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文化,唱响红色教育主旋律

2016-11-01 09:24翁新阳顾仁智
江苏教育 2016年16期
关键词:红色教育特色文化基地建设

翁新阳 顾仁智

【摘 要】红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都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结合地方资源和地域优势,创建了“红色教育励我行”课程基地。红色教育校本课程的建设,对构建特色德育文化、铸造红色教育品牌、提升素质教育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成了学校教育中鲜明的突破点和扎实的生长点。

【关键词】红色教育;基地建设;特色文化;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2.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2-0056-02

【作者简介】1.翁新阳,江苏省泰兴市横垛小学(江苏泰兴,225418)校长,一级教师;2.顾仁智,江苏省泰兴市横垛小学(江苏泰兴,225418)副校长,一级教师。

江苏省泰兴市横垛小学地处黄桥老区,与苏中地区党组织的发祥地、农民革命运动的策源地、武装斗争的根据地——中共江浙独立支部旧址毗邻而居,是一所红色文化色彩浓郁的学校。2014年6月,学校申报的“红色精神励我行”建设项目被省教育厅列为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

一、抓特色,铸品牌,深挖红色教育资源

横垛小学充分发挥地处老区的优势,审时度势,走上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打造特色教育品牌之路。用文化经营学校,用发展提升品牌,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形成富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唱响红色主旋律,传播追梦正能量,并在制定学校“十二五”发展规划时,写进方案、形成思路,争创学校红色教育品牌。

学校建立了两个创建条线:一是由党支部领导下的工会、团委及少先队的创建网络,主要负责宣传、介绍泰兴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极开展各项专题活动;二是由校长室领导下教导处、教研组和班主任的创建体系,科学有序地把红色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以及班主任工作中。学校通过教师座谈会、校务会、家长会等渠道,建立健全了与革命传统教育相关的红色校园文化建设管理制度、校本培训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评价与奖励制度等;出台了《红色校园文化建设规划方案》等,制定了创建线路图、明确了任务完成时间表,以确保红色文化教育品牌创建工作的正常开展。

正确的方向是前进的导航。为此,学校多次邀请专家来校调研、论证,在教师中广泛征集“金点子”,围绕“唱响红色主旋律,传播追梦正能量”的办学理念,确定了“向前向上向荣”的校风、“怀感恩之心,立成才之志”的校训、“笃实厚实扎实”的教风、“肯学会学勤学”的学风,设计了以红色文化为特色的校徽、校旗,编写了校歌,让红色教育整体化、规范化、系列化、持久化,真正使每一个横小人都知传统、学奉献、敬先烈,成为红色品牌建设的见证人。

二、抓人文,强管理,营造红色文化氛围

学校致力于深化校园文化内涵、丰富载体、构筑文化阵地建设,使学生的道德情操在校园内处处都能受到影响、得到净化、升华,起到环境育人、物化育人的良好效果。

学校有计划、分阶段、按楼层打造以“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六年影响一生”为核心的高品位校园文化,做到美化、净化、活化、趣化。校园文化建设对师生进行感悟教育,对社会进行宣传引导,让更多的家长在观望中开始关注学校,在关注中欣赏学校,在欣赏中走进学校,做到红色教育润物无声!

三、抓创新,促转型,搭建红色文化传播平台

学校创新工作思路,将红色教育与学科教学、课程设置等有效融合,相互渗透红色文化理念,畅通红色文化传播渠道。

1.将红色教育有机渗透到学科教学中。

把握课堂教学主阵地,把红色教育资源渗透到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去,充分发挥红色资源的德育功能,重视红色资源在情感教育中的德育价值,让学生的心灵在感受红色资源德育之美中拥有一片纯净、美好的蓝天,从而达到思想政治教育预期的教育目标。如音乐课教唱红歌,欣赏红歌,了解红歌的时代背景,感触红歌的革命情怀;语文、品德等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组建研究性学习小组,赏析红色诗词,从中接受熏陶和教育。

2.将红色教育有机融入校本课程的编写。

学校组织教师深入走访、广泛收录整理地方红色革命故事、散文、诗词、名言警句等,通过有机整合,编写了适合学生特点和认知水平的校本教材《红色精神励我行》体现了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每个年级的校本教材均设有“精神解读”“哲理故事”“案例分析”“名言警句”等四大版块,内容翔实。

3.将红色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相结合。

在班主任工作中,学校与时俱进,提出“创‘星级班集体,创‘红色少年”系列活动。在学期初制订“星级班级评选标准”“红色少年评选标准”后,每月对班级常规管理进行星级考核,凡学校验收达到规定要求的班级、红色少年,学校给予表彰、奖励,并在学校醒目位置张榜公布,有效地推动了学校常规管理和红色文化建设工作不断向纵深发展,做到规范化、常态化。

4.将红色教育与书香校园建设相结合。

学校图书室每学期都会推荐一批红色经典书目供全校师生借阅,每个班级的“图书角”也都有若干本红色著作,学生随时都可徜徉在红色经典的海洋中。

四、抓传承,提素质,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为了引导学生自觉地了解本土红色文化,使优秀的革命传统在学生身上得到传承与发扬,学校创新思路,开展特色活动,努力向外拓展红色文化外延,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1.争创“英雄中队”。

为了点燃师生心中的“英雄”情愫,学校每年授予优秀班级为“英雄中队”。活动中,队员们重温革命岁月、感受新旧社会的变化,从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中受到启发,保持蓬勃朝气、旺盛活力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达到了寓教于学、寓教于乐、寓教于行的预期目的。

2.塑造“红色教师”。

激发奋斗热情,提升教师队伍师德的整体水平,是“红色精神励我行”项目建设的重要目标。近年来,学校以“学楷模、育英才”为活动主题,先后组织了优秀教师事迹报告会、教师师德演讲、师德论坛等系列活动。

3.培养“红色学生”。

为弘扬团结、友爱、互助的优良品质,践行红色精神,学校积极开展了“手拉手,共享同一片蓝天”捐资助学活动。

4.打造“红色家庭”。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文化的传播方面责任重大、作用特殊。学校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向家长发放倡议书,争当“红色文化宣传员”的活动。

5.组建“红色社团”。

学校组建了腰鼓队、合唱队、号鼓队及书法、诵读、舞蹈等兴趣小组,组织师生编红色舞蹈、写红色诗词、唱革命歌曲、观革命影视剧,传承红色精神。

6.推进“红色实践”。

学校结合“清明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一二九”等重大纪念节日,举办红色历史讲座,开展红色知识问答、红色诗词朗诵、红色故事演讲、红色文化征文、红歌演唱比赛、红色图片展览、红色实践活动、红色影片展播等丰富多彩的与学校特色建设相关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通过各种蕴涵红色文化竞赛活动的开展和作品的展示丰富红色校园文化的内涵。

猜你喜欢
红色教育特色文化基地建设
对“红色教育”回归本位的思考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论徐特立思想从“教育救国”到“红色教育”的转变
地方财经类高校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现状及路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发挥红色教育阵地优势拓宽思想政治工作平台
改善课堂教学质量, 完善党校红色教育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