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永

  • 天赋异 禀
    【字里字外】《伤仲永》讲的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的悲剧。相传北宋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他五岁的时候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却忽然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非常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全乡的秀才都来欣赏他写的诗。从此,只要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颇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大文豪王安石听说了神童方仲永的事,在回到家乡的时候见到了当时十二三岁的仲永。王安石让仲永作诗,诗的水平已

    家教世界 2023年16期2023-09-14

  • 天赋异禀
    【字里字外】《伤仲永》讲的就是一个天赋异禀的孩子的悲剧。相传北宋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他五岁的时候还不曾认识书写工具,有一天却忽然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感到非常诧异,就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给他。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且題上自己的名字。全乡的秀才都来欣赏他写的诗。从此,只要指定事物让他作诗,方仲永立刻就能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颇有值得欣赏的地方。大文豪王安石听说了神童方仲永的事,在回到家乡的时候见到了当时十二三岁的仲永。王安石让仲永作诗,诗的水平已

    家教世界·创新阅读 2023年6期2023-07-05

  • 哪有什么天赋如此,不过是日日坚持
    的天赋也不过“伤仲永”北宋有个神童叫仲永,年幼时富有诗才,指定事物让他作诗,立刻就能完成,并且文采和道理都有让人欣赏之处。他的父亲以为奇货可居,便天天让他表演作诗来赚钱,不让他学习。就这样过了十几年,再有人问起,乡人回答已“泯然众人”了。五岁能诗与旁人相比,是多么高的天赋,可因为后天的不加努力,竟在成年后泯然众人,所以一个人光靠天赋,后天不加努力也是难以成才的,只有持之以恒地学习,不畏过程中的磨难,才能有所成就。成长宣言:你只管努力,时间会给你答案。在成长

    意林·少年版 2021年21期2021-12-09

  • 棒与捧
    子。王安石在《伤仲永》中,记述了这么一件事:有孩童方仲永,五岁即能成诗,此事很快传开,于是,“邑人奔之”,纷纷“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仲永的父亲见有利可图,每日领着儿子到处作客,四方炫耀,不让其求学。结果,到仲永十二三岁时,作诗已与传闻不相称;又过七年,当王安石问及仲永的现状时,早已才尽,“泯然众人矣”!我不禁想起近年来一些媒体对神童的宣扬,有的倒还有分寸,有的可就神乎其神了。什么“音乐家”“画家”“书法家”,动辄便戴上“家”的桂冠,甚至说某某少年

    杂文月刊 2021年2期2021-04-12

  • 人造春天开海棠
    我不禁想起了《伤仲永》的故事。古时有一个神童名叫伤仲永,他五岁时就会写诗,许多人花重金请他作诗珍藏,他父亲很开心,便不让他上学,专门写诗赚钱,直到十多年后江郎才尽。一味去挖掘,却不去积累,变得和普通人并无二样,没有去讀书,最后连口饭都吃不上。花也是一样,我在等待……一个月过去了,春天来了,桃花、梨花、杏花,各种花齐绽放,生机勃勃。可那盆海棠花却没有一丝动静,不仅没有二次开花,反而掉皮而死,可谓是“众花皆秀我独亡,提前绽放日火忙,为忙开花不吸养,春天来临我凉

    作文与考试·小学高年级版 2021年6期2021-03-24

  • 欲速则不达
    。北宋时期有个叫仲永的人,他自幼才思敏捷,提笔即可写诗,因此很小就声名鹊起,震动邻里。乡人为了一睹神童的风采,纷纷邀请方仲永及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请仲永题诗。方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带着仲永四处拜访乡人,没意识到天资聪颖的仲永也需要好好培養。结果仲永长大后,失去了年少时过人的才能,变成了普通人。与仲永同龄的北宋著名诗人王安石,得知了他的经历,无比惋惜,写了一篇散文《伤仲永》。如果父亲不贪图仲永儿时作诗得钱的眼前小利,在家用心培养仲永,也许

    作文周刊·小学三年级版 2020年32期2020-09-12

  • 咦,“小神童”怎么低调了?
    聊聊:谦虚。《伤仲永》的故事,今天和小朋友们分享一下。古时候,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家里世世代代以耕田为生。方仲永5岁时,一天,哭着闹着要书写工具。他的爸爸很是诧异,为了满足好奇心,从邻居那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立刻写下诗句,并签下自己的名字。乡里的秀才们指定事物让他作诗,他都能立刻完成,颇有文采和哲理。同县的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奇,对方仲永的爸爸更是高看一眼,并以贵宾之礼相待,甚至还有人花钱求取方仲永的诗。方仲永的爸爸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于是每天带着他四处拜访同县的

    小雪花·小学生快乐作文 2020年12期2020-05-17

  • 抑扬之道对比生波澜
    。如王安石的《伤仲永》,仲永五岁的时候,“即书诗四句,并自為其名”,此后“自是指物作诗立就”“文理皆有可观者”。作者突出方仲永孩童时代的惊人天赋和聪明过人,然其“父利其然也”“不使学”,结果“泯然众人矣”。先扬后抑,言简意深。“抑”和“扬”,在写作艺术上是一种技法,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的手法使文章摇曳跌宕,婀娜多姿,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作文周刊(中考版) 2020年5期2020-04-28

  • 天助自助者
    。王安石所述《伤仲永》中的主人公便是一例,仲永实乃一天生神童,五岁作诗,出口成章,这等天赋羡煞旁人。而他却没有珍惜,不仅没有接受教育提升自己,反而暴谴天物只顾卖弄,终是把才华耗尽,再也没了当初的才气。天分固然重要,可若空有其表,一点不努力、不自助,也便是放弃了自己。等到以后浑浑噩噩无所作为,能怪的只有自己当初的不努力。毕竟,不自助的人,天又怎会助你?而中國诗词大会总冠军武亦姝,被称为诗词才女。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她并不像仲永自幼便天赋过人,她的所有成就秘诀皆

    神州·上旬刊 2020年4期2020-04-24

  • 你只管努力,上天自有安排
    本笔墨为何物的方仲永,5岁那年,突然哭喊着要写诗。家人惊奇异常,忙借来纸笔给他,仲永马上写出一首诗。经过专家坚定,这首五岁小儿的诗歌,立意深主题好。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无论指给仲永什么,他都能立即写出诗来,文采立意皆非凡。他爹高兴得很,没让他去上学,整天带着他到处去写诗换钱。到十二三岁时,仲永写出来的诗已经很普通,水平远差于六七岁时。到了十八九岁时,仲永再也写不出诗来,与周围不会写诗的人没什么区别,一个诗坛天才就这样陨落!仲永的天资无人能比,可是因为没有努力

    阅读与作文(高中版) 2019年9期2019-11-06

  • 我的作文发表喽
    书本,朗诵起《伤仲永》来。每朗诵一段,爸爸就负责给我解释字词和句子的意思,还给我翻译成白话文,就像讲故事一样生动。“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指物作诗立就……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泯然众人矣……”爸爸说:“再有天赋的人也不能靠吃老本过日子,像仲永那样,天赋高,可是不学习,短短十余年的工夫,天才少年也变成了普通人。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天赋一般,不努力学习就会连普通人的智慧都达不到……”听着听着,我陷入了思考,突然明白爸爸

    新作文·小学高年级版 2019年9期2019-10-30

  • 读《伤仲永》有感
    学家王安石的《伤仲永》,文章以写实手法还原了一个文学天才沦落成普通人的故事。故事梗概是这样:江西金溪县有个平民方仲永,自小才智过人,五岁就做得一手好诗。父亲忙于炫耀获利,天天带他四处拜访同县人,不让他学习,以至于仲永的文学才能渐渐消退,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已不像从前那样好,又过了七年便“泯然众人矣”。仲永天资聰慧,但后天不加努力,沦落成普通人。我不由想到,是否天才也需要勤奋,否则终归一事无成?天资固然重要,但天才毕竟是小部分,大部分人只是默默奉献,维持社会运转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9年8期2019-10-21

  • 《三字经》名句学习
    为著名的就是“伤仲永”的故事。宋朝时,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家世代以种田为业。方仲永出生后,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却忽然放声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对此感到惊异,马上从邻居那里借来笔墨纸砚,方仲永拿起笔便写了首诗,而且还给诗写了个题目。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传送给全乡的秀才欣赏时,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从此,方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拜访,有人当场指定物品让他作詩,他立即就能完成,他的诗不但很有文采,而且非常有道理。不久,方仲永的天生奇才传

    小读者之友 2019年12期2019-09-10

  • 读书莫要“买椟还珠”
    化细节。“小小”仲永,竟是王丞相的同龄人同学们对《伤仲永》一定不陌生:少有异才的仲永,因为父亲觉得同乡人“以钱币乞之”,用金钱讨取仲永的诗作,是有利可图的,竟然粗暴地从此不让仲永正常就学,以致仲永不可避免地踏上才能衰退,最终“泯然众人”的道路。作者在文中也表达了自己对其无限扼腕叹息之情。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明道中,随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后半部分,需要补充主语,我一直让学生补充的主语是“我”——我让他写诗,他(写出的诗)不能和之前

    学生导报·初中版 2019年24期2019-09-10

  • 探微寻幽见真知
    徐建文《伤仲永》是北宋著名文学家王安石很平易的一篇散文,它“指出有才能的人需要加以正确的教育,才会有所成就,对一般人的教育,就更加重要了。作者通过仲永的事迹,说明了这一有普遍意义的道理”。(《中国历代散文选》,北京出版社,刘盼遂、郭预衡主编)对本文的主题,相信就大多数教师来说,讲得够详细了,够周到了;但我们注意到没有,方仲永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才能呢?从原文来看,“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似乎是天生的。这样说来,如果不是教师有意廓清,或许在学生心目中,已无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51期2019-09-10

  • “泯然众人”,谁之过
    -1王安石的《伤仲永》是一篇警世类的文章,通过一位“神童”最终变成常人的故事,说明具有普遍借鉴意义的道理,给人以深长的思考。作为经典名篇,选入教材进行教学。探讨仲永才华消失的原因,是我们教学时始终绕不过去的话题。本次教学也不例外。教学时,在学生熟悉课文,理清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过程后,我在投影上出示了“‘泯然众人,谁之过”的话题。不到一分钟上,便见台下小手林立,各人跃跃欲说。我不禁为学生思维的敏捷,对课文的理解而暗喜。环视了教室一周后,便让学生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上、下) 2019年14期2019-08-07

  • 仲永遇吕蒙
    戴栩芊一日,方仲永行于街市,暮而归。遇一河,河水五彩,颇为奇异,仲永以为神河,乃拜。毕,仲永方欲行,忽见水中冒泡不止,暗流涌动,似有巨物,疑有河灵,遂止。少时,有一人手自水中出。仲永以为神灵现形,然又见一人首,口呼“救命”,速将其救起。待那人上岸,仲永细观之。那人满脸髭须,目光凛凛,一身凛然正气,非常人也。那人咳出数口水,言他姓吕,名蒙,字梓珉,本汝南富陂人。那人道谢一番后,起身欲离去,然环顾四周,一时不知身处何地。仲永见此,道:“现天色已晚,若先生居所离

    创新作文·初中版 2019年1期2019-07-04

  • 《王国平实话十说》系列——儿童片
    频道可能重现“伤仲永”古代一个“仲永”倒下去,当下千万个“仲永”登上台。其实,这也就是当下物质营养丰富,信息视野广阔了,然后,涌出了数不清的“好像神童”。于是,家长按捺不住虚荣和骄傲,抱起“仲永”走进娱乐频道展示“神童”。我不知道这属于儿童在娱乐成人还是成人在娱乐儿童,但我知道最终受益的是娱乐频道的收视率。

    小小艺术家 2019年6期2019-06-24

  • 归纳悲剧性的“仲永人生三步曲”
    文体鉴别1.《伤仲永》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这是一个难以做出决断的提问。文本体式互融互通是非常普遍的,就此文讲,有人说它是记叙文,叙述仲永简单的事迹,后边仿司马迁“太史公曰”发表议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人说,这是议论文,更准确地说是当时的时评,是对当时人们热捧的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边叙述大家感到新奇的事,后边对事做评论。王安石很是赶时髦。我赞成后一种看法,理由如下:第一点,从标题《伤仲永》之“伤”字看,它是“叹”的意思,就是为仲永而叹息,所以此文标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9年3期2019-03-23

  • 醉翁诲学
    会告诉你答案。伤仲永北宋年间,江西金溪有个叫方仲永的人,家中世代以耕田为业。因为世代务农,家境清贫,仲永长到五岁时都不曾见过笔墨书籍。忽然有一天,仲永哭着索要这些东西。他的父亲对此感到诧异,就从邻居那里把这些东西借来给他。拿到笔和纸的仲永立刻写下了四句诗,并题上自己的名字。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和团结同宗族的人为主旨, 被全乡的秀才传阅观赏,声名远扬。自那以后,别人指定一个主题,仲永立刻就能成诗,并且诗的文采和主旨都可圈可点。同县的人们对此都感到非常惊奇,渐渐地

    阅读(高年级) 2019年12期2019-02-02

  • 漫说进步
    起了一位嘉宾——仲永仲永同学从小就是一位天才,各种聪明,也各种被人宠爱。结果是这样的:过了几年,听说仲永的名气没有那么大了,又过了几年便与常人无异,人们也不再提起这个人。这是因为仲永他爹每天拉着他串门,到处显摆,所以荒废了仲永的学习,尽管他的知识没有退步,但是已经远远达不到了他原本可以达到的高度。就像入学考试一样,仲永同学考了一百分,而其他的同学只有六七十分,所以仲永同学感到很骄傲,便开始飘忽,而其他同学虽然与仲永距离相差甚大,却也在努力追赶,后来考试越

    创作 2018年5期2018-11-12

  • 勤 奋
    将一事无成。《伤仲永》一文里,仲永5岁时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以说是神童了。但他的父亲贪名逐利,总是带着他,利用他的那点天赋去周游赚钱,结果仲永错过最佳学习时机,长大只能“泯然众人矣”。可见,人的成功起决定作用的仍是后天的努力和勤奋。因此,要想成才,我们不仅要珍惜宝贵的天赋,更要奏响勤奋的乐章!我的演讲结束了,谢谢大家。

    快乐语文 2018年14期2018-06-06

  • 想清楚再动笔
    一、解题师:“伤仲永”的“伤”是什么意思?生:哀伤。师:“仲永”是什么意思?生:“仲永”是人名。仲永是一个人。师:仲永为什么让人哀伤?二、识仲永1.天才仲永师:由第一段我们可以知道仲永哪些信息?我先做个示范。比如说课前有同学问仲永是哪儿的人。生:金溪人。师:怎么知道的?生:“金溪民方仲永”。师:对!但是咱们通常说“金溪人”,可是王安石怎么说的?生:金溪民。师:是啊。为什么咱们说“金溪人”,而王安石偏偏说“金溪民”呢?我们暂时先不解决这个问题。从第一段还知道

    中国教师 2018年5期2018-06-02

  • 从文本中汲取言语智慧和人生智慧
    杨慧莹田贺书《伤仲永》这节课超越了“语文教学”,实践着“语文教育”:教学生从文本中汲取言语智慧和人生智慧,增长学习语文和做事的才干,使学生越来越聪明。一、汲取言语智慧,教学生学语文“称职的教师要求学生去学的东西首先就是学本身,而非旁的什么东西”[1],田老师本节课所教的就是“学本身”。1.教学生阅读之法——披文入情,理解“文本之道”“披文入情”就是通过文字走进文本,咬文嚼字理解文意,即以文本语言为凭借不知人不论世把握文本内容。要“入情”,“披文”是前提和基

    中国教师 2018年5期2018-06-02

  • 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
    ?笔者将结合《伤仲永》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学《伤仲永》一文时,我微笑着抛出问题: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由于父亲的“不使学”造成的。突然,一位一向沉默内向的同学表示方仲永才能“泯然众人”的原因不能仅仅归咎其父亲的“不使学”。一石激起千层浪,起先是几个同学点头附和,接着大部分同学自发地小声讨论起来。我在心里进行着激烈地思想斗争,是轻描淡写地“敷衍”带过,还是珍视课堂的“生成”?思虑再三,我决定让学生重新研读文本,讨论“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17年12期2018-02-24

  • 例谈语文博弈课堂
    深刻。现以 《伤仲永》课堂实录为例具体诠释博弈课堂。一、精彩导入同学们,知道“江郎才尽”这个成语吗?“江郎”为何“才尽”呢?这样的悲剧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王安石的《伤仲永》,希望通过“仲永”的“悲剧”找到“江郎”悲剧的根源。二、快乐自学下面请同学们把书和“导案”拿出来,15分钟时间自学,前10分钟独自完成自学内容,后5分钟可以相互讨论,共同进行“快乐组学”,并要推选出小组展示人员,自学时如果遇到不会的或思考不出来的可以举手问老师(布置完任务

    学语文 2018年2期2018-02-24

  • 仲永之伤:北宋江西神童的残酷竞争
    传这是宋代神童方仲永变的。在江西,神童可远不止方仲永一个。神童方仲永950年前,江西有一个有名的神童,叫方仲永。方仲永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的家里,从小聪明可爱,天资超群。五岁时,有一天,他拉着父亲的衣襟哭闹,非要笔墨纸砚不可。父亲被他逼不过,只好到村里唯一的穷秀才那儿借来文房四宝。仲永破涕为笑,手握笔管,一首五言诗就从他的小嘴巴中冒了出来:大海四方方,乌龙蟠中央;若遇天才手,飞出写文章。父亲听得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狂喜地对着苍天连连磕着响头。一个五岁的山

    华声 2017年21期2017-12-25

  • 新《伤仲永
    吴义凡金溪民方仲永,世事耕畜。仲永年方有五,未尝明世事。目不识丁,手不能写。其父方平,见子如此,心忧忡忡。如灼如焚,如履薄冰。望子之通达,日夜不眠。一日,其父耕毕而归家。忽闻室间有哭啼之声,见仲永正号其间。问其故,仲永曰:“吾要书具,母不睬吾!”父异而喜之,曰:“莫非吾儿开智邪?”乃假邻人书具与之。仲永即书古风四首,并自为其名,其父观之,喜极而泣曰:“此天欲光吾门楣矣!”是日,偕仲永焚香于先人冢前,泣而祷拜。自此,父愈器仲永,視如腋下之珠矣。乃不复务农,教

    新作文·初中版 2017年11期2017-12-04

  • 重视后天教育,讲究育人方法
    年级王安石的《伤仲永》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神童方仲永因“不使学”最终“泯然众人”的悲剧,牵动着作者和世人的心,也牵动着我与孩子们的心,让人叹息与伤感。作者借事说理告诉我们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教学这一课,我用了两课时,第一课时引导学生诵读古文,注意读得抑扬顿挫,读出节拍、读出意境、读出情感;理解重点词、词类活用、古今异词等词义并结合注释翻译古文。第二课时理清文章层次,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文本意思,体会作者情感关注文章现实意义。其中第二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断令我记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9期2017-09-26

  • 仲永之伤 北宋江西神童的残酷竞争
    传这是宋代神童方仲永变的。在江西,神童可远不止方仲永一个。950年前,江西有一个有名的神童,叫方仲永。方仲永出生于一个穷苦农民的家里,从小聪明可爱,天资超群。五岁时,有一天,他拉着父亲的衣襟哭闹,非要笔墨纸砚不可。父亲被他逼不过,只好到村里唯一的穷秀才那儿借来文房四宝。仲永破涕为笑,手握笔管,一首五言诗就从他的小嘴巴中冒了出来:大海四方方,乌龙蟠中央;若遇天才手,飞出写文章。父亲听得呆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狂喜地对着苍天连连磕着响头。一个五岁的山里伢崽,没

    看历史 2017年8期2017-08-23

  • 仲永
    县有一个小孩叫方仲永,他家里祖祖辈辈都是种田人。仲永长到5岁了,还从未见过笔墨纸砚是个什么模样。可是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父亲就感到很奇怪,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自己题上自己的名字。他父亲把儿子写的诗传给全乡的秀才观赏,秀才们都称赞他写得好。而且,你只要指定物品讓仲永作诗,他都能立即完成,并且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渐渐地,同县的人都觉得仲永是个了不起的神童,以后必有大作为。从此,县里的人都把仲永的父亲当做上宾对待

    小天使·四年级语数英综合 2017年5期2017-05-31

  • 龙清泉“仲永”重生
    ——龙清泉终于“仲永”重生了!要知道,最近几年,龙清泉几乎与世界级比赛无缘,更甭说参加奥运会了。可也就是这个龙清泉,自小就被冠以“举重天才”“神童”名号。2008年,还未满18岁的他一鸣惊人,打破了北京奥运会抓举和总成绩两项世界纪录。“这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他将成为继穆特鲁后最亮的明星!”国际举重联合会主席阿让这样评价龙清泉。“他天赋过人,悟性极高,抓举和挺举均衡,技术和力量融合完美!他是举重天才!”一直关注龙清泉成长的腾讯网站体育栏目曾这样报道他。然而,

    第二课堂(初中版) 2017年2期2017-02-08

  • 浅谈语文个性化阅读 ——以《伤仲永》为例
    阅读 ——以《伤仲永》为例丁 霞《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些要求道出了阅读教学的本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理应从“多元解读”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遵循基本的阅读方法,尊重他们的阅读习惯、思维方式,允许他们在已有的知识系统、情感体验、智力水平基础上对作品

    中学语文 2017年36期2017-01-28

  • 切勿让过去阻碍未来
    过去的荣辱。神童仲永七岁吟诗成诵,名噪四方。其父疏于仲永后天的学习与培养,致使仲永十五岁时变得与众人无异。韩信少时受胯下之辱,未因“一市人皆笑”“以为怯”而自暴自弃,最终助刘邦开创大汉帝国。仲永之父为过去的“荣”所牵绊,一代神童毁于一旦;韩信未因过去的“辱”而沉沦,青史留名。正确地对待过去的成败。发现镭元素的居里夫人并没有止步于第一次诺贝尔奖,而是继续当科学界的“女强人”,成为唯一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科学家。晚清中兴之臣曾国藩曾多次陷入惨败的绝境,但他未

    长江丛刊 2016年6期2016-11-26

  • 以生为本,咬文嚼字——《伤仲永》教学设计
    咬文嚼字——《伤仲永》教学设计◎姜 玲从教学目标、方法、过程、板书、作业等几个方面入手,设计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文言文《伤仲永》的教案。《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言字词句,翻译课文,在疏通文言大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阐发的主题思想。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伤仲永》中的重难点文言字词;使学生尽量能在不看注释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独立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过程方法目标:

    现代语文 2016年26期2016-11-08

  • 语文教学内容解读的价值取向
    年级上册中的《伤仲永》一文,学生读了课文后几乎都能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即就是讲述了仲永从一个具有神异天资的儿童,因为不好学而沦为凡夫俗子的故事,强调了终生学习的重要性。但仲永变化的原因却众说纷纭:有的认为是仲永没上进心、不想学;有的认为是仲永没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有的认为是仲永的父亲贪图利益不让仲永学习……这些解读都好像各有各的道理。但联系课文题目我们不难发现:题目中的“伤”其实是“文眼”,表面是在为仲永感到哀伤、惋惜,实则是在痛斥仲永之父“不使学”行为。其

    当代教育 2016年3期2016-11-02

  • 语文课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渗透。本文以《伤仲永》为例,在课程中尝试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渗透,力求使学生在提高语文素养的同时,了解身边的法律法规。培养学生的法制感,让他们明是非、知善恶。【关键词】语文教学;法制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语文课中尝试渗透法制教育的教学,早已有教师进行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如在《斑羚飞渡》中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在《孔乙己》中对偷窃行为在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和《

    课外语文·下 2016年8期2016-10-21

  • 互动链接
    《伤仲永》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方仲永为例,说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仲永的故事是真是假,长期以来,教师们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伤仲永》所叙故事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这种观点建立在肯定“方仲永五岁能诗是天生的”基础之上。我在重读文本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个疑问,仲永五岁能作诗是天生的吗?综合考查文中方仲永的生活环境和语言习得规律后,我发现仲永五岁能作诗的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他出生后依靠诗歌言语潜能,敏锐、快速地接受周围诗歌言语环境影响的结果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16年8期2016-10-17

  • 《伤仲永》教案
    社会上存在的类似仲永的现象,让学生深刻领会后天学习非常重要这个道理3、学习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教学重点:1、抓住本文借事说理的特点,弄清材料与观点的关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2、了解“之”“于”的用法以及文言词活用情况。3、注意本文详略得当的写法,揣摩精当的语言。教学难点:1、方仲永“泯然众人”的原因是什么?即如何理解课文最后~段作者的思想。2、学习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激情导入1、师:爱迪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17期2016-09-13

  • 《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比较阅读
    仲永甲◎王安石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

    作文与考试·初中版 2016年18期2016-06-14

  • 以生为本,咬文嚼字
    级下册文言文《伤仲永》的教案。《伤仲永》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言文,因此教学内容主要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讲解文言字词句,翻译课文,在疏通文言大意的情况下,引导学生体会课文阐发的主题思想。一、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伤仲永》中的重难点文言字词;使学生尽量能在不看注释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话独立地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白话文;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勾画字词,学习和运用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渐渐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字词的方法——组词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9期2016-05-14

  • 先叙后议
    【技法导入】《伤仲永》一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生聪颖却被耽误的事例来说明后天教育对成才的重要性。文中所使用的“一半叙事,一半议论”的写作技法,类似于我们现在所说的“一事一议”。所谓“一事一议”,就是指对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或某一文字材料有所感触,并能抓住其中令自己感受最强烈的某一点来发表自己见解的文章。这里的“事”具有广泛性 ,它可以是一个故事、一种说法、一种现象、一篇文章,甚至是某一人物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某件事情中的某个细节;也可以是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16年4期2016-05-14

  • 神童母亲忏悔
    ”。但像古时“伤仲永”一样,神童魏永康并没有在长大后依旧延续神奇。2003年7月,已经读了三年研究生的魏永康,连硕士学位都没拿到,就被学校劝退了。母亲曾学梅为曾代劳他生活上的一切甚至喂饭而忏悔:“是我害了他。”每每看到神童“泯然众人矣”的故事,人们都会很自然地联想到王安石笔下的“伤仲永”。所不同的是,古时“伤仲永”因后天父亲不让其学习而被当作“造钱工具”以至于沦落到一个普通人,现代版“伤仲永”则往往缘于父母一味让孩子专心学习,“两耳不闻窗外事”。魏永康的成

    杂文选刊 2016年5期2016-05-12

  • 多元鉴赏与比较:初中唐宋散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唐宋散文:《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点,教师应重视其教学策略的探究,带领学生感受其中动人之处,领略唐宋散文的独有魅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一、多元鉴赏:多角度诠释浅易之文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倘若教师仅停留于讲授散文大意,理解文章字词及主旨,学生将感到“食不饱腹”。因而,教师应对部分浅显易懂的唐宋散文进行多元鉴赏,下面将结合《伤仲永》一课进行以下探讨。1.散文关键字句的多元阐释一种观点认为,“伤”是

    语文天地 2015年14期2015-08-15

  • 多元鉴赏与比较:初中唐宋散文教学策略探究
    篇唐宋散文:《伤仲永》、《记承天寺夜游》、《小石潭记》、《醉翁亭记》。作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重点,教师应重视其教学策略的探究,带领学生感受其中动人之处,领略唐宋散文的独有魅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一、多元鉴赏:多角度诠释浅易之文中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倘若教师仅停留于讲授散文大意,理解文章字词及主旨,学生将感到“食不饱腹”。因而,教师应对部分浅显易懂的唐宋散文进行多元鉴赏,下面将结合《伤仲永》一课进行以下探讨。1散文关键字句的多元阐释一种观点认为,“伤”是指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5期2015-05-27

  • 聪明是把双刃剑
    也写下了名篇《伤仲永》告诫世人:就算是聪明,也要勤学不已,不要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聪明与天赋从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勤奋与努力才是走向辉煌的铺路石。郦波寄语:古往今来,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不在少数,梅花香自苦寒来的更是多见。天资聪颖本不是件坏事,只要认清这一点,时刻警醒自己——多读书,将聪明利用得长久、充分,学习、成长自然事半功倍。素材便利贴:五岁的“神童”方仲永生活在世代务农的普通人家,却无师自通能写一手好诗。他成名后并没有继续读书深造,而是整日跟着父亲四处

    小学生作文·小学中高年级适用 2015年4期2015-05-20

  • 后天的教育最重要
    的理解,填空:方仲永是个____________的人。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作为填空的依据。生:方仲永是个令人称奇的人:“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生:方仲永是个先知先觉的人:“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生:方仲永是个天赋极高的人:“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师:综合大家的分析,五岁的仲永从来没有上过学,却能够写出文采和道理俱佳的诗,这不能不说是个神童。此时我们再次朗读这部分内容应用什么语调读?生:用惊奇的语调读

    江西教育B 2014年3期2014-08-26

  • 读《伤仲永》有感
    李雪《伤仲永》是人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课文,小作者从课文中选取材料,巧举事例,论述了自己的观点——也许我们并不是天才,但我们可以从现在做起,只要努力学习,总会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今天,我学习了《伤仲永》一文,本文通过叙写方仲永从幼年时天资聪慧到长大后才能平庸的变化过程,点明他才能衰退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接受后天的教育。通过本文的学习,我明白了:人的知识才能绝不可单纯依靠天赋,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后天教育和培养对发展才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人想要成

    小雪花·初中高分作文 2014年4期2014-07-16

  • 三字经 13
    囊从前有一个叫方仲永的神童,五岁便会写诗,天生才华出众。常有人用钱财和礼物求仲永写诗,他的父亲便每天带着他四处作客。没有了学习的时间,仲永慢慢地写不出好诗,等到成年也只是个普通人了。可见人的成才决不可单纯依靠天资,必须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学习。1. 祖茔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歌,大家都称他为“圣小儿”。2. 他太爱读书了,经常读书到深夜也舍不得睡。3. 他的父母害怕他生病,强行吹灭蜡烛,让他休息。4. 为了读书,祖茔想了一个办法——偷偷地在灶里藏好未熄灭的木炭。

    小火炬·智漫悦读 2014年1期2014-05-27

  • 怎一个“伤”字了得
    安石写了一篇《伤仲永》,随笔挥洒,信手拈来,却引发人们不倦的探讨。方仲永的故事众人皆知:并非书香子弟的方仲永5岁时便能“指物作诗,立就”,并“自为其名”,且“文理皆有可观者”,因而扬名邑中。到了十二三岁,才气渐减,“令作诗,不能称前之所闻。”到了成年,竟“泯然众人矣”。故事至此已让读者感慨万千,如此神童,竟落得如此地步。谁之错?也许错在父亲,有这么一个天资聪颖的神童,却被他的贪财心给毁了。仲永的父亲,目光短浅,岂不知却毁了孩子的光辉前程。如果这位父亲以孩子

    新课程·上旬 2014年1期2014-04-01

  • 语文教学要构建“爱心网”
    。如,在教授《伤仲永》的时候,我向学生们提问:“为什么仲永的天赋会消失呢?是谁造成的呢?”大多同学都认为这都是仲永的父亲一手造成的。但我却告诉他们错并不在仲永的父亲身上。当仲永十二三岁的时候,天赋仍然存在,而开始懂事的仲永却没有要求亲人让他去接受教育,所以,仲永的天赋会消失仲永自身也要负一半的责任。正所谓:“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我告诉学生,学生的学习也要有爱心,但爱心是为了更好的学习,不是为了眼前的小利益。老师为了你

    中学语文 2013年36期2013-08-15

  •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与语文教学
    心校)在教学《伤仲永》这课即将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谁应该负责,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完之后。一名学生回答:“我认为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他的父亲应该负责。因为他的父亲贪图小利,没有让仲永学习,仲永才成为普通人的,所以他的父亲应该负责。”听完学生的回答,我赞许地点点头。我正要引导学生进行概括,总结出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时,没想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老师,我不同意××的意见。我认为仲永成为普通人,他自己应该负责。因为他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29期2012-08-15

  •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理解 ——《伤仲永》教学反思
    和理解 ——《伤仲永》教学反思◆梁仲雨(河北省承德县下板城学区乌龙矶中心小学)在教学《伤仲永》这课即将结束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谁应该负责,为什么?”然后让学生讨论。(意图是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出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学生讨论完之后。一名学生回答:“我认为仲永最终成为普通人,他的父亲应该负责。因为他的父亲贪图小利,没有让仲永学习,仲永才成为普通人的,所以他的父亲应该负责。”听完学生的回答,我赞许地点点头。(因为这正是教参

    中国校外教育 2012年19期2012-08-15

  • 提前预设与自然生成
    近日,我在教《伤仲永》一课时,分析到方仲永“泯然众人矣”的原因,按照提前预设,我引导学生自然归结到“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以至于“其受于人者不至”。正在这时,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他认为仲永五岁时,自己不能学,可长到十二三岁了,可以自己学习呀。他为什么不学呢?仲永长大后不学习才是他“泯然众人矣”的真正原因。面对这有理有据的自然生成。我静下心来细思,联系上下文,向学生这样解释:正是邻人的吹捧和其父的“不使学”,使仲永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才导致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09年10期2009-11-26

  • 为何会“泯然众人”
    芳解难释疑问:方仲永由天资过人变得“泯然众人”,原因是什么?答:这道题是考查同学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熟读课文,仲永生五年,“书诗四句”,“传一乡秀才观之”,“邑人奇之”,仲永的天资过人远近闻名。从此之后,便有人“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说明仲永的父亲贪图小利,目光短浅,而“不使学”导致了仲永的才能“不能称前时之闻”,最终“泯然众人”。所以原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回答:一是方仲永的个人情况,其父贪财,“不使学”;二是“其受于人者不至”,没有受到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版 2008年1期2008-09-18

  • 《伤仲永
    _____(9)仲永之通悟____________(10)卒之为众人____________(11)且为众人____________(12)固众人____________2.请用“/”画出下列语句中的停顿。(1)未 尝 识 书 具,忽 啼 求 之(2)借 旁 近 与 之,即 书 诗 四 句,并 自 为 其 名(3)自 是 指 物 作 诗 立 就,其 文 理 皆 有 可 观 者(4)父 利 其 然 也,日 扳 仲 永 环 谒 于 邑 人(5)余 闻 之 也

    21世纪中学生作文·初中教师版 2008年1期2008-09-18

  • 仲永的不幸等
    仲永的不幸宋代有个小孩叫方仲永,出生在一户普通的农家。5岁的时候,仲永无师自通地开始写诗,同乡的几个读书人知道了这件事,都跑到仲永家来看,一致认为他写得不错。于是这件事很快传开了,知道的人个个称奇。从此,仲永家热闹起来,经常有人来当场出题要仲永作诗,仲永不论什么题目都能立刻成诗,而且内容雅致,文采绚丽,得到大家的赞赏。仲永的天生奇才传到了县里,引起了很大震动,人们都认为他是个神童。那些名流、富人也十分欣赏仲永,还经常出钱帮助他。这样一来,方仲永的父亲便认为

    少年文艺·我爱写作文 2008年6期2008-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