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核心研究

2016-10-26 08:49宋佳平
关键词:颅脑重症症状

宋佳平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综 述·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核心研究

宋佳平

(四川省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四川 成都 610000)

目的 研究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016年我院接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72例,对上述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的36使用临床护理,对照组的3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的75.00%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的效果较佳。

重症颅脑损伤;临床护理;常规护理

颅脑损伤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常见的外伤疾病,在患者发生外伤后,本病长合并其他疾病一同出现。根据最新的医学指南,将颅脑损伤分为三类:头皮,颅骨和脑部损伤,其中头皮损伤较轻,脑部损伤较重,本文旨在研究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自的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确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2例,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6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9~76岁,平均年龄(49.13±6.42)岁。其中车祸伤21例,坠落伤9例,坠落物砸伤4例,其他伤2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范围为29~77岁,平均年龄(48.61±5.29)岁。其中车祸伤20例,坠落伤8例,坠落物砸伤5例,其他伤3例。两组患者在以上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观察组的36使用临床护理,包括:①氧疗:对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及时的吸氧处理,常采用鼻导管吸氧,将患者体内的氧分压控制在95%~98%期间;②药物注射:一般对患者使用药物注射采用的方式为静脉注射,临床上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静脉注射的药物主要使用的为乙酰谷酰胺,肌注或静滴。成人:每日100~600 mg。滴注时可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250 ml稀释后缓慢滴注,小儿用量酌减。

③镇静处理:为了缓解患者的情绪,可对患者静注右美托咪定,成人剂量:配成4 ug/mL浓度以1 ug/kg剂量缓慢静注,输注时间超过10分钟。本品在给药前必须用0.9%的氯化钠溶液稀释达浓度4 μg/mL,可取出2 mL本品加入48 mL 0.9%的氯化钠注射液中形成总的50 mL溶液,轻轻摇动使均匀混合。操作过程中必须始终维持严格的无菌技术 。对照组的36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以及常规的对症治疗,如使用退热剂以及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

1.3 疗效评价指标

显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血常规、脑脊液、CT、MRI等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显示结果正常,但还有一例异常或阳性。无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病变部位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的75.00%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

3 讨 论

颅脑损伤作为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患者的临床表现可出现意识障碍,但患者的严重程度不一,较严重的颅脑损伤患者可以出现昏迷现象,较轻的患者可出现反应变慢或者嗜睡的症状,受伤后的头痛以及呕吐症状是最为常见的临床症状,在患者发生颅脑损伤后由于对患者的脑部造成损伤[2],患者的瞳孔大小可出现相应的变化,对于瞳孔变化的不同可诊断出患者的颅脑损伤部位,除此之外患者还可出现生命体征的相应变化,对于老年患者发生颅脑损伤由于老年人的身体机制变差,患者可出现丧失意识的时间变长,少部分可长久处于昏迷状态。对于本病的检查常用的临床辅助方法为X线,CT和MRI。颅脑损伤的患者在发病的初期,临床症状不典型,少数可出现体温的变化,呼吸的改变以及心功能指数的稍微浮动,在发病的早期接受系统的治疗,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但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很难再第一时间对本病对出诊断。急诊的措施对于休克的患者采取卧位可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将氧分压控制在较高的百分度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呼吸功能,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工量,对于减缓临床症状有一定的效果,并且吸氧的方式主要为鼻导管可减少气管插管的风险。对患者使用乙酰谷酰胺原因为,具有改善神经细胞代谢、维持神经应激机能及降低血氨的作用。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大脑皮质,具有激活、保护和修复神经细胞的作用,改善脑的功能。促进大脑对氧和葡萄糖的利用,加强大脑能量代谢的运转,加快大脑功能恢复。在体内分布广泛,能透过血脑屏障,以脑、肝、肾浓度较高,在肾小管细胞内经谷氨酸分解,分解出氨而变成醋谷氨酸,氨从肾小管分泌排出,醋谷氨酸被吸收,参与体内代谢。无精神药物的副作用,无依赖性。对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进行治疗的原因为具有镇静、镇痛、抗焦虑、阻滞交感神经的作用。提供独特的镇静类型即“保留意识的镇静”,患者似乎处于睡眠状态,但是容易被唤醒,能与检查者交流合作。起效快,作用时间相对较短。这些特点使得右美托咪定用于重症监护病房。给予治疗昏迷病人保持呼吸道通畅,备口咽通气管和人工气囊。休克患者及时开放静脉通路,最好采用留置针,保证有效的静脉通路和输液。本文的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与对照组的75.00%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常规的急诊临床护理的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重度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正确的临床护理方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1] 杨晓燕.临床护理路径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4,04(09):77-78.

[2] 杨 丽.临床护理路径在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2(26):248-253.

[3] 解军丽,冯伟生,穆成云,等.对行亚低温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21(41):96-97.

[4] 彭辉惠.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6,06(30):167-169.

[5] 郝菁晶.92例重症颅脑损伤并建立人工气道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4,09(11):309-315.

本文编辑:白 璐

R473

B

ISSN.2096-2479.2016.02.180.02

猜你喜欢
颅脑重症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可改善咳嗽症状的两款药膳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21例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