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为例

2016-11-09 12:15林凤燕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商品流通库存商品比较法

林凤燕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增城 511316)

比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以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为例

林凤燕

(广州市增城区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增城 511316)

比较教学法作为常用的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教学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认识,促进知识的消化、迁移和运用,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获得规律性认识。本文以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的特点入手,分析比较教学法在课程中的适用性,着重从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相向比较法等角度探讨了比较教学法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议以加强教学效果。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比较教学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一切的。”由此可见,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由肤浅到深刻,不仅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而且能够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比较作为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在课堂教学中也被广泛地应用并逐渐形成了一种专门的教学方法——比较教学法。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中应用比较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举一反三地把握教学内容的基本规律,并以此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 比较教学法

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认识对象放在一定的条件下,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对比分析,从而确定认识对象属性的同异、地位的主次、作用的大小、性能的优劣、问题的难易或认识的正误深浅,以达到辨识了解和把握认识对象本质特征的目的的一种方法。比较教学法常用的具体方法有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纵横结合比较法、相向比较法、试验对照比较法、环形比较法等[1]。其中,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相向比较法等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的频率较高。

2 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与比较教学法

2.1两类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相似性

商品流通企业按其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可以分为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两种类型。作为商品流通的两类企业,其日常发生的经济业务与工业企业的相比有较大的区别。但对于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来说,这两者则存在相似性。主要表现在:一是两者的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均是商品购销,二是两者的商品资产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均占有较大的比例,是企业资产管理的重点,三是两类企业营运中资金活动的轨迹均是“货币-商品-货币”。因此,两者在具体会计核算和具体会计科目的设置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

2.2两类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特殊性

批发企业和零售企业商品流转的情况有所不同,因而对库存商品的核算方法也就不同。一般地讲,批发企业商品流转的特点决定了用于组织批发业务的库存商品宜采用商品进价核算。零售企业商品流转的特点决定了用于组织零售业务的库存商品宜采用商品售价核算。由此可见,两类商品流通企业在会计核算方法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

基于两类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核算的相似性和特殊性的存在决定了比较教学法之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的适用性。教学实践已证明,应用比较教学法开展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迁移和运用,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 比较教学法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3.1横向比较法

横向比较法是指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同一层次或同一类别或相类似的事物作比较[1]。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横向比较。

3.1.1与工业企业会计相关内容作对比将商品流通企业会计与工业企业会计作对比应用于课程入门时效果较明显。通过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对象的分析,帮助学生认识工业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的不同经营活动,从而指出这两类企业的会计核算小到会计科目的使用,大到会计核算内容,会计处理方法上都有着很大差别。

3.1.2商品流转核算教学中的比较商品流转核算是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中心内容。教材中一般是以一个纵向体系出现,即按批发企业、零售企业等各自的商品购销存核算的特点,各自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由于没有分清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核算方法,往往会出现会计科目的滥用,金额计算的错误以致账务处理的出错等现象。为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并弄懂每一种核算方法的特点,了解不同类型企业采用不同核算方法的原因以及如何对本企业核算方法进行完善等,教学中教师要在讲清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对不同企业的同种业务作横向比较(见表1)。

表1 批发企业与零售企业的业务核算比较[2]

通过以上比较和鉴别,使学生明确两种不同核算方法各自的特点,从而对各自的适用范围一目了然并能准确地把握同一经济业务在不同核算对象下的不同账务处理,以此避免将各种商品流转核算方法相互混淆。

3.2纵向比较法(表2)

纵向比较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处于不同层次或不同阶段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1]。在商品流通企业会计教学中运用纵向比较法时,可将同一种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置于新旧会计准则下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了解其中的变化,温故而知新。例如对批发企业异地商品购进的会计处理的比较(见表2)。

表2 新旧准则下批发企业异地商品购进的会计处理的比较

3.3相向比较法

将两个(只有两个)具有相对关系或相反关系的事物进行比较的方法叫相向比较法[1]。这种比较方法对于商品流通企业会计的教学是非常适用的。这是因为相反或相对的经济业务频繁地出现在教材里面,如商品的购进与销售、进货退出与销售退回、进货退、补价与销售退、补价、库存商品短缺与溢余等等。对于这些业务,如果学生把它们对立起来分别记忆,往往会事倍功半。因此,教师在讲解这类问题时就可以有意地将两个相反或相对的业务放在一起,通过比较所做的会计分录来分析两者的区别,不仅节省了讲课时间,而且能使学生印象深刻,不易混淆。譬如教师在讲库存商品溢缺核算时就可以通过举例,让学生对商品盘点溢余和商品盘点短缺分别做账,比较其异同。例如:昌盛贸易公司(批发企业)2009年2月25日,仓库部门送来商品盘点溢缺报告单(见表3)。

表3 商品盘点溢缺报告单 2009年2月25日 单位:元

对溢余饼干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饼干25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25

对短缺糖果应编制的会计分录: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120

贷:库存商品——糖果120

通过以上会计分录的比较,让学生自己去归纳二者的关系,由此得出结论:相同点是均要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账户进行核算,不同点是账户记录的方向刚好相反。根据这一规律性的总结,学生就能触类旁通,毫不费力地解决类似的其他相反或相对的业务核算。

4 应用比较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4.1善于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用比较教学法开展教学时,教师切忌全包全揽,也就是不能直接地把相互联系的教学内容之间的异同和盘托出,而要注重启发学生,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去分析去探寻不同会计核算对象的业务流程、核算方法、账务处理上的差别等并从中归纳出规律性的认识。此外,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集体智慧,从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此达到相互促进的效果。

4.2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变通比较的手段

应用比较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比较有一定联系的教学内容促使学生能温故而知新或对知识能举一反三。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发现学生在比较自己安排的授课内容时无从下手。原因是学生不知如何找出比较的切入口。对此,教师可逐步引导,提出备选答案让学生分析比较,从中作出最优选择。另外,教师也可以在比较时故意出错,让学生指出教师的错误,使他们获得强烈的成就感,由此加深对这一关键问题的印象。所以说,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灵活变通比较的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比较性的学习,获取成功的喜悦。

4.3注意避免无需比较的内容

比较教学法的应用并非要求教师将教材所有的知识点都进行比较。对于那些原本就不难理解或彼此的异同点都很少的内容,若将其进行比较,则意义不大,且浪费教学时间。因此,教学中应注意避免无需比较的内容。

[1]李运模.比较教学法论略[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20(3):125-127.

[2]于迎霞,姚泓江,战海龙.批发与零售商品流通企业业务处理的比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95,104.

猜你喜欢
商品流通库存商品比较法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空调销售企业财务内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浅谈跨境电商海外存货的会计管理
浅析商品流通企业并购的财务整合
关于大连盛泽机械有限公司存货管理的调查报告
中国首个《库存商品易货交易规范》行业标准出台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