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践

2016-11-09 12:15江智莹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工学教学方式职业

江智莹

(珠海市技师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浅谈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的实践

江智莹

(珠海市技师学院,广东 珠海 519000)

目前,国内的中职业院校掀起了一股工学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浪潮。然而当教师兴致勃勃地实施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时却收效甚微。通过反复调研,究其原因,在于没有从国内中职职业院校学生的认知特点来组织教学。本文以德国的职业教育理念为基础,结合我国中职学生的特点,将从大量的教学实践中阐述其具体运用。

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教学实践

虽然我国的职业教育占据了教育总数的半壁江山,其势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是职业教育培养工作与就业市场的严重脱节却一直是困扰几代职业教育者梦魇,挥之不去。为此,中央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政策。下面来分享一下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实践过程中的一点经验。

1 人“云”结合 扩散式教学

传统的教授方式往往采用教师讲授的单一手段,学生的自主性往往难得到体现。而且传统学校的教学管理比较保守,往往认为学生的上课状态是越安静越好。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还比较奏效,但很难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比如与人合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样也不符合德国教学模式的内涵。其次,作为世界第一大产业的电子技术,科技日新月异,传统的授课很难适应现代的电子企业。针对传统教学中的这种弊端,我们采用人“云”结合扩散式的教学方式。人“云”结合的含义有两层:一方面是指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方式的“云”化,另一方面是指学生与人沟通的“云”化。而扩散式的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德国微观教学法如头脑风暴法与思维导图法等,比如在上智能手机结构时,若用传统讲授智能手机的内部结构,学生参与度不高,上课经常出现睡觉玩手机的现象,但若先用微观教学法中的效果就不一样。过程如下。

1.1布置任务

制作智能手机结构组成以及各个模块的具体功能的思维导图。

1.2云网搜集资料(见表1、图1)

表1 通过“云”网络进行资料收集

表2 工作成果及其思维导图

图1 “云”网络资料收集思维

图2 工作成果思维

1.3工作成果(见表2、图2)

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也可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但同时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也相应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与传统教学方法的比较如图3所示,传统的教学是教师作为主导,教学内容完全是教师事先定下来的,教学组织多常用星型网络,教师处于教学的中心,学有余力和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全部由教师牵着鼻子走。这样,教师的工作量非常大,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而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在于建立教师与学生的网状网结构,教师可以把一部分的知识传授分担给学有余力的学生,学习跟不上的学生的受教途径也由原来的单一向教师请教到可以跟组长或者是组长进行请教,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模式。此外,这种方式也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比如学生在发挥创造性的同时也会引出一些连教师都没有见过的新思想新工艺。这就会迫使教师来对新工艺新方法等进行研究,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图3 传统教学星型网络与一体化网状网的比较

2 一体化计划排序 甘特图量化考核

2.12.1声道有源音箱的制作计划排序

有源音箱分成功放板部分与外壳部分,然后将两大部分的装配顺序进行打乱,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进行相关排序,做出工作计划来。期间,会涉及到先装功放板还是先装外壳部分等讨论,从小组讨论中培养制订计划之能力,如图4所示。

2.2甘特图量化考核

当循序排好之后,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鲁莽制作,不按计划行事,个别会容易形成拖拉的现象,导致项目时间结束后也没见其动手的现象。因此必须对计划进行量化,规定学生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什么事情要在何时完成,哪些是阶段性的成果。这些方面可以利用甘特图来进行量化处理,如图5所示。

图4 2.1声道有源音箱的制作计划排序

图5 2.1声道有源音箱的制作甘特图

3 工学结合 一体化课程体会

通过几年的一体化教学实践活动,我们发现一体化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目标指向的多重性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积极主动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对学校,建立全新的课程理念,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目标,通过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探索教学组织形式、活动内容、管理特点、考核评价、支撑条件等的革新,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学校课程体系。

培训周期短,见效快。一体化教学通常是在一个短时期内较有限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的,教学效果可测评性好。

可控性好。一体化教学由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活动由教师全程指导,有利于学生集中精力练习技能。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完成一个项目,必然涉及如何做的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从原理开始入手,结合原理,分析项目,制订工艺。而实践所得的结果又考问学生:是否是这样?是否与书上讲的一样?

总之,在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将教师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为中心,模糊了课堂的概念,将学生放在工作的情景中,学生的组织单位是项目小组,将传授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转变为以完成项目的综合能力为目标。学生在一体化实践过程中体验到了创新的艰辛与乐趣,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精神及合作能力等得到了全面培养。

[1]黄建民.项目教学”六步法”的设计与实施初探[J].新校园,2011,(6):44-46.

[2]赵海曼.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研究[J].吉林教育·教研,2015,(17):152.

[3]赵海千.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3,(6):56-57.

猜你喜欢
工学教学方式职业
盐工学人
——宋辉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