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泡子

2016-10-27 18:11朱辉
中国新闻周刊 2016年30期
关键词:光棍书商鸦片

朱辉

90年代初,我在某化工厂当技术员。厂子效益不好,大多数工作时间里,工人们一堆一堆分坐车间各个角落聊闲天。我通常参与“男子青年组”讨论,这堆人中光棍居多,聊来聊去,每每落脚于“性”。

“每天下班我都去大学城那边溜达,好多漂亮女大学生,那腿、那相貌……”阿晓每每说起这些,眼泛桃花、口齿生津。

“人家大学生会看上你?”我常常泼冷水,试图浇熄他熊熊燃烧的荷尔蒙。然而阿晓并不泄气,他说小男生太嫩,女大学生就喜欢我们这样健美成熟的工厂男。

真不是白日做梦吗?我不由想起民国初期的样板国民阿Q先生,他当年也曾意淫满街女人都不正经,想勾搭野男人。阿晓的白日梦显然很受欢迎,大家极愿意相信,于是每每煞风景、坏人家好事的我,便常常遭到群众驱逐。

后来我跳槽去了杂志,认识了一位同行书商,他出过一系列野鸡杂志,专门为阿晓这类底层光棍量身定做,期期都是些“白富美”倒贴“矮穷矬”的传奇故事。阿晓们最终当然是癞蛤蟆吃不到天鹅肉,可这位书商赚得钵满盆满,娶到了娇妻。想想也不奇怪,中国男人素有向往吃软饭的心理期待,所以就会有大量诸如董永遇到七仙女之类的意淫故事。

作为文人,咱克服不了恶心,写不出如此猥琐的意淫文字。不过写写小资,应该还算体面。虽然小资专栏稿费一般不低,可拿去买LV、坐豪华游轮、吃哈根达斯……亲身体验小资生活,显然会入不敷出。于是一般都是找阔亲友打听这些玩意什么形状?偏偏上帝太公平,那些人有钱却略输文采,使了吃奶的劲儿,还是描绘不清楚模样。

好在这两年,网民的智慧足以言简意赅地解决一切名词解释难题。“打卤馕”三个字,就让披萨的形象栩栩如生;“咖啡上面像漂浮着一些唾沫”,一句话,我就知道“卡布奇诺”什么样了。

武汉有句方言叫“韵泡子”,源于旧社会抽鸦片,烟鬼们吸进“烟泡”,便飘飘欲仙,产生想什么就有什么的幻觉。如今鸦片早已禁止,可是喜欢“韵泡子”者仍大有人在。所以我等小文人不必担心没事可干,“烟泡”是做不完的。

猜你喜欢
光棍书商鸦片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太平天国与清军的一笔奇葩买卖
不长叶子的树光棍树
塞纳河岸旧书商要申遗
光棍的桃花运
书商的广告
The Shanghai Marriage Market
阿富汗鸦片年产量创新高
清末地方财政靠鸦片
总统与书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