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2016-10-26 08:49银香琴
关键词:围术手术室麻醉

银香琴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河池 546400)

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银香琴

(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手术室,广西 河池 546400)

目的 分析无痛护理技术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无痛护理技术。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操作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能明显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促使手术顺利实施。

无痛护理技术;手术室护理;应用

疼痛是接受手术治疗患者常见症状,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另外术前各项侵入性操作及各项检查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痛苦,给患者带来手术恐惧感,影响手术顺利实施。进而在手术实施中,重视手术室护理,采取合理有效护理措施,对减轻患者手术疼痛,促使手术顺利实施起到积极意义。本文对手术治疗患者采取无痛护理技术,其结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3月我院行手术治疗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无妊娠期、哺乳期女性及认知功能障碍、凝血机制异常者;患者依从性较高,心、肝、肾、脑等器质性功能良好;患者知情此次研究,并签署了同意书;根据患者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男61例,女49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7.1±11.5)岁;观察组男60例,女50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50.1±10.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护理为常规护理。协助患者各项术前检查,加强术前访视,了解患者病情,告知围术期注意事项。术中熟练配合,注意患者症状、体征变化,若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处理。术后做好患者搬运工作,注意患者麻醉苏醒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无痛护理技术。(1)心理护理。加强患者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必要性、手术方法、手术目的、手术安全性及手术注意事项,增加患者的认知,缓解患者错误认知引起的不良情绪。与患者积极沟通交流,了解患者负面情绪出现原因,及时心理疏导干预,缓解患者产生的焦虑、抑郁、不安等情绪。(2)疼痛评估。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应及时评估患者围术期疼痛耐受性,记录各项操作所会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情况,在麻醉医师指导下安全合理麻醉,准确实施各项操作,严格无菌操作及无痛操作规范,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3)无痛操作。无痛静脉留置针穿刺:患者留置静脉针时,可在穿刺部位涂抹利多卡因乳膏,待局部皮肤麻醉起效后行静脉针穿刺。待穿刺30 min后,以无菌棉签清洁局部皮肤,碘伏消毒。无痛导尿:术前向患者讲解术中导尿的必要性及术中因导尿而出现躁动的原因,适当稳定患者情绪。为了减轻术前导尿给患者带来的刺激与不适,可在麻醉诱导后实施导尿,减轻导尿带来的痛苦。无痛置胃管:患者置胃管时,在患者麻醉诱导后,通过视频喉镜插入胃管。术中需完善各项操作设备及急救药物,及时处理术中异常情况。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后送回病房。

1.3 评价指标

以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每个量表计100分,焦虑、抑郁情绪随分数增加程度加重[2]。

以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3]评价患者操作疼痛,总分10分,0分:无痛;1~3分:疼痛轻度;4~6分: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取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

两组患者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护理前,观察组护理后SAS评分、S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情绪变化比较(±s,分)

注:*与护理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SAS评分 SDS评分观察组  护理前 63.1±13.2 62.9±12.8护理后 27.6±8.4*# 25.6±7.3*#对照组  护理前 62.8±13.5 61.8±13.0护理后 41.6±10.3* 40.9±11.5*

2.2 两组患者操作疼痛程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操作疼痛VAS评分(2.1±0.7)分,对照组患者操作疼痛VAS评分(4.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疼痛是手术室各学者重点关注问题,也是影响手术顺利实施及患者恢复的主要原因。无痛操作技术的应用,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理念[4],建立和谐、友好的病房环境,减轻术前、术中操作疼痛感,并缓解患者手术操作期间的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促使手术顺利实施。

无痛操作技术在手术室护理应用中,对患者行麻醉诱导后,肌肉松弛,镇痛完善,神经反射功能迟钝,对患者行各项操作技术,能减轻侵入性操作对患者造成的刺激及不适感,缓解患者普遍存在的恐惧、不安等情绪,使手术顺利实施。近年来,安全无痛操作技术得到普遍应用,并取得让人满意效果。此时手术室医护人员注意开展无痛静脉留置针,各项侵入性操作与无痛技术相结合,在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手术室患者开展无痛操作技术,可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避免疼痛导致手术操作的难以实施。

在手术室护理中开展无痛操作技术时,护士是其主导者,此时需加强护士无痛操作技术培训工作,增强护士的无痛操作责任意识,将患者放在工作第一位,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无痛操作技术,在最大程度上减轻手术疼痛。手术室所选择的护士,应确保护士具备高度的专业性技术,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严格准确实施无痛操作技术[5]。另外要加强手术室安全管理,完善患者识别措施,确保患者手术的安全性;进而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促使患者手术顺利实施。总而言之,在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无痛护理技术,能明显减轻患者围术期疼痛,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使手术顺利实施,临床价值高。

[1] 张 捷,单 岩.无痛护理在门诊诊疗工作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1,6(27):98-99.

[2] 武玲玉,陈美好,阳莉萍.应用无痛护理技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17):129-130.

[3] 李旭春.无痛病房管理模式在骨科疼痛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4):1-2.

[4] 赵丽君,于晓峰,李晓祎.无痛护理技术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5):1107-1108.

[5] 谢蝶兰,许奕如,江敏君,等.无痛人工流产术个性化舒适护理及其临床效果[J].广东医学,2012,33(6):875-877.

本文编辑:吴宏艳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2.162.02

猜你喜欢
围术手术室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手术室专用颈肩保护罩的设计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