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为本,咬文嚼字——《伤仲永》教学设计

2016-11-08 04:20◎姜
现代语文 2016年26期
关键词:方仲永仲永组词

◎姜 玲

以生为本,咬文嚼字——《伤仲永》教学设计

◎姜 玲

从教学目标、方法、过程、板书、作业等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伤仲永》的教案。《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言字词句,翻译课文,在疏通文言大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阐发的主题思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伤仲永》中的重难点文言字词;使学生尽量能在不看注释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独立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

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勾画字词,学习和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渐渐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字词的方法——组词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认识本课的主题思想——有天赋不等于成天才,提升学生认真刻苦学习的信念与信心。

二、教学方法

诵读教学法: 让学生在朗读《伤仲永》的过程中整体感知全文、主旨思想;

分组讨论法: 根据《伤仲永》的教学目标,给出相应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合作来解决;

比较分析法: 就本文而言,引导学生比较分析方仲永随着年龄的增长自身的变化,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从而引出文章主旨。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霸占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且还因此衍生出了许多风趣幽默的网络用语,如“吓死宝宝了”、“主要看气质”、“我想静静”等,那么网络用语中将学习好的同学称为什么?(生:学霸!学神!)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么你希不希望成为那个“学霸学神”,成为父母的骄傲呢?(生:希望!)通过学习《伤仲永》这篇课文,大家一定能找到答案的!(板书:伤仲永)

2.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对照注释,扫除文言、语音障碍;

全班学生共同朗读《伤仲永》,加深课文内容理解、了解主要人物方仲永的事迹。

3.老师讲解重点字词及其翻译,教给学生古文翻译的技巧

在古代汉语中,一个汉字翻译过来往往是一个词语,所以我们在翻译一些不知道意思的单个字时,用这个字组词,将组的词放在这句话中,再联系上下文看,是否语句通顺,逻辑思维是否衔接得上。比如第一句话“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中的“隶”字,虽然文下有标注,但还是可以引导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先给“隶”组词,大部分学生会组成两类词,名词性质的“奴隶”和动词性质的“隶属”,再让学生将这两种组词带入课文,联系上下文,不难得出“隶”的意思是“隶属”“属于”;又比如文中的“异”“乞”“通悟”等都可以通过组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在不看文下注释的情况下翻译文言文。学生自己能、会翻译文言文得来的成就感,远比老师讲完后,学生自己再翻译得到的成就感大得多,而且这样他们也记得牢靠、准确,不至于觉得学习文言文太无聊、太难。

4、通过多媒体展现重点字词、读音及翻译,让学生作答,对于学生迟疑的地方,老师再着重讲解点拨,从而加深学生对本课文言文的理解与记忆。

在学生回答完以上问题之后,找同学翻译全篇文言文,以此了解学生对本课文言字词的了解情况,对于学生含糊不清的地方老师再次强调、讲解,在咬文嚼字中让学生理解学习文言文;通过翻译,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总结概括能力,再次感知课文。

通过表格,让学生讨论答疑。为深化主题,笔者将通过如下表格引导学生自主谈论探究,得出《伤仲永》的主题思想:

根据课文内容,让学生自由讨论,填写这个“个人档案”,进而让学生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其合作探究意识;

引导学生讨论方仲永的变化,并用词语概括方仲永三个阶段的形象特点;

通过这些词语我们可以看出方仲永变得越来越平庸,根本不像一个拥有超人天赋的天才儿童,方仲永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分组讨论,答疑解惑;

老师点评总结小组讨论的结果,突出自我的学习、环境对一个人的重要影响,强调天赋只有极少数的人拥有,即使侥幸拥有天赋,后天如果不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我的话,不仅会浪费天赋,还可能会如文中所言不会“得为众人而已”,甚至更差;

让学生自由谈谈对课文标题“伤仲永”理解,在自由讨论中,加深学生对天赋、成才、后天努力的理解感悟;

最后,通过一些励志的真人真事的故事或视频,强化学生对于课文主旨的认识。

四、作业设计

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封信给方仲永的父亲,注意书信格式,不少于300字。

(姜玲 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 723001)

猜你喜欢
方仲永仲永组词
不幸的方仲永
怎样正确组词
我会组词
想清楚再动笔
新《伤仲永》
不幸的方仲永
乌云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
豌豆笑传①
方仲永的落差谁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