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数学教学的变革

2016-11-07 04:45段新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变革数学教学互联网+

段新江

摘 要: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课堂已深入人们的生活,同时也为我们的小学数学带来崭新的教学资源。网络的全面普及,为整个教育带来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观念,在新课程下基础教育重要部分的数学教学更应深入开拓创新,转变教育方法,不断探索,不断研究,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变革之路。

关键词:互联网+;数学教学;变革

进入21世纪,我们的教育经历了从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21世纪是信息革命和知识爆炸的时代,互联网技术正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互联网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的各个领域,提高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带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全新变革,对于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内容及价值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互联网+数学教学”的核心就是“海量资源条件下+学习方式选择+数学教学”,将网络资源引入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种新课程下最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这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模式,以媒体作为我们基础教育的课堂重要教学资源及工具,让互联网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通过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全面提升教学质量,达到落实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

一、“互联网+”环境下数学教学的变革

著名而伟大的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曾说:“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网络媒体教学可以激发和培养孩子们学习使用电脑的兴趣和意识,从而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基本的知识技能和有关的信息资源,掌握网络的发展对于人们生活带来的重大影响,培养了孩子们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以及在信息时代的工作生活做好铺垫作用。

1. 整合互联网海量资源,提升学科教学内涵

新课改要求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要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生活更加数学化,这样孩子们对于生活中的知识也会更容易理解、接受,还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在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最具活力最具时代特点的数学学科,很难在教材中把生活问题呈现出来。但是现实的生活材料,不但能让孩子们感受到学习内容与自己遇到的问题紧密联系,而且还能极大地激发孩子们对将数学问题与生活进行联系的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例如,执教《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一课时,教师课前让孩子们去搜集有关教学的数据,可以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搜集。结果他们搜集的数据,有的是太阳与地球的距离,有的是江苏省的面积有多大,有的是校长一学期出席国旗下讲话的概率是多少……这些结合生活搜集来的数据更具说服力,也更有意义,孩子们不但可以很快乐轻松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而且他们对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又有了更深刻的了解。这样的资源更具生活实际特点,将这些生活资源与我们的课堂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机智融合,灵活地引导孩子们去充分利用各种生活资源,并将其巧妙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就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具活力和时代特点。改变传统教学,能使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起来。

2.发挥互联网交互性强的长处,丰富数学教学形式

最好的教学方法,就是让孩子们对教师的课堂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孩子们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教师,也是调动他们学习动力的最好的方法。我们的传统教学都是依靠三个“一”(一本教科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进行的。孩子们不但产生不了兴趣,而且还会产生厌学的情绪。运用媒体资源,巧借媒体优美的声音资源、动画资源、视频资源,并有机结合,营造出生动有趣的问题教学情境,这样孩子们不但兴趣盎然,而且能形成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自主探究、自主解决问题的良好氛围,形成我要学的场景,从而形成学习动机。因此,运用媒体资源,把媒体的各种功能进行整合来创设情境,孩子们不但能快乐接受,还能产生学习的激情和探究的欲望。

3. 巧用互联网多重特点,优化数学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中,孩子们的学习是无味的、被动的,缺乏自主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然而,互联网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是开放性、全球化的;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在新课改的今天,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走进媒体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4. 通过互联网多角度操控,实现数学学习双主模式

互联网教学提供了形象的感知材料,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法则等。互联网具有内容丰富、信息传递快、形象直观、多角度操控等特点,所以教师要利用这个优势为学生提供感知材料,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二、“互联网+”环境下数学课程的优势

网络科技的发展,为新课程改革提供了强大的课程教学资源,也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构建了一个更加灵活、更加丰富、更加开阔的良好的学习氛围,体现出更加优越的发展势头。

1. 信息化的学习氛围,拓展了孩子自主思维的空间

以师讲为主,孩子听为辅的陈旧模式,很难提升孩子们的学习素养和提高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信息时代的到来,孩子们可以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学习,既开阔了视野,又增加了教学的生动灵活性,同时也提升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媒体氛围的营造,开创课堂教学的机制互动

传统的课堂教学,主要依赖于教师的教学技巧,孩子们的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在媒体的氛围下,可以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促进孩子们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例如,执教《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时,教师利用七巧板组织创意拼图的教学,所有的孩子都热情积极地参与,并且都能做出非常有创意的拼图,如上坡的马车、骑自行车的孩子、翠绿的大树、流动的小船……紧接着,教师为了全面展示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就利用多媒体功能(屏幕广播)先把孩子们的作品一一调出,再展示到实物投影上,让大家相互之间进行欣赏和学习。再如,执教《认识图形》一课时,教师在教学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时,灵活运用媒体资源,把孩子们课前搜集到的“桌面图片”“有关标志图片”等资料全部投影到大屏幕上,进行资源共享。

3. 开放的媒体化网络,提升孩子的综合能力

目前,互联网技术已十分普及,现在的时代也是信息化的时代,孩子们获取的信息资源也更加广泛,思维也会更加灵活。网络环境为我们营造了一个和谐开放的教学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孩子们可以在网上搜集、寻找各种学习资源,并且处理、辐射、利用这些媒体资源。

4. 媒体环境的教学,打破传统教学模式

陈旧的传统课堂教学,过分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使得孩子们的主动性难以得到体现,也不能提升孩子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互联网+”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科技高度发达,学习途径日趋广泛的今天,我们在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同时,对其负面影响也要了然于胸,“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有效利用互联网技术的基本态度。

1. 厘清范畴,互联网也非“无所不能”

互联网技术对于学生的情绪(情绪一般可以通过人的音量、语速、语调来表达)表达,课堂上师生间的直面交流、情感沟通,班级秩序、班级凝聚力、集体主义感等就“无从下手”。

2. 适度运用,杜绝片面追求课堂气氛之嫌

很多孩子对网络都充满了好奇,他们可能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和网络聊天,控制力不强,越陷越深,虽然课堂气氛活跃有余,但课堂效率往往不尽如人意,导致出现背离教学设计初衷的尴尬。

3. 越俎代庖,影响学生学习的习惯

小学阶段的学习有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书写、查阅工具书等习惯,网络的长期使用会改变学生的这些习惯。

4. 得陇望蜀,影响学生阅读的心理品质

网络的操作简单,内容丰富,贴近时代,给孩子们带来了急于求成的心理,孩子们在网络的环境中会养成不好的阅读习惯,不懂得品味优秀书籍,甚至还会造成心理不健康的状况,不能专注于学习,情绪也会不稳定。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特别是新课改的今天,课堂教学更需要与科技相辅相成。在网络环境下,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应该是多元开放的、丰富多彩的、精彩纷呈的,网络的环境会更加促进我们教学的变革、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内容的新颖、教学策略的独特、教学结构的优化等。网络媒体与课堂教学的整合是新课程发展的要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同时更是未来课堂教学发展的趋势。

猜你喜欢
变革数学教学互联网+
变革开始了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变革中的户籍制度
创新IT 赋能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