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临床观察

2016-11-01 11:13郑常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8期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针灸

郑常军

山东省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即墨 2662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例临床观察

郑常军

山东省即墨市第三人民医院,山东 即墨 266200

目的:观察温针灸联合西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后WOMAC评分及SF-36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优于对照组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WOMAC以及SF-36评分均较前有所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效果显著,同时对于患者疼痛症状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较为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治疗;效果分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是指关节软骨发生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改变,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继而导致关节被破坏,发生畸形,进一步影响患者关节的功能。随着社会逐渐老龄化,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也日益增高,本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症状和关节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1]。目前临床对于本病的治疗主要通过应用消炎止痛药物以及关节腔内营养注射和理疗方法等,均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且长期治疗的效果较差。笔者使用西药联合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取得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收治的76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骨科学修订《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中拟定的诊断标准:①一个月内多数时间出现膝关节疼痛;②X线片显示关节边缘骨赘形成;③年龄在40岁以上;④关节液检查结果符合骨性关节炎标准;⑤晨僵时间在30min以下;⑥关节活动时有弹响。同时满足①和②,或者同时满足①、④、⑤和⑥,或同时满足①、③、⑤和⑥者即可确诊。按照随机双盲法原则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8例,男16例,女22例,年龄在46~83岁,平均(66.45±8.45)岁,病程在6个月至14年,平均病程(4.65±1.08)年;研究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年龄在44~87岁,平均(65.78±7.83)岁,病程在7个月至13年,平均病程(5.92±1.74)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本次研究采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商品名芬必得,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00089)治疗,0.3g/次,2次/d,早晚各一次,持续治疗10d为1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研究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予以温针灸治疗,具体操作:穴位选取:足三里、内外膝眼、阴陵泉、血海以及阳陵泉。患者取仰卧位,膝关节自然屈曲,并进行常规皮肤消毒,然后采用28号2寸毫针垂直进针,得气后把艾柱套在针柄上,点燃,每次每个穴位实施2壮,大约40min,每周连续进行5次,停止2d,治疗8周。

1.3 观察指标 ①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WOMAC(骨性关节炎指数)以及SF-36(健康调查简表)评分的评分改善情况。WOMAC:被测者根据自身的感受,在直线的相应位置作记号,两端分别表示没有困难和极度困难,主要从疼痛、僵硬以及身体情况三方面出发,没有困难为0分,轻微为1分,中等为2分,非常为3分,极端为4分,共计0~96分,其中疼痛共计20分,僵硬共计8分,身体状况共计68分,病情的严重程度与积分值呈正向相关[3]。SF-36评分:共包含36个具体问题,分为8类,分别是身体健康水平对应身体功能、身体疼痛、社会角色功能、总体健康感觉,精神靖康水平对应生机活力、社会职能、情绪对社会角色的影响、心理幸福感以及社会职能。总分范围在0~100分之间,得分和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即得分越高,健康状况越好[4]。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相关规定,治愈:经治疗后患者疼痛症状消失,并且关节活动正常,主要的理化检查指标正常;显效:经治疗后部分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主要理化指标有所改善,且X线明显好转;有效:经过治疗后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消失,关节活动轻度首先,且主要的理化指标改善,X线结果好转;无效:经治疗患者的症状以及关节活动均未见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优于对照组8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较,*P<0.05。

2.2 两组WOMAC以及SF-36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SF-36两组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较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以及SF-36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的发病率才随着社会的日益老龄化而逐渐升高,疾病造成的疼痛以及关节的功能受限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本病的西医治疗主要通过消炎止痛药物对症状进行控制,或直接进行人工关节置换,但西药治疗会给患者的胃肠以及肾脏等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人工关节置换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同时还需要考虑排异反应,因此,临床不断探索研究,旨在于寻找治疗本病更好的方法。

骨性关节炎属于中医“痹症”范畴,结合历代中医对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记载,温针灸已经广泛应用于本病的治疗,并且温针灸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已经有报道[6],在选取穴位时主要选择血气充足的经脉(如足三里),古医书记载,血海及阴陵泉能驱邪活络,通利关节,足三里扶正气,祛邪止痛。温针灸对于本病治疗的主要机制在于通过艾久的热量带给人体温性刺激,继而通过经络腧穴的作用[7],达到治病的目的。温针灸治疗具有痛经活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以及消肿散结等功效[8],同时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温针灸是将针刺促进气血调和的作用与艾灸调和气血、解郁止痛的作用相结合,继而提高临床疗效[9]。布洛芬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其具有较强的解热镇痛和抗炎的作用,其存在R-型和S-型两种光学对映体。给药后,R-型布洛芬在体内通过现成辅酶A硫酸酯,并向S-型布洛芬单向转化,而S-型布洛芬发挥主要药理作用。布洛芬主要通过可逆性抑制环氧化酶作用,继而抑制化生四烯酸向血栓素以及各种前列腺素合成过程,前列腺素是疼痛以及炎症和血小板聚集等过程的主要介质,抑制其合成即可起到解热镇痛和抗炎的功效[10]。

本次观察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优于对照组81.54%(P<0.05)。治疗后两组WOMAC评分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降低程度大(P<0.05)。治疗后SF-36两组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升高较快(P<0.05)。进一步说明,温针灸用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确有临床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温针灸治疗,不仅能够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同时还能改善患者的关节疼痛、僵硬等症状,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应海舟,黄芳,应海芬,等.温针灸与电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效果分析[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2):150-152.

[2]中华医学会.骨关节炎诊治指南(2007年版)[J]. 中国临床医生,2008,01:28-30.

[3]凌云.中西医结合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15-17.

[4]焦伟国,郭燕梅,瓮长水. 汉化版36项健康调查简表评估膝骨关节炎患者生活质量的信度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1,17(01):75-76.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J]. 湖北中医杂志,2002,02:57.

[6]冯润枝.温针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65例[J].世界针灸杂志,2010,20(3):63-68.

[7]刘红.隔姜艾条灸治疗空调性肩关节疼痛1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5):267-268.

[8]张鲁燕.温针灸合并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J].中国伤残医学,2014,12(22):115.

[9]朱天兵.温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28(12):1036-1037.

[10]何汉成,吴龙卓.布洛芬缓释胶囊内服配合中药外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5,8(1):44-46.

(编辑:梁志庆)

2016-06-28

郑常军(1974-),女,汉族,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脊椎相关疾病。E-mail:aazheng@126.com

R684.3

A

1007-8517(2016)18-0095-02

猜你喜欢
骨性关节炎针灸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