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及有效性探究

2016-11-04 07:52严旭
保健文汇 2016年8期
关键词:脑外伤开颅硬膜外

●严旭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及有效性探究

●严旭

目的:分析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治疗方式例,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4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病人,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清除血肿组组和开颅血肿清除组,每组20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微创清除血肿组20例患者临床治疗有效性、并发症发生率与开颅血肿清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给予积极的微创血肿清除治疗,对提升救治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显著。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治疗方案;临床效果

脑外伤是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作用于头部造成的损伤。伴随社会活动多元化发展,高能量创伤的发生比例不断增加,脑外伤就是高能量创伤的常见类型之一,包括颅骨损伤、颅内血肿、脑挫裂伤等[1]。脑外伤的发生可导致硬膜外血肿的出现,其中颅骨损伤与硬膜外血肿形成关系密切。颅骨与硬脑膜分离,使部分小血管受损,也是导致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因素之一[2]。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发生,对患者生命构成严重威胁,及时有效的进行血肿清除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为了探讨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有效治疗方式,给予4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病人不同治疗方案,现将相关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月40例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病人,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清除血肿组和开颅血肿清除组,每组各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对诊疗措施知情同意,入选患者脑外伤硬膜外血肿均经CT检查证实。微创清除血肿组20例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2-68岁,中位年龄(45.7±2.1)岁,其中车祸伤7例,高处坠落伤5例,打击伤5例,其他3例;入院时清醒状态7例,朦胧状态7例,昏迷状态6例。开颅血肿清除组20例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6例,年龄25-69岁,中位年龄(43.9±2.6)岁,其中车祸伤5例,高处坠落伤7例,打击伤3例,其他5例;入院时清醒状态10例,朦胧状态5例,昏迷状态5例。排除合并其他内科恶性肿瘤病例、合并严重感染病例、合并语言障碍或精神障碍病例、无监护人无家属病例。两组患者在上述材料的对比上无显著差异,p>0.05。

(2)方法。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内科保守治疗,按照病人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同时给予病人持续性颅内压监护,根据病人生命体征变化对诊疗方案及时进行调整。微创血肿清除组20例患者给予微创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前明确病人血肿位置,行局部麻醉,依据CT检查结果应用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针精确定位血肿位置,标靶中心为血肿部位,于颅骨处垂直进针,慢慢进入血肿腔室,通过侧孔引流血肿液,血肿冲洗液冲洗固态血肿,直至冲洗液清亮,血肿液注射入血肿部位,溶解固态血肿,实施开放引流,术后冲洗血肿腔,3-4次/d。

开颅血肿清除组20例患者术前明确病人血肿位置,行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适宜切口,严格限定切口宽度,以保障患者头皮正常血运。骨瓣或皮瓣方式开颅,切除血肿后,脑压板处理血肿,吸引器吸出,如患者出血严重则行电凝止血处理。悬吊硬脑膜,消灭死腔,出血时可用海绵止血。手术结束前置入引流管,复位患者骨瓣,缝合切口,如患者合并脑疝形成则行去除骨瓣操作。

(3)观察指标。应用GCS评分对患者临床抢救情况进行评价,包括痊愈、轻残、中残、重残、植物、死亡,其中痊愈、轻残、中残计入临床抢救有效率的计算[3]。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4)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有效率

微创血肿清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死亡率为5.0%,开颅血肿清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为70.0%,死亡率为10.0%,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与死亡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 微创血肿清除组和开颅血肿清除组的治疗情况对照

2.2 不良反应

微创血肿清除组20例患者术后发生感染1例,未见呼吸障碍和脓肿并发症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5.0%;开颅血肿清除组术后发生感染3例,发生呼吸障碍1例,未见脓肿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明显,p<0.05。

3 讨论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主要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脑外伤发生后应及时对患者的神经症状进行准确判断。临床研究表明对CT检查幕上血肿>30m L,幕下血肿>10m L或伴随意识不清、昏迷患者应及时给予手术治疗。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能够缓解患者颅内高压,对血管受阻情况进行干预,还能够减少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伤残率和死亡率,提高临床抢救水平,并且在患者预后中发挥重要作用。

脑外伤硬膜外血肿临床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积极迅速的治疗,开颅血肿清除术是硬膜外血肿沿用已久的治疗方法,包括骨窗开颅术、骨瓣开颅术,其优势在于可以彻底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必要情况下还可以进行硬膜下探查。但是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患者创伤较大、治疗费用高、患者实施全麻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大,术前准备时间长易延误患者治疗时机,术后感染发生率较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迅速发展,微创血肿清除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关注。微创血肿清除术是一种精细的手术方法,该术式的应用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解除患者颅内血管受阻情况,显著降低血肿的危险性,且对患者创伤时间小、患者实施局部麻醉即可,术前准备时间短,为特急性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的进一步治疗赢得时间,手术操作简单易行,一般在15-40m in时间内完成,能够及时清除血肿部位,促进患者康复。

本组研究中,微创血肿清除组20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70..0%);微创血肿清除组死亡率为5.0%,明显低于高于开颅血肿清除组(10.0%);微创血肿清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开颅血肿清除组(20.0%)。

综上所述,脑外伤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应以提高患者生存率为原则,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手段,为患者争取治疗时间,使其在最佳时机接受治疗。微创血肿清除术的应用可使患者预后获得明显改善,降低患者死亡率,保障患者安全。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患者硬膜外血肿情况,治疗后及时复查CT,确定良好治疗措施,以免延误病情,对预后产生消极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盛泽医院)

[1] 脑外伤非手术治疗进展研究[J]. 冯泽全.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5,04(01):120-123.

[2]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对轻中度脑外伤临床疗效影响[J]. 刘平,丁忠阳. 山西医药杂志. 2017,07(02):198-201.

[3] 急性硬脑膜下血肿减压术后对侧进展性硬脑膜外血肿的早期诊治[J]. 徐立,唐超,陈磊,曹铖,丁圣豪,高国一,包映晖,潘耀华,梁玉敏,江基尧.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2,11(06):111-114.

猜你喜欢
脑外伤开颅硬膜外
脑外伤病人术后颅内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高血压脑出血应用小骨窗开颅术与骨瓣开颅术治疗的效果对照分析
脑外伤诊断中磁敏感加权成像和颅脑CT的应用效果对比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快速开颅技术在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抢救治疗中的效果
早期介入认知训练改善脑外伤后抑郁的观察
开颅手术后继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