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阶段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透视

2016-10-27 03:48赵士果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涯职业学校

赵士果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127)



中学阶段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透视

赵士果

(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上海 200127)

为了能成功地应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个人职业和生活带来的挑战,世界范围内兴起了实施生涯教育,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的教育改革热潮。开设生涯教育课程作为最经济、有效的实施生涯教育的基本方式一直备受各国推崇。文章在分析了生涯教育课程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国际生涯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国内生涯教育课程存在的现实问题,以及中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逻辑等动因方面探讨了中学阶段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必要性。

生涯教育课程;生涯规划;中学生

自从1971年“生涯教育”这个概念被美国教育署署长马兰提出以来,随着对“生涯教育”重要性认识的日益提高,“生涯教育”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以及我国的台湾和香港地区等这些有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不仅颁布了法令和政策保障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实施,而且还制定了中小学生涯教育课程框架,以课程纲要的形式系统详细地规定了中小学生涯教育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实施、评价和保障机制。课程是实现教育理念和发展学生能力最基本的载体,“没有课程,教育便没有了借以传递其要旨、传达其意义、传播其价值观的媒介或工具”。[1]但从我国当前学校实施生涯教育的实践来看,生涯教育课程还远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还未占有一席之地,从而成为学校课程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如今,我们如何来重新认识生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赋予其应有的课程地位,这些问题都亟需进一步探讨。

一、生涯教育课程几个相关概念分析

对生涯教育课程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决定着我们对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因此,首先我们需要澄清和分析与它密切相关的几个概念,以及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对于“生涯”这个概念,西方学者们也有不同的定义[2]:沙特尔认为“生涯”是指一个人在工作生活中所历经的职业或职位的总称;丹尼尔斯认为生涯指一个人终其一生所从事的工作与休闲活动的整体生活状态;韦伯斯特认为生涯是指个人一生职业、社会与人际关系的总称,即个人终身发展的历程。目前学术界大都接受了舒伯在1976年下的定义:“生涯是指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演进方向和历程,它统和了人一生中的各种职业和角色,由此表现出个人独特的自我发展组型。它也指人生从青春期至退休所有有酬或无酬职位的综合。除了职业之外还包括任何与工作有关的角色,如学生、退休者甚至包含了家庭和公民的角色。”[3]

随着“生涯”理论和实践的深入发展,在“生涯”这个概念的基础上,又衍生出了生涯规划、生涯辅导、生涯咨询、生涯教育、生涯教育课程等相关概念。生涯规划主要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主客观条件,对其将来的人生道路或生活历程进行总体性的设想和筹划。正如台湾学者洪凤仪所说:“生涯规划是指为一个人尽其可能地规划未来生涯发展的历程,在考虑个人的智能、性向、价值以及阻力、助力的前提下,做好妥善的安排,并借此调整、摆正自己在人生中的位置,以期自己能适得其所。”[4]生涯辅导是指辅导人员通过制定一套系统的辅导方案,帮助个人进行生涯探索、生涯规划和生涯抉择,促进个人的生涯发展。生涯辅导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学习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目的是提高学生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能力。生涯咨询通常是指针对个体所面临的不同生涯问题而开展的“一对一”的咨询活动。然而,对于生涯教育这个概念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涯教育是指个体在其整个生命活动的时空中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和以规划未来生涯为主要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狭义的生涯教育是指个体在其某一段生活活动的时空里所接受的以认识自我与职业和以规划未来生涯为核心内容的一切教育活动”[5],实际上是指在学校中为了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通过生涯教育课程、生涯辅导、生涯咨询等形式开展各种课程和活动的总称。生涯教育课程是学校开展生涯教育最基本的途径,它是指在学校中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通过有计划、系统全面地安排和组织生涯发展相关的内容和活动方式,由专业的生涯教育教师担任教学工作,帮助学生进行生涯探索、规划、管理和决策。“生涯教育课程的教学计划是长期的,贯穿于各个学年阶段,课程依据学生年龄和年级水平制订目标,并使得各个阶段的课程目标之间有一定的顺序,保持持续性。”[6]

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表示。生涯教育主要包括生涯教育课程、生涯辅导和生涯咨询三种基本方式,其中生涯教育课程是最核心的方式,生涯辅导和生涯咨询为辅助方式,它们协同作用一起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

图1 生涯相关概念关系图

二、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外在动因:国际生涯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个体之间的生存竞争空前加剧。为了成功地应对急剧的社会变迁给个人生活和职业带来的挑战,西方各发达国家纷纷以生涯教育课程的形式,把生涯教育的理念贯穿到学校教育的不同阶段,以此来提高学生自我认识、生涯探索和生涯规划的能力,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颁布了《生涯教育法案》,将生涯教育定为全国重点项目,要求全国实施最为广泛的生涯教育。随后,全国42个州基本形成了覆盖学校1-12年级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1994年美国政府颁布的《从学校到就业法案》(the School-to-Work Opportunities Act),不仅增加了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和实践活动,还从整体上确定了生涯教育的指导体系。在1996年,美国国家职业信息协调委员会在1989年《国家生涯发展指导方针》(National Career Development Guideline)的基础上提出了《幼儿园至成人国家生涯发展指导方针》。该指导方针规定了从基础教育阶段至成人的生涯发展范围、各水平的能力标准。这是美国从国家层面制定的一个比较系统和完善的生涯教育课程框架,目前至少有40个州仍在使用。在20世纪90年代至目前,美国生涯教育最为突出的成就是把生涯教育的目标分阶段渗透到学校的K-12年级的课程目标中,如K-6年级是生涯认知阶段,7-9年级是生涯探索阶段,9-12年级是生涯准备阶段,使学生的生涯教育成为一个连续不断并相互衔接的过程。美国的这种生涯教育课程通常每周需要学习1-2个学时,由专业的生涯教育教师担任。此外,美国还在学校专门开设了特殊生涯指导课程和生涯相关的学术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

英国的生涯教育课程主要是吸收借鉴美国模式,在课程方面的差异并不是很大。1997年英国政府颁布了《教育法案》,规定所有公立中等学校都必须为9-11年级的所有学生提供生涯教育,这为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提供了国家层面的强制性法律保障。进入21世纪,英国教育与技能部颁布了生涯教育的指导性文件《新课程中的生涯教育》,明确规定了生涯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生涯教育课程目标和内容体系。2011年,英国教育部又颁布了《生涯教育行动纲要》,该纲要详细地列出了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学习结果表现等,成为英国当前最系统和完善的生涯教育课程框架。

澳大利亚的生涯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麦克恩和麦克齐发布的生涯教育向导,它最早将“生涯教育”作为K-12学校教育应该发展的四个关键要素之一。至此,生涯教育在澳大利亚学校中被视为关键的发展领域之一,开始日益受到关注。2001年,《通往未来的足迹》(Footprints to the Future)建议应该把生涯教育服务融入课程中。2004年,澳大利亚政府在《学会工作报告》(Learning to Work)中提出生涯教育应该成为学校核心课程中强制性的一部分,并必须有专业的生涯教师担任教学。但在澳大利亚生涯教育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是2010年就业、教育、培训和青年事务部长理事会颁布的《澳大利亚生涯发展蓝图》(Australian Blueprint for Career Development),该《蓝图》详细地规定了生涯发展的目标和能力要求。以此框架,澳大利亚教育部制定了9-10年级的生涯教育课程标准,明确了生涯教育课程的内容、学习重点、实施方式和评估方式,给学校开展生涯教育提供了具体明确的指导。

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由于全球化、信息化、少子化、高龄化等多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产业结构和雇佣形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给年轻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1999年12月中央教育审议会在《关于提高初等、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性》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生涯教育”这一概念,认为必须从小学阶段就开始实施与其身心发展相适应的生涯教育。至此,生涯教育开始进入课程化时期,许多学校都将其作为必修的课程。日本文部省规定中学生必须参加“进路指导”课程(即生涯辅导)。一般情况,初一学生要上10课时“进路指导”,初二20课时,初三15课时;高一13课时,高二17课时,高三11课时。[7]这些生涯课程主要帮助学生设计和思考如何升学、就业和实现人生发展目标等。

新加坡从大力发展教育之初就比较重视生涯教育的实施,成立了“生涯指导处”,为学校提供职业信息手册。1987年,教育部颁布了《迈向卓越学校》(Towards Excellence in Schools)报告,强调学校开展生涯教育的必要性,并要求学校开设生涯教育课程,这标志新加坡生涯教育进入课程化阶段。进入21世纪,新加坡教育部开始实施“教育和生涯规划项目(Education and Career Guidance,缩称ECG)”。该项目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发展框架模型,用以指导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的设计和实施。 2012年3月起,新加坡在小学3-6年级开始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并将其纳入年级教师指导手册。2014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和生涯规划教学大纲》,该《大纲》详细规定了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从国家层面有效地保障了生涯教育的实施效果。

从以上几个国家生涯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情况来看,呈现出了一些共同的特征,即各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生涯教育,主要通过从国家层面出台法律、政策、报告,并通过制定生涯教育课程纲要以强制性的方式,要求学校实施最系统的生涯教育课程,并且根据国家社会发展中对人才提出的新的能力要求,不断地进行改革,以适应时代发展给生涯教育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挑战。

三、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主要动因:国内生涯教育课程的实施问题丛生

要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如生涯辅导、生涯咨询、生涯教育课程、职业体验、社会实践、生涯主题活动、计算机辅助教学等,这些方式各有自己的价值和优势,并能够形成一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但这些方式中,对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提升意义最大的应是生涯教育课程,这是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制定明确的生涯教育课程目标、精选生涯教育课程内容、安排合理的生涯教育课程实施方式、选择恰当的生涯教育课程的评价方法、提供丰富的生涯教育课程资源等,对学生进行系统、连贯、全面而深入的生涯教育。国外生涯教育最佳的实践模式和成功的经验证明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只有通过开设系统连贯的生涯教育课程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开设生涯教育课程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但国内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现状却十分不尽如人意。

1.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缺少统一的国家标准

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应该学什么、能做什么以及要学到、做到什么程度”的描述和规定,是编写教材、教学和评价的基本依据。生涯教育课程标准是对学生在生涯教育中“应该学什么、能够做什么以及学到什么程度和做到什么程度”的一个基本的规定。该标准可以给学校实施生涯教育课程提供基本的要求和规范,以及具体的课程实施建议。这能够保证所有的学生都能通过生涯教育课程的学习达到国家统一要求的能力水平。国外生涯教育成功的经验也表明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是提高学生生涯规划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但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一些生涯辅导的政策,但还没有从国家层面制定统一的生涯教育课程标准,这使得学校只能凭借经验来开设生涯教育课程。由于学校自身生涯教育经验的不足和课程开发水平的限制,这使得开设的生涯教育课程不仅质量较低,缺少系统性和连贯性,而且深度也不够,许多生涯教育课程内容浅尝辄止。

2.学校没有建构完善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

影响学校生涯教育课程实施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生涯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程度。但从国内学校的整体实践情况来看,生涯教育课程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除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几座城市的一些学校先行试点之外,绝大多数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还处于酝酿构想中。多数学校没有将生涯教育课程作为一门单独必修课程,给予其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合法的地位,没有将其作为每周的正式课程常规性开设,不是将生涯教育课程融合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就是穿插在学校德育活动中;或者集中在每个年级某段时间临时突击,或者分配在不同年级蜻蜓点水学习。生涯教育课程既没有课程纲要,也没有系统地思考和计划生涯教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即便有课程纲要也缺少检验,这个课程纲要是否科学合理地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是否每个阶段内容连贯、上下衔接等等一系列问题。可见,缺少完善的生涯教育课程体系已成为制约生涯教育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瓶颈。

3.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被窄化为升学辅导或职业指导

虽然我国的生涯教育起步并不算晚,早在20世纪初期职业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就提出了职业指导的思想。但是,迫于我国经济水平、社会状况和教育体制的限制,生涯教育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种情况才有明显的转变。1994年,国家教委颁布了《普通中学职业指导纲要》,正式在普通中学引进职业指导。随后,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从职业辅导演变为生涯辅导,从生涯辅导又发展为生涯教育课程,在整个生涯教育发展的历史嬗变中,生涯教育的概念不断地被革新和赋予新的内涵。但由于长期在考试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应试教育的紧箍咒控制学校的课程和教学,“工具主义”理性主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观,这使得学校更为关注学术课程,着重于对学生短期的升学指导或职业指导,忽视了对学生个体人生的规划和生命价值的启迪和唤醒。学校没有给予生涯教育课程应有的课程地位,这使得许多学校的生涯教育课程被窄化、缩水。同时,加上缺少专业的生涯教育教师,由其他选修课教师担任,并且授课形式较为单一,主要以教师讲授式为主,缺少灵活多样的形式,这导致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发展缺少有效的保障。

四、实施生涯教育课程的根本动因:中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逻辑

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其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实现是学校教育最基本的功能。课程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无疑成为这种功能得以实现的最富有成效的媒介。作为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个人行为方式的教育过程,中小学的生涯教育课程顺应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在逻辑。

1.顺应了中学生身心发展和生涯发展阶段的内在需要

对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学研究显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从14岁开始趋向稳定,而对于职业的喜好和价值观也正是在中学阶段尤其是在高中阶段脱离了少年早期盲目的、随意性的幻想,变得现实和具体,真正地开始考虑职业的选择。从生涯发展理论的视角来考察,金斯伯格把人的职业选择心理发展划分为幻想期(0~11岁)、尝试期(11~17岁)、实现期(18岁以后)三个主要时期,他认为处于11~17岁年龄阶段的青少年,他们有了独立的意识和价值观念,知识和能力显著增长和增强,在职业需求上表现为不仅注意自己的职业兴趣,而且注意职业角色和社会地位、社会意义以及社会对该职业的需要。生涯专家萨珀(Super)将人生生涯发展划分为成长、探索、建立、维持和衰退五个阶段,且又把探索阶段分为试探期(15~17岁)、过渡期(18~21岁)、尝试期(22~24岁)三个次阶段,他指出试探期的青少年会考虑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价值观和机会,并通过幻想、讨论、课程、工作等尝试做试探性的选择。格林豪斯(Greenhaus)也将生涯发展划分为准备工作期(0~25岁)、进入组织期(18~25岁)、生涯中期(40~55岁)、生涯晚期(55岁退休)五个阶段,他认为在准备工作期的主要任务是发展职业的自我形象、评估另种职业、发展工作选择及完成教育,其中,所需要的重要信息是:个人价值、兴趣、才能、生活方式倾向、不同职业所需要的教育与训练等。美国著名生涯管理学家斯恩(Schein)根据人生不同年龄段面临的问题和工作的主要任务,则将人的生涯发展分成九个阶段:成长、幻想与试探期(0~21岁)、工作初期(16~25岁)、基础训练期(16~25岁)、生涯早期(16~25岁)、生涯中期(25岁以上)、中期生涯危机期(35~45岁)、生涯晚期(40岁到退休)、衰退期(40岁到退休)、退休期等。他指出第一时期的具体任务主要是发现并发展自己的需要与兴趣、才能与潜力,找到角色楷模、获取职业资讯、探索职业性向等。总之,以上几位生涯专家的生涯发展理论表明,11~17岁这个阶段正是中学生进行生涯探索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为他们开设生涯教育课程,进行生涯教育,协助他们进行生涯探索,发展他们的生涯规划能力,对于他们今后选择正确的职业、建立良好的生活型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促进了中学生生涯的抉择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不仅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内在逻辑,而且还可以帮助青少年厘清生涯选择的困惑迷思,促进他们自我价值的实现。众所周知,职业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根基。个人生活的好坏、社会地位的高低以及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从事的职业决定的。如果个体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就能利用自身优势、发挥潜能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自我价值。反之,自我价值的实现就会受到阻碍。对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而言,这一阶段是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及价值观已基本形成并保持稳定,他们已经开始真正地考虑自己的职业和未来,有了较高的生涯决策能力。另一方面,这一阶段的他们心理和生理还不完全成熟,涉世不深,认识有限,常常面临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自我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也会面临着对自我认同、职业选择、人生意义等许多方面的困惑和迷思,如:文理科的选择、毕业后职业的选择、高考志愿的填报和专业的选择等。尤其是后者,实际上是对未来职业的第一次真正的定位,会直接影响到大学毕业后的就业情况。因此,在中学阶段特别是高中阶段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十分必要,不仅可以帮助那些继续升学的学生更好地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厘清生涯发展道路上的困惑,科学理智地选择适合自己的志愿和专业,提高在大学里学习的动机和兴趣,使自己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的开发;而且还可以帮助那些准备就业的学生在充分的生涯探索的基础上,提前做好必要的准备,提升自己进入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否则,如果缺少生涯教育课程,学生缺乏生涯规划能力,就很可能导致他们不能够科学合理地选择职业或专业,造成眼前盲目择业、毕业后难以就业、未来没有核心职业的局面,这势必阻碍其潜能的发挥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五、结论

在学校开设生涯教育课程,实施生涯教育,发展学生的生涯规划能力已经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虽然国家和地方一直积极地促进生涯教育的发展,出台了一些相关的政策,但从学校的实施情况来看,生涯教育课程还存在很多问题,远远未能产生应有的效果。这要求我们重新认识和理解生涯教育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生涯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建生涯教育课程在学校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为学生的终身学习、身心健康和人生幸福奠定基础。

2016年2月,我国发布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中提出,中小学生应具备的九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身心健康素养”,它要求学生个体在认识自我、发展身心和规划人生等方面有积极的表现。可见,对学生生涯规划能力的重视程度已经大大提升到了国家未来人才的培养目标层面,这势必给学校实施生涯教育课程带来莫大的振奋和鼓励。酝酿已久的教育部《学生指导发展纲要》也即将颁布,生涯教育课程在全国的实施已势在必行。

[1]菲利普·泰勒.课程研究导论[M].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2.

[2]邱美华.董华欣.生涯发展与辅导[M].台湾:心理出版社,1997:11.

[3]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3.

[4]洪凤仪.生涯规划自己来[M].台湾:台湾扬智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0:48.

[5]南海.什么“生涯教育”——对“生涯教育”概念的认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10.

[6]杨婧.从美国生涯教育的经验看我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及课程设置[D].天津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9.

[7]尤敬党,吴大同.生涯教育论[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3,(1):12-16.

A Discussion on Necessity of Setting-up Career Curriculum in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ZHAO Shiguo

(Shanghai Pudo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Shanghai 200127)

In order to face the challenge economic and society development bringing up to human vocation and life, the educational reform comes up worldwide about implementing career education to develop students’ career planning ability. Setting up career curriculum is always regarded as a kind of the most economical and effective way. So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several career curriculum terminology, the thesis discussing the necessity about setting up career curriculum in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from the tendency of career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ly, the present problems of career curriculum in mainland and the inner logic of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students.

career curriculum, career planning, junior and senior school students

赵士果,山东滕州人,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科研员,博士,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研究。

猜你喜欢
生涯职业学校
我的教书生涯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吐槽退役生涯
我的地下工作生涯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学校推介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