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

2016-10-26 08:49
关键词:耳鼻喉常规疼痛

李 慧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头颈外科,广西 柳州 545006)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

李 慧

(广西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头颈外科,广西 柳州 545006)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缓解作用。方法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80例,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n=40)和心理护理组(n=40),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严重程度、术后疼痛程度、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疼痛0级比例57.5%(23/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比例27.5%(11/40)、10.0%(4/40)、5.0%(2/40)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40.0%(16/40)、20.0%(8/40)、12.5%(5/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97.5%(39/40)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2.5%(29/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有效的缓解作用。

耳鼻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术后疼痛;缓解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耳鼻喉手术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依据护理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即常规护理组(n=40)和心理护理组(n=40)。常规护理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9例,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为(37.2±3.9)岁。在疾病类型方面,喉癌患者15例,鼻息肉患者8例,鼻窦恶性肿瘤患者7例,扁桃体癌患者7例,中耳癌患者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在20~56岁,平均年龄为(38.0±3.4)岁。在疾病类型方面,喉癌患者17例,鼻息肉患者7例,鼻窦恶性肿瘤患者6例,扁桃体癌患者6例,中耳癌患者4例。两组患者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依据规范切实做好基础性护理工作,包括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等;心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结合心理护理,具体操作为:

1.2.1 密切护患关系

临床护理人员在术前就应该应用亲切的语言及和蔼的态度积极和患者交流,对患者进行有效鼓励[1],使其向自己倾诉,然后一方面从言行另一方面从情感上对患者进行支持[2]。对患者的病史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将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制定出来[3]。

1.2.2 心理干预

术前2~3 d将耳鼻喉手术相关知识、术后注意事项等详细讲解给患者,让患者对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进行积极的配合,将患者对手术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有效消除掉。术后将换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使患者有效配合。

1.2.3 加强社会支持

患者的情绪受到家属、亲朋等情绪的深刻影响,其心理状态能够在家属、亲朋等的安慰及关心下得到有效改善,促进疼痛阈值的提升。基于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积极加强和患者家属、亲朋的沟通,让其认识到患者的术后康复受到其支持的重要影响,从而使其尽可能地给予患者支持和配合。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分别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严重程度进行评定,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严重程度和分值显著的正相关关系[6]。同时,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疼痛程度分级标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共分为0级、Ⅰ级、Ⅱ级、Ⅲ级四个等级,如果治疗后患者没有疼痛感或稍有不适,则评定为0级;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心理情绪严重程度变化情况比较

组间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变化情况比较(±s,分)

注:与同组护理前比较,#P<0.05;与常规护理组比较,*P<0.05

组别 n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心理干预组 40  护理前 42.3±6.1 41.5±5.4护理后 28.4±5.4#* 29.5±5.1#*常规护理组 40  护理前 41.6±6.4 41.8±5.9护理后 34.3±5.6# 35.2±7.1#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心理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术后疼痛0级比例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级、Ⅱ级、Ⅲ级比例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说明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心理护理对耳鼻喉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具有有效的缓解作用,同时还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5],值得在临床推广。

[1] 段志萍.心理护理对减轻耳鼻咽喉部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运用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4.33(11):152-153.

[2] 王灵晓.综合护理干预对外科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18):91-92.

[3] 潘 璟.综合护理干预对耳鼻喉手术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3213-3214.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76

B

ISSN.2096-2479.2016.02.160.01

猜你喜欢
耳鼻喉常规疼痛
常规之外
疼痛不简单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投稿须知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疼在疼痛之外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
耳鼻喉急性感染患者临床治疗探讨
别受限于常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