽,贺玲燕.北仑地区敬老院老年慢性病患者健康与需求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3,21(02):138-140.

[6] 吴鸿珠,余 辉,叶佩丽,贺玲燕.老年慢性病患者居家护理评估表的应用[J].医院管理论坛,2013,30(05):60-62.

[7] 芦秀燕,苗秀欣,王冉冉,郭惠丽,周爱霞.基于奥马哈问题分类系统的城市社区老年慢性病患者常见护理问题调查研究[J].护理学报,2016,23(01):74-76.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5

B

ISSN.2096-2479.2016.02.144.02

猜你喜欢
慢性病实验组心理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心理感受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