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中的“语感”运用策略例谈

2016-11-07 12:47许豪
读与写·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高考解决策略语感

摘要:自上世纪中叶以来,关于语感的讨论不绝于耳。各路专家学者从心理学、语言学、教育学甚至哲学的角度论述了语感的本源。具体到教学当中,特别是作为定向检验教学成果和学习水平的高考当中,"语感"亦或明或暗地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借助语感,我们很容易逾越命题人的重重设障,从而化繁为简。语感、语法和语境三者互为支撑,他们的结合也为我们寻找快捷的解题方法提供了一种可能。

关键词:高考;语感;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0-0089-01

2016年的全国高考尘埃落定。在暌违十年之后,重庆高考命题再次被纳入全国卷范畴。但万变不离其宗,全国Ⅱ卷虽然在某些题目的出题形式上有所创新,但换汤不换药,都没有脱离考纲本身。不管是重庆单独命题也好,还是全国卷也罢,我们从中不难发现,在全部的18个题目中,涉及到的诸多考点中,都与一个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个概念便是"语感"。

1.语感概说

何谓语感?我想我们每个人都能够说上一二却都又不甚了了。我个人认为,语感就是一个人对语言的敏感度,是人们在长期的阅读或者学习过程当中对大脑的连续刺激而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的习得行为。古人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正是这个道理。很多时候,"读"不失为培养语感的一把秘钥。而语感的形成,即语言敏锐度的形成正是这种长期量的积累达到了质的变化。当然,关于语感定义以及相关论述在几十年前就已经开始,并且相关讨论已进行的如火如荼。著名语言学家叶圣陶在《文心﹒语汇与语感》中曾经定义语感为"对于辞类的感觉力"。[1]并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对"语感"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字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2]同时期的另一位语言学界的学术大咖吕叔湘先生亦赞同叶老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3]打开相关搜索引擎,从彼时到现在发表在各类媒体上的有关"语感"的论述数以万计,谈语感的心理机制的有之,谈发展方向的有之,谈和具体的语文教学的某个环节关系的有之,当然述评类的文章亦有之。但是,很少有人探微高考与语感的联系。

2.高考解题中"语感"的具体运用

新世纪后修订的教学大纲首次把"培养学生的语感"作为一个教学目标给提了出来。在大纲中,把语感的培养细化到了小学至高中这三个不同的学段。小学阶段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而初中阶段重视"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高中阶段强调"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4]不难看出,语感的培养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这正如语文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妄想揠苗助长。它是一个通过外化的言语不断刺激的过程,是一种无意识的经验积累后所达到的一种质的变化。

具体到高考题目中,有五分之二的题目可以通过语感做出初步的判断,然后再结合语境做出准确的选择。以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为例,第一大题是以格非的《塞壬的歌声》为蓝本的一篇文艺学美学范畴的阅读题,下设三个小题。在没有做题之前,语感敏锐的同学往往可以从命题人所预设的选择支里看出一点儿门道:如第2小题让选出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所给的四个选项分别是:"A.水手在伦敦讲东印度群岛的所见所闻,匠人在火炉边讲自己的人生经历,他们讲的故事各有特点,但同属于传统故事模式。B.传统的故事讲述者大多会讲述那些为听众喜闻乐见的事,小说家则会根据自己的写作意图审慎构思,创作新的故事。C.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D.现代小说家不喜欢传统故事模式,视它为绊脚石,是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故事模式显得僵化古板,已经不能促进小说艺术的发展。"[5]A选项着眼点在"但同属于……";B选项着眼点在"大多会……";C选项的着眼点在"因为……已……不再是";D选项的着眼点在"是因为……已经不能……"。然后迅速地定位到原文中,就会发现C项"现代小说不太注重一个故事如何来讲,因为故事情节已不再是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因素,人们更注意故事之外的附加意味",曲解文意。这就是语感运用的一个典型事例。

另如第4小题,文言断句题。我们判断句读的时会发现那些平日掌握的有限的规则都无甚大用,这时候我们就能够凭借语感来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原题如下:"承宪怀祸藏奸窥觊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吓勋贵簧鼓朝绅"。[6]经过比较四个选项我们很快就可以将目光锁定到两个不同之处:一、"冒籍"断在前还是断在后;二、"事由己发"断在前还是后。根据语法及语感,我们可以判定,分别作为"重惩"和"扬言"的宾语的"冒籍""事由己发"都应该紧承谓语,划归上一个句子。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把C选项"承宪怀祸藏奸/窥觊储贰/且广结术士之流/曩陛下重惩科场冒籍/承宪妻每扬言事由己发/用以恐喝勋贵/簧鼓朝绅/"给选择出来。

同样语感还可以帮助考生解决诗歌鉴赏和名句默写中遇到的诸多难题,作为解题方法和思维走向的一个有效补充,能给考生指引一个大致可行的方向,不至于无从下笔,抑或落笔无言。

当然,高考所有的题目设置中,跟"语感"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词语辨析""语病判断"以及"语意连贯"三个考点了。这有点儿像英语考试中的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错,很多时候我们做出正确判断靠的是"直觉",其实所谓"直觉"即"语言的敏感度"。这种情况下,我们甚至可以轻松跳过命题人在选择支里面给我们设置的重重障碍,把正确答案"脱口而出"。13题便是一个很好的印证。很多学生看到13题的第一时间稍微有点蒙,因为这是恢复高考怎么多年来第一次将词语的运用以六选三的形式来呈现的。这对于重点备考三三成组的同义词辨析的广大重庆考生而言,的确是有点措手不及。但是稍作镇定你会发现这类题很容易借助语感和排除法迅速地找出正确答案。语言敏感的同学大可把题干中加点的成语看成一个空白的横线,在读题的过程当中根据语感和上下文的语境填上合适的词。比如我们可以把13题的①看做这样:"舞台上的灯光时明时暗,快速变幻的布景令人_______,随着歌手的狂歌劲舞,观众席上也一片沸腾。"[7]根据语感,我们很快就可以填上"目不暇接",来形容东西多,眼睛都看不过来。再对比题干,我们就很容易发现命题人的"狡黠"之处,在原题中这个地方用的是"目不交睫",形容夜间不睡觉或睡不着。想用"望文生义"和"形近混淆"来迷惑我们。排除了①也就基本上为我们扫清了选择的障碍。同理,处理15题语意连贯亦是如此,先抛开选项,自己根据语法、语感和语境在原题中做出判断选填,然后再跟选项对照,你就会发现果然有一个选项和你的一模一样,毋容置疑,这个就是正确的选择。

3.结语

综上所述,语感作为我们有效解决高考题目,逾越命题设障的利器,应该为我们所重视。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着重对语感的培养。当然,一个人良好语言敏感度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这就需要我们一线的语文老师要不断地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语感的训练。多读,多看,多听,多写。听、说、读、写,是语文学科的基础,也是培养语感的不二法门。只有长期坚持相关的专项训练,不断地去敲击、去碰触学生的语言神经,才会在今后的某一日达到质的飞跃。不管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也好,还是"熟能生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也好,其实重点还在"多"和"熟"。所以,语感的培养,创设一定的语境很重要。良好的语文素养的形成,语感不可或缺,但仅凭语感也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我想今年的全国Ⅱ卷的作文题给我们指明了提升语文素养的方向,即"对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8]实为箴言。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实用语文教学词典.天津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2]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3]吕叔湘.学习语法与培养语感.语文学习.1985年第一期

[4]语文教学大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试验修订版),2000年3月版

[5][6][7][8]来自2016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

作者简介:

许豪(1983.6),男,河南许昌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重庆复旦中学一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共党员。

猜你喜欢
高考解决策略语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算错分,英“高考”推迟放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